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你從弗萊明發現青霉素的過程中領會到了什麼正文

你從弗萊明發現青霉素的過程中領會到了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你從弗萊明發現青霉素的過程中領會到了什麼?
 
弗萊明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他說:“機會,只留給有准備的頭腦。”我認為就是這句話
 
20世紀40年代以前,人類一直未能掌握一種能高效治療細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藥物。當時若某人患了肺結核,那麼就意味著此人不久就會離開人世。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探索,然而在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卻源自一個意外發現。亞歷山大·弗萊明由於一次幸運的過失而發現了青霉素。在1928年夏弗萊明外出度假時,把實驗室裡在培養皿中正生長著細菌這件事給忘了。3周後當他回實驗室時,注意到一個與空氣意外接觸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長出了一團青綠色霉菌。在用顯微鏡觀察這只培養皿時弗萊明發現,霉菌周圍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這意味著霉菌的某種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後的鑒定表明,上述霉菌為點青霉菌,因此弗萊明將其分泌的抑菌物質稱為青霉素。然而遺憾的是弗萊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純度青霉素的方法,於是他將點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養,並於1939年將菌種提供給准備系統研究青霉素的澳大利亞病理學家弗洛裡(howardwalterflorey)和生物化學家錢恩。
通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實驗,弗洛裡、錢恩終於用冷凍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體。之後,弗洛裡在一種甜瓜上發現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並用玉米粉調制出了相應的培養液。弗洛裡和錢恩在1940年用青霉素重新做了實驗。他們給8只小鼠注射了致死劑量的鏈球菌,然後給其中的4只用青霉素治療。幾個小時內,只有那4只用青霉素治療過的小鼠還健康活著。“這真像一個奇跡!”弗洛裡說道。此後一系列臨床實驗證實了青霉素對鏈球菌、白喉桿菌等多種細菌感染的療效。青霉素之所以能既殺死病菌,又不損害人體細胞,原因在於青霉素所含的青霉烷能使病菌細胞壁的合成發生障礙,導致病菌溶解死亡,而人和動物的細胞則沒有細胞壁。但是青霉素會使個別人發生過敏反應,所以在應用前必須做皮試。在這些研究成果的推動下,美國制藥企業於1942年開始對青霉素進行大批量生產。到了1943年,制藥公司已經發現了批量生產青霉素的方法。當時英國和美國正在和納粹德國交戰。這種新的藥物對控制傷口感染非常有效。到1944年,藥物的供應已經足夠治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有參戰的盟軍士兵。
1945年,弗萊明、弗洛裡和錢恩因“發現青霉素及其臨床效用”而共同榮獲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青霉素是一種高效、低毒、臨床應用廣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強了人類抵抗細菌性感染的能力,帶動了抗生素家族的誕生。它的出現開創了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新紀元。通過數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針劑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別治療肺炎、肺結核、腦膜炎、心內膜炎、白喉、炭疽等病。繼青霉素之後,鏈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環素等抗生素不斷產生,增強了人類治療傳染性疾病的能力。但與此同時,部分病菌的抗藥性也在逐漸增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研人員目前正在開發藥效更強的抗生素,探索如何阻止病菌獲得抵抗基因,並以植物為原料開發抗菌類藥物。20世紀40年代以前,人類一直未能掌握一種能高效治療細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藥物。當時若某人患了肺結核,那麼就意味著此人不久就會離開人世。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探索,然而在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卻源自一個意外發現。亞歷山大·弗萊明由於一次幸運的過失而發現了青霉素。在1928年夏弗萊明外出度假時,把實驗室裡在培養皿中正生長著細菌這件事給忘了。3周後當他回實驗室時,注意到一個與空氣意外接觸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長出了一團青綠色霉菌。在用顯微鏡觀察這只培養皿時弗萊明發現,霉菌周圍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這意味著霉菌的某種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後的鑒定表明,上述霉菌為點青霉菌,因此弗萊明將其分泌的抑菌物質稱為青霉素。然而遺憾的是弗萊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純度青霉素的方法,於是他將點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養,並於1939年將菌種提供給准備系統研究青霉素的澳大利亞病理學家弗洛裡(howardwalterflorey)和生物化學家錢恩。
通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實驗,弗洛裡、錢恩終於用冷凍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體。之後,弗洛裡在一種甜瓜上發現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並用玉米粉調制出了相應的培養液。弗洛裡和錢恩在1940年用青霉素重新做了實驗。他們給8只小鼠注射了致死劑量的鏈球菌,然後給其中的4只用青霉素治療。幾個小時內,只有那4只用青霉素治療過的小鼠還健康活著。“這真像一個奇跡!”弗洛裡說道。此後一系列臨床實驗證實了青霉素對鏈球菌、白喉桿菌等多種細菌感染的療效。青霉素之所以能既殺死病菌,又不損害人體細胞,原因在於青霉素所含的青霉烷能使病菌細胞壁的合成發生障礙,導致病菌溶解死亡,而人和動物的細胞則沒有細胞壁。但是青霉素會使個別人發生過敏反應,所以在應用前必須做皮試。在這些研究成果的推動下,美國制藥企業於1942年開始對青霉素進行大批量生產。到了1943年,制藥公司已經發現了批量生產青霉素的方法。當時英國和美國正在和納粹德國交戰。這種新的藥物對控制傷口感染非常有效。到1944年,藥物的供應已經足夠治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有參戰的盟軍士兵。
1945年,弗萊明、弗洛裡和錢恩因“發現青霉素及其臨床效用”而共同榮獲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青霉素是一種高效、低毒、臨床應用廣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強了人類抵抗細菌性感染的能力,帶動了抗生素家族的誕生。它的出現開創了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新紀元。通過數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針劑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別治療肺炎、肺結核、腦膜炎、心內膜炎、白喉、炭疽等病。繼青霉素之後,鏈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環素等抗生素不斷產生,增強了人類治療傳染性疾病的能力。但與此同時,部分病菌的抗藥性也在逐漸增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研人員目前正在開發藥效更強的抗生素,探索如何阻止病菌獲得抵抗基因,並以植物為原料開發抗菌類藥物。<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百度百科裡去搜索&quot;青霉素&quot; 寫得很清楚發現青霉素的是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1928年,弗萊明在檢查培養皿時發現,在培養皿中的葡萄球菌由於被污染而長了一大團霉,而且霉團周圍的葡萄球菌被殺死了,只有在離霉團較遠的地方才有葡萄球菌生長。他把這種霉團接種到無菌的瓊脂培養基和肉湯培養基上,結果發現在肉湯裡,這種霉菌生長很快,形成一個又一個白中透綠和暗綠色的霉團。通過鑒定,弗萊明知道了這種霉菌屬於青霉菌的一種,於是,他把經過過濾所得的含有這種霉菌分泌物的液體叫做“青霉素”。接著弗萊明又把這種霉菌接種到各種細菌的培養皿中,發現葡萄球菌、鏈球菌和白喉桿菌等都能被它抑制。這極大地鼓舞了正急於找到一種治療化膿性感染藥物的弗萊明。經過一系列試驗和研究,弗萊明認為青霉素可能成為一種可以全身應用的抗菌藥物。亞歷山大·弗把實驗室裡在培養皿中正生長著細菌這件事給忘了。3周後當他回實驗室時,注意到一個與空氣意外接觸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長出了一團青綠色霉菌。在用顯微鏡觀察這只培養皿時弗萊明發現,霉菌周圍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這意味著霉菌的某種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後的鑒定表明,上述霉菌為點青霉菌,因此弗萊明將其分泌的抑菌物質稱為青霉素。然而遺憾的是弗萊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純度青霉素的方法,於是他將點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養,並於1939年將菌種提供給准備系統研究青霉素的澳大利亞病理學家弗洛裡(howardwalterflorey)和生物化學家錢恩。
萊明青霉素的發現者是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1928年的一天,弗萊明在他的一間簡陋的實驗室裡研究導致人體發熱的葡萄球菌。由於蓋子沒有蓋好,他發覺培養細菌用的瓊脂上附了一層青霉菌。這是從樓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學者的窗口飄落進來的。使弗萊明感到驚訝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見了。這個偶然的發現深深吸引了他,他設法培養這種霉菌進行多次試驗,證明青霉素可以在幾小時內將葡萄球菌全部殺死。弗萊明據此發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弗萊明全名亞歷克山德拉.弗萊明(alexanderfleming)。生於1881年8月6日。1904年在倫敦大學獲得intermediatemb學位、1906獲得mrcs和lrcp學位,之後加入dr.almrothwright的研究室參與研究工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著手抗菌藥物的研究。1928年任職於st.mary'shospital時,在無意間注意到葡萄球菌的生長被青微菌penicilliumnotatum所抑制,因此推測penicilliumnotatum可能具有抑制細菌生長的功效,因此將其中所含抗菌物質命名為penicillin(青微素),中譯名盤尼西林。1938年在st.mary'shospital、倫敦大學擔任細菌學教授。並於1945年得到諾貝爾生理醫學獎。1955年逝世,享年74歲。
 

身份證遺失可以在網上掛失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