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求花露水的歷史介紹正文

求花露水的歷史介紹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美人月份牌、陰丹士蘭布旗袍等等名詞,會把我一下子帶入二三十年代的中國。而雙妹牌(准確的說應該是“雙妹唛”)的瓶身上,最使人印象深刻便是那張nostalgicposter,由外銷畫名家關作霖的曾孫關蕙農繪畫設計,是兩位活潑開朗的女子,一身古典打扮在花園裡閒蕩的畫面,那一刻悠閒,讓我產生時光倒流七十年的幻象。
事實上,花露水並非起源於上海,國人第一款花露水“雙妹牌”,是香港建廠的廣生行,在1905年開始生產的。
香水引進後,原本以為花露水應該頓時黯然失色,像用紅紙染唇,鳳仙花塗指的鄉下女子,在珠光寶氣氣象萬千的洋場小姐面前退避三捨。卻不料時光走到60年代,一場風暴把香水卷回了太平洋,而只有花露水,還憑借一個“衛生用品”的名字,而得以求存。看回憶那段歲月的文章,書裡的時髦女子,或是趕去會見情人的小女孩,總要灑點花露水,而或者攥一塊灑了花露水的手帕。有人回憶說:“沒有香水的年代,花露水成了香水的替代品,如果有女人從你身邊走過而留下了花露水的香味,那她肯定是上海女人。”看吧,即使在那個年代,花露水還是和上海緊緊聯系在一起。
我對花露水有特殊的記憶。我求學在江城,那是“三大火爐”之一。宿捨外形古樸,但內裡卻不甚通風。每到夏日,又無空調,長夜漫漫,汗流浃背。這時我們大多會在入睡前,把竹席擦過,然後去水房洗一個涼水澡。澡畢,趁汗未起時,大抹花露水。然後把電扇放在腳頭,趁那一刻的涼爽,在香氣氤氲中睡去,而且多半會成功。但也有人抹的太多,渾身發“燒”,苦不堪言。
一直認為,花露水並非可以代替。最宜是夏天,日落後涼風漸起,沐浴更衣之時。此刻灑上一點花露水,那伴著殘余的熱氣氲起的香,是中國的夏天特有的味道,是季節的味道不可替代。
[編輯本段]中國花露水的歷史

中國花露水源起於清光緒34年的明星花露水,最早的誕生地在風情萬種的十裡洋場—上海。當時頗具盛名的上海中西大藥房董事長周邦俊先生,研發出一種盛裝在綠色玻璃瓶的花露水。由於能夠當上明星是多少女孩的亮麗夢想,於是他將這瓶透明綠的香水取名為「明星花露水」,並且將logo設計為一個拉著舞衣裙擺款款答禮的女孩,主攻女性市場。
於是,這瓶裝載著美麗夢想與優雅芬芳的花露水席卷上海,一躍而成知名的國產香水。負責生產明星花露水的化妝品部門也因此從中西藥房中獨立出來,成為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周邦俊將經營權交給當時才20歲的女兒周文玑,同時掛牌上市,成為當時上海股市中炙手可熱的當紅炸子雞。
周文玑相當具有生意頭腦,在她的領軍下,明星化工企業化經營,並且推出香皂、香粉、發油等周邊商品。1946年,明星化工著眼於南部地區氣候炎熱,更能接受兼具消毒功能的花露水,開始在廣州、台灣陸續設立辦事處。然而,戰亂改變了時局,也為花露水的歷史寫下了新的一頁。1950年,周家的所有財產盡皆充公,明星花露水的商標被上海家庭化學取得,周文玑在紊亂時局下匆促帶著幾名員工逃到台灣,繼續寫下明星花露水在上海未完的故事。
[編輯本段]花露水的妙用
夏季來臨,又到了花露水一顯身手的時候。由於花露水的組成成分中含有一些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中藥,因此花露水除了能祛痱止癢、提神醒腦、防蚊蟲叮咬,還具有一定的除菌、殺菌作用。居家常備一瓶花露水,可使生活多一份舒適與溫馨。
●爽身止癢洗頭或洗澡時,往水中滴加5~6滴花露水,能起到很好的清涼除菌、祛痱止癢作用。
●清潔雙手當您乘坐公共汽車、地鐵,逛商場或者外出郊游時,雙手不可避免地要觸及公共欄桿和扶手。這時可將花露水滴入掌中,雙手揉搓,能起到很好的清潔作用。
●擦拭涼席夏天,人們常常赤身躺在涼席上休息。時間一長,汗漬就會沾滿涼席,使人感覺很不舒服。如果每天用滴加了花露水的清水擦拭涼席,就可使涼席保持清爽潔淨。當然,擦拭時最好沿涼席紋路進行,以便花露水滲透到涼席的紋路縫隙。這樣,清涼、舒適的感覺會更加持久。
●浸泡口罩和毛巾用臉盆裝半盆清水,滴入4~5滴花露水,將洗淨的毛巾、口罩等置入其中,浸泡15分鐘左右;或者將口罩等先用水煮沸消毒,漂洗之後,放在陽光下暴曬,使用之前滴上1~2滴花露水,能夠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
●擦拭電話、手機用紙巾蘸少許花露水,擦拭電話機身、聽筒及按鍵或手機,能使電話、手機保持潔淨。
●噴灑居室將清水與花露水按40:1的比例配好,裝入噴水壺中均勻噴灑居室地面(特別是房間死角),然後關閉門窗10分鐘,再開窗通風。早晚各進行一次(如有條件,也可多噴幾次),可使居室空氣潔淨清新。
●清潔內衣因內衣為貼身穿著,與皮膚直接接觸,故不可與其他衣服混在一起清洗,一定要單獨洗滌。洗滌時,先在洗衣水中加入幾滴花露水(一般半臉盆清水加4~5滴花露水即可),然後將內衣展開攤置其中,浸泡約15分鐘,再用香皂反復揉搓,用清水漂洗干淨,晾曬於戶外(最好是陽光充足的地方)。這樣洗後的內衣清香舒爽。
[編輯本段]花露水使用誤區
夏天人們用花露水來驅蚊止癢、殺菌除臭,但如果使用不當不但會危害身體健康,嚴重的還會致命。其中主要有四大使用誤區。誤區一:過量使用為了避免蚊蟲叮咬,經常倒很多花露水塗抹在全身各個部位。但這樣做,有的人會出現身體發癢、冒冷汗的症狀,所以抹花露水要適量,避免身體出現不良反應。誤區二:患皮炎後使用花露水含有一種叫“伊默寧”的成分,它可使蚊蟲喪失對人叮咬的意識。如果在患皮炎後塗抹花露水,不但不能治療皮炎,“伊默寧”成分還可導致皮膚出現過敏反應,加重皮炎症狀。患皮炎的患者可在電蚊香片上滴4-5滴花露水,既能驅蚊又可避免皮膚過敏。誤區三:塗花露水後立即進廚房“點火”做飯很多人都忽略了花露水使用後的注意事項:請避開火源使用和儲藏。這是因為花露水中含有75%的酒精和5%的香精成分,一旦靠近火源就會點燃。所以抹完花露水後不要立即使用火或靠近火源,比如:點蚊香、點煙、使用有明火的灶具等。誤區四:給孩子用成人花露水婦幼專家建議家長給孩子要選專用花露水,在洗澡時如使用花露水應先稀釋四五倍,且避免孩子的眼睛直接接觸。除了以上的使用禁忌外,巧妙地使用花露水也能起到改善生活環境的作用。比如,在洗衣物、洗毛巾前滴入四五滴花露水,浸泡15分鐘後再清洗可使衣物變得清香;擦拭家具時滴兩滴也可起到消毒防菌的作用;外出坐車帶一瓶噴霧花露水,每隔4個小時噴一次可起到消毒作用。
[編輯本段]如何正確使用花露水
但是,花露水也有給人帶來麻煩的時候,由於一些人不嚴格按照產品說明中的要求嚴格避火使用,曾發生過使用花露水後接觸明火,導致燒傷的不幸事件。
花露水和白酒、摩絲、香水一樣,是使用和保管都應該非常注意避火的物品,這是因為花露水含有食用酒精,因而具有易燃性。因此,塗抹花露水後千萬不要立即使用明火,如點蚊香、點煙或使用明火灶具等。
花露水的儲存也應該盡量放置於陰涼處,切勿暴曬。另外,兒童應稀釋5倍後使用,還盡量不要讓兒童單獨使用和玩耍花露水。
值得注意的是,“蟲咬皮炎”(也叫螨蟲皮炎)的患者不要塗花露水。雖然居室表面看起來很干淨,但仍會有一些肉眼難以發現的席螨、粉螨、塵螨等螨蟲叮咬人體皮膚,其分泌的神經毒素、溶血毒素會引起皮膚炎症反應,有些人會發生水腫性紅斑、風團、水疱等,但大多數人可無任何皮疹。
螨蟲叮咬人體後,導致的劇烈瘙癢感,尤以晚間為甚,此時若用花露水、紅花油、清涼油、風油精等止癢,裡面的薄荷、樟腦等成分非但不能改善局部炎症,反而產生過敏反應,導致接觸性皮炎。
所以,此時不要自行塗抹花露水等止癢,如皮疹范圍大或有劇癢,有的還會發生感染,這時要盡快就醫,使用相應藥物。
露水的儲存也應該盡量放置於陰涼處,切勿暴曬。另外,兒童應稀釋5倍後使用,還盡量不要讓兒童單獨使用和玩耍花露水。
"
 
七月初七是七夕節,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節簡介】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七橋節”、“女兒節”或“七夕情人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西關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

七夕別稱“星期”。王勃的《七夕賦》“伫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把星期與月夕相提並論,點出了一年四季中與親情、與愛情相關的最美好、也最淒楚動人的兩個夜晚。大約正因如此吧,後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一座天橋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娴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七夕節由來】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七夕的傳說】
第一則: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123c油如何調配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