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如何打坐 1,選安靜的,光線不要太強地方. 2,硬地板或床,加一個薄的軟墊. 3,坐軟墊上後,可以采用自然盤,單盤,雙盤,瑜伽中的達人坐等,左右輕微擺動,領會一下,自己的臀部的兩個骨頭是不是均勻著力在地板上. 4,入坐後雙手可以結定印,瑜伽印等.頭部正直,腰不要彎,全身放松,眼輕輕閉上,自然均勻呼吸. 5,可以專注呼吸,仔細觀察一呼一吸間的變化.
開始遇到的是雜念叢生,一個念頭接一個,不要人為控制,來雜念就讓其來,去就讓其去,自己觀察這些雜念是如何起的,又如何滅的.仔細觀察萬物間的生滅變化.
接下來是腿的疼痛和麻木,開始時候非常難以忍受,時間一長就鑽心地疼,一刻都不能忍受,恨不能立刻下坐.這時候最叫勁了,不要立刻下坐.自己應該仔細尋找疼痛的來源,仔細觀察它的源頭,慢慢會發現疼痛不是連續的,是波狀的,也就是中間有間斷的,我們意識的拖後造成了我們認識它是連續的,要仔細觀察,找到疼痛的波的高峰和波的低谷.波的高峰時間非常短,兩個高峰之間其實一點疼痛都沒有的,每個高峰生起,隨即滅去,只有自己的妄心始終停留在高峰上造成自己感到無比的疼痛.要自己樹立信心,擊退自己的妄心.造成腿疼的不是別的,正是我們的妄心,痛苦也是我們妄心自找的.
打坐一段時間會有快感出現,也不可執著.我們妄心的習性是,每當遇到不爽事情,產生厭惡、瞋恨.出現快感,就產生貪愛、執取。無論是貪,瞋,癡迷,必然都會埋下惡的種子,瞋恨是明顯的,比較好提防,貪愛不好警覺,一定要注意。
密宗打坐方法
如何打坐
上座時用金剛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動持咒,不出聲。因為出聲念咒傷氣,默 念傷血。我們修法首先要注意身體,不能把身體弄壞,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體 保護好。但是坐到種子翻騰、心裡煩亂、坐也坐不住的時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 亂夢當前時,就要出聲念咒,把那些混亂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沒有遇到 這種情況的時候,還是用金剛持的方法持咒。
持咒的快慢是每分鐘10至12次。念的時侯,要心念耳聞,就是一個字一個字 的從心裡過,不是有口無心地去念,要用耳朵聆聽這從心裡發出來的咒音,聽得 清清楚楚,這樣才能將妄念攝住不動而漸漸入定。
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樣亂動慣了,你要 它安靜不動不起妄念很難,但不把它攝住不動就不能入定、開智慧成道。因此大 勢至菩薩教導我們念佛須“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念佛時要至誠懇切地以 “阿彌陀佛”這句聖號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叫它不要動,才能安然入定。這 六根當中,以意、耳二根為難攝。眼睛閉上不看東西就能攝住眼根;嘴持咒就能 攝住舌根(舌頭);鼻子不聞異味就能攝住鼻根;身體不接觸外境就能攝住身根。 但是人的耳朵最靈敏,很遠很遠的聲音都能聽見,隔著一座大山的聲音也聽得見, 外面噪音會吵得你心煩。至於意根,更難攝住,不要它動,意念會不由自主地從 心裡跳出來。為什麼呢?這是多生歷劫的習氣,它動慣了,不動不行。這在佛經 中叫做“作意”。也是法相宗所說的五個遍行心所,意、觸、受、想、思的第一 個心所,它存在於八識當中,時時刻刻在蠢動,象流水一樣不停地流,所以叫“ 流注生滅”,微細得很,只是我們平時看不見。
有人說:“我們不修法不打坐沒有念頭,一修法打坐倒有念頭了。是不是修 法修壞了,有念頭了?”
不是。這是因為平時心亂,看不見念頭在亂動,等到你心裡稍微靜下來後, 就看見念頭在動了。這怎麼辦呢?怎麼將妄念息下來呢?唯一的辦法就是用耳根 來攝意根。持咒需要一字一字從心裡過,耳朵聽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所以打 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聞”,攝住妄念不動而入定。不然你坐在這裡,嘴裡念咒 或佛號,腦子裡面卻七想八想,那就不能入定。一定要心念耳聞,死心塌地地打 坐。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在心空。修行為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一 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一重障礙,有家庭,煩惱多,驢事未 去,馬事又來,事情多得不得了。
所以,我們時時要警惕,看破這些事相,都是假的,不可得,心裡不戀著它, 粗妄才可不起。接下來精勤用功打坐持咒,細妄又不免來侵襲,這是多生歷劫的 串習,動慣了,一下子停不下來,但不要怕它。念頭跳出來你能看見,不理睬它, 妄念自然化去。念頭來了你看不見,那你就跟著念頭跑了,這就不能入定了。打 坐的時候最要緊的就是一切放下,心裡要清清楚楚,念頭一來就看到它,不睬它, 也不要討厭它、壓制它。討厭的本身就是一種妄心。壓制也不行,壓是壓不死的, 比如搬石頭壓草,石頭拿掉之後,草又生起來了,這是不行的。縱或壓死了,倒 變成土木金石,不能起用了。所以要用活潑潑的轉化法,不能用壓制法。念頭來 了,只不睬它,把咒提起來,妄念自然轉化掉。
如此精進修法打坐,修到一心不亂的時侯,咒也就自然化脫提不起來了。這 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我們持咒的心還是妄心,有能有所,即有能念之心與所念之 咒(念佛也是如此,有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能所相對,都是妄心。相對的都 是虛假的,不是真實的;真實之心是絕對待而無相的,凡是有相的東西都是虛幻 的。假如我們真的持到一心不亂的時侯,一切相對的虛幻的東西就都脫落化為烏 有了。這時身、心和世界就統統空掉了,虛空也粉碎了,而真實不虛的天真本性 才會全體顯露出來。
經過灌頂修法,有一個拉肚子的過程,不要怕,這是法的力量發生作用的緣 故。這個法有極大的加持力量,叫你把污穢、垢染、習障都從大便排掉,換一換 肚皮,這是好事,所以不要怕。
修法一段時間後,看禅宗的東西,有點理解了,那是理上的悟道。文字理解 沒有多大用處。因為沒有親證,定力不夠,道理雖然明白一些,但是事情來了就 擋不住了。所以解悟不能了生死,一定要證悟,親自見到本性才有力量。“見到” 當然不是眼睛見到,而是心地法眼親證本性,本性是沒有相的,眼睛只能見有相 的東西,那時候你人也沒有了,還有什麼眼睛?還有什麼看見?****雖無相可見, 但不是斷滅空,它是真實的大功能,大能量,世界上舉凡一切事相、境界都是它 顯現、變幻的。比如電,眼不能見,但離開它,世界就不能運轉。又如“海水中 鹽味”,人能看見海水,海水裡的鹽味卻看不見,但它確實存在!
我們用功到緣心息下,世界都化空,便時到神知,心領神會而見道了。所以 叫做心地法眼可以見道。見道了是不是就成功了呢?很多人以為這樣就成功了, 不是的,沒有成功,還差得遠哩。剛打開寶藏見到一點影子,僅是****邊事,不 相干,生死猶不能了,還須努力向前,除盡惡習才是了手時。
剛剛明心見性的時候只是初悟,破本參,才跨過第一道門坎,妄習猶在,生 死不能了。須勤於保護,歷境練心,把多生歷劫執著的妄習消滅光,真正做到與 《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應,處順境而不喜,遇逆境而不惱, 絲毫無動於衷,才能了思惑而了分段生死。《金剛經》說:過去、現在、未來心 皆不可得。心既不可得,還動什麼?真見性的人只有這個覺性,其它一切都不可 得,還須更向上,覺性與不可得也不住才為真了。若見境生心,隨念而轉,就不 是見性開悟的人。羅漢之所以有四果之分,也是在是否生心動念上劃分的。初果 羅漢在山林裡,清淨無染,但是,到城市裡就不免眼花缭亂思念紛起了,這就是 思惑未了之故。思惑者,對境生心,迷於事相之思想也,就是對幻境惑當真實, 產生占有之妄想也。
在打坐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現象出現,如美好的佛、菩薩光明等善像,或丑 惡的魔相,都不要理睬它。有相的東西都是假的,一著相,就容易著魔。還有, 當你從有相過渡到無相的時侯要起一些變化:如身體沒有了,或手腳和頭沒有了 等等,都不可管他。更或氣要斷了、頭要爆炸了,也毋須驚怖,這是身心將脫落 的前奏。一害怕,一驚覺,即前功盡棄而出定了。等到火候到時一下子大爆炸, 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齊銷殒,虛空也粉碎,本性即現前。不過你不能著相求 這個爆炸,一著相即被妄念所遮,非但不能爆炸,連空也入不了。密宗就有這個 好處,常常得佛菩薩的加被,以外界的爆炸聲引起內心的爆炸,但是千萬不能求, 想它什麼時間來,更不能將心等它或迎它來。打坐定境中的一切形象都不能理睬, 須置之不理。《金剛經》的警句須牢牢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色 相都是假的,不睬它就沒事。一理睬執著它,就有著魔之虞。
二果羅漢,前念才動,後念就覺。雖然能不住相而於覺後歸家穩坐,但是念 有起滅,還是有生有滅。所以還要有一番生天落地的生死,然後才能了分段生死。 因此,打開本來之人並不是大事完結,還要好好地勤除習氣,進入三果羅漢達遇 事不動心的階段,更向上進入無為之境,達到阿毗跋致的地步,方為初步了手。 有思想、有妄情、有造作都是有為。修行從初地、二地、三地……到七地都是有 為,入八地才是無為。七地雖然已證到無為了,但是還有個無為在,還有個無為 的影子,還是不干淨。到八地,無為的影子才取消。所以,我們每個人要衡量一 下自己,看看是否對境心一點都不動,平時如還有妄心起伏,那就不行,在境界 當中,若著境,更不行。一切時、一切處心空如洗,能夠隨緣起用,不執著,真 空妙有、妙有真空,那才是真開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