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兩側釀襯長蔥絲,將洋蔥圈排在魚肉上,澆上醋油少司。將熱西式煮土豆條入小碟與之一同上桌。
德式青魚 菜系及功效:其他國家家常菜譜清爽涼菜清爽涼菜清爽涼菜 口味:酸甜味 德式青魚的制作材料: 主料:活青魚1條(約重1250克)。 輔料:洋蔥圈150克,酸黃瓜150克,熱西式煮土豆條1000克(見該菜制作),香菜葉10克。 調料:酸牛奶1000克(見鹹酸味型),醋精15克,白糖100克,香葉3片,生菜油150克。 德式青魚的特色: 味似荔枝,酸甜清爽,鮮鹹適口。 教您德式青魚怎麼做,如何做德式青魚才好吃 1.將活青魚入清水中餓養兩天,吐盡腥氣,腹開去內髒、頭、骨、皮(魚籽、魚白留用),取魚淨肉兩扇洗淨入盆,下入清水浸泡8小時。將魚籽、魚白切段,酸黃瓜切圓片。將鍋刷淨下入清水250克,加入香葉、糖、醋煮開,蓋上蓋改用文火炆15分鐘,關火後下入洋蔥圈,晾涼成甜酸味汁(少司)。 2.將泡好的魚肉瀝盡水,切片,盛入湯碗內,澆上甜酸味汁,將青魚籽、魚白段、酸黃瓜片下入酸牛奶中攪勻,澆在碗中魚片上,淋入生菜油,撒入香菜葉。將熱土豆條入小碟與之一同上桌。
鐵排青魚 菜系及功效:水腫食譜腎炎食譜肝炎食譜 口味:醬香味 工藝:紅燒 鐵排青魚的制作材料: 主料:青魚500克 輔料:洋蔥(白皮)30克,豌豆50克 調料:料酒5克,番茄醬10克,白砂糖5克,醬油5克,鹽2克,豬油(煉制)30克 鐵排青魚的特色: 色鮮醬紅,蔥味濃香。 教您鐵排青魚怎麼做,如何做鐵排青魚才好吃 1.將青魚切成8厘米長的段,醬油塗抹碼味;洋蔥切成絲。 2.鍋內放油燒至七成熱時,將魚段逐個下鍋,油煎至兩面金黃,撈出控干。 3.鍋內留底油,放洋蔥絲煸香,加料酒、醬油、白糖、鹽、番茄醬、豌豆、高湯,再放煎好的魚段,改用小火略燒2分鐘左右即可入味,再用大火燒開,然後淋少許香油即可。 鐵排青魚的制作要訣: 因有過油煎制過程,需准備熟豬油約300克。 小帖士-健康提示: 1.本菜開胃增食,養肝益腎。 2.青魚肉嫩味美,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核黃素、煙酸、核酸及微量元素鋅、硒等,具有補益肝腎,益氣化濕之功效,可防妊娠水腫,為孕婦食補常用。 小帖士-食物相克: 青魚:青魚忌與李子同食;青魚忌用牛、羊油煎炸;不可與荊芥、白術、蒼術同食。
黨參青魚湯 菜系及功效:氣血雙補食譜理氣調理食譜胃調養食譜營養不良食譜 口味:原本味 工藝:煮 黨參青魚湯的制作材料: 主料:青魚500克 輔料:黨參30克,草果5克 調料:桂皮5克,陳皮5克,鹽5克,大蔥5克,姜5克,豬油(煉制)5克,胡椒粉1克 教您黨參青魚湯怎麼做,如何做黨參青魚湯才好吃 1.將黨參、草果、陳皮、桂皮分別去雜洗淨,裝入紗布袋扎口; 2.將青魚去鱗,去鰓,去內髒,洗淨,放入鍋中; 3.再注入適量清水,加入藥袋、豬油、姜片、蔥段、精鹽,煮至魚肉熟爛; 4.揀去姜、蔥、藥袋,用胡椒粉調味即成。 小帖士-健康提示: 1.黨參青魚湯以青魚為主料,配以黨參等; 2.青魚性味甘平,具有益氣化濕,補中健胃的作用; 3.《隨息居飲食譜》中稱之有“補胃醒脾”的功效; 4.黨參能補中益氣,其性質平和,不燥不膩; 5.兩物相配可補中益氣,養血生津; 6.更配草果、陳皮,行氣和胃,以助補中之功; 7.共奏補中益氣,養血生津行氣和胃之效; 8.適用於脾肺氣虛或脾胃不健之倦怠無力、食少便溏等症。 小帖士-食物相克: 青魚:青魚忌與李子同食;青魚忌用牛、羊油煎炸;不可與荊芥、白術、蒼術同食。 黨參:不宜與藜蘆同用。 中文名:青魚 中文別名:鲭、青鲩、烏青、螺蛳青、黑鲩、烏鲩、黑鲭、烏鲭、銅青、青棒、五侯青等 拉丁文學名:mylopharyngodonpiceus 英文名:blackcarp [編輯本段]分類地位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輻鳍魚綱actinopterygii 目:鯉形目cypriniformes 科:鯉科cyprinidae 屬:青魚屬mylopharyngodon 種:青魚m.piceus [編輯本段]外形特征 體長,略呈圓筒形,尾部側扁,腹部圓,無腹稜。頭部稍平扁,尾部側扁。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長於下颌。無須。下咽齒1行,呈臼齒狀,咀嚼面光滑,無槽紋。背鳍和臀鳍無硬刺,背鳍與腹鳍相對。體背及體側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 體圓筒形。腹部平圓,無腹稜。尾部稍側扁。吻鈍,但較草魚尖突。上颌骨後端伸達眼前緣下方。眼間隔約為眼徑的3.5倍。鰓耙15~21個,短小,乳突狀。咽齒一行,4(5)/5(4),左右一般不對稱,齒面寬大,臼狀。鱗大,圓形。側線鱗39~45。體青黑色,背部更深;各鳍灰黑色,偶鳍尤深。 [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青魚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長江以北較稀少;它是長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裡的重要漁業資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養殖對象,為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由於青魚易於飼養,近年來被引種至美國南方。但是,據稱青魚在美國的繁殖已經越出了特定的養魚場,在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俄亥俄河和雷德河中均有發現。已成為美國漁業大害,當地政府甚至出價100美元一條懸賞捕捉青魚。 [編輯本段]生活環境 青魚習性不活潑,通常棲息在水的中下層,食物以螺蛳、蚌、蚬、蛤等為主,亦捕食蝦和昆蟲幼蟲。,在魚苗階段,則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青魚生長迅速,個體較大,成魚最大的最大個體可達70千克。 青魚棲息的水層很低,一般不游近水面。多集中在食物豐富的江河彎道和沿江湖泊中攝食肥育,在深水處越冬。行動有力,不易捕捉。耗氧狀況與草魚接近,水中溶氧量低於1.6毫克/升時呼吸受到抑制,低至0.6毫克/升時開始窒息死亡。在0.5~40℃水溫范圍內都能存活。繁殖與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2~28℃。喜微鹼性清瘦水質。主要攝食螺、蚬、幼蚌等貝類,兼食少量水生昆蟲和節肢動物。日攝食量通常為體重的40%左右,環境條件適宜時可達60~70%。仔魚體長7~9毫米時進入混合性營養期,此時一面繼續利用自身的卵黃,一面開始攝食輪蟲和無節幼蟲;10~12毫米時,攝食枝角類、桡足類和搖蚊幼蟲;體長達30毫米左右時食性漸漸分化,開始攝食小螺類。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生長快,2-3冬齡可達3-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70公斤,長江中常見的個體重約15-20公斤。性成熟為4-5齡。4-7月在江河干流流速較高的場所繁殖,生殖後常集中於江河灣道及通江湖泊中肥育,冬季在深水處越冬。 長江青魚首次成熟的年齡為3~6齡,一般為4~5齡,雄魚提早1~2齡。雌魚成熟個體一般長約1米,重約15千克。雄魚成熟個體一般長約900毫米,重約11千克。繁殖季節為5~7月。江河水的一般性上漲即能刺激其產卵。產卵活動較分散,延續時間較長。產卵場分布於長江重慶至道士袱江段,支流漢水、湘江中也有,但規模不大。絕對懷卵量每千克體重平均為10萬粒(成熟系數14%左右);經人工催產每千克體重約可獲卵5萬粒。卵漂流性,卵膜透明,卵徑1.5~1.7毫米,吸水膨脹後可達5.0~7.0毫米。精子排入淡水後一般只在1分鐘內具有受精能力。胚胎發育適溫18~30℃,最適溫度26℃±1℃,低於17℃或高於30℃就會引起發育停滯或畸形。在水溫為21~24℃時約35小時孵出仔魚。初孵仔魚淡黃色,長6.4~7.4毫米,略彎曲。青魚苗在卵黃囊消失和鳔出現後,其頭、背呈現“垲”狀黑色花紋。生殖期間,雄魚的胸鳍內側、鰓蓋及頭部出現珠星,雌魚的胸鳍則光滑無珠星。 青魚在“四大家魚”中生長最快。江西湖口青魚生長以1~4齡最快,5~6齡時平均每年增重3.7千克以上。雄魚年增重比雌魚平均少1千克左右。 [編輯本段]垂釣方法 青魚是近底層魚類,與鯉魚接近同層偏上。大多生活在中下層極少上浮到水面。為肉食性魚類主食螺蛳、蚬子也食藻類、水生植物。人工飼養大都以豆餅、豆渣、各種糟為主。 野環境中的青魚,大都生活在江湖河泊和水庫中,北京水域比較少。大多為人工飼養。 釣具的選擇:青魚為大型魚類,因此野釣青魚時最好再置備一付釣竿備用,以防釣到大青魚時,以備在魚線即將被拉完時,換上另一付海竿。 為此垂釣青魚時,應選用3.6米以上硬調海竿,釣輪也應選用大型輪,儲線應在200米以上,線徑應在0.45--0.5毫米。如使用二用竿,竿長在5米以上為好。 釣鉤,可用單鉤、雙鉤選用大型短柄鉤如伊勢尼11--12號或鯉17--18號鉤。若用組鉤則可選伊勢尼516和丸袖形。而在池溏垂釣,則選用5--6米中硬手竿,線0.3--0.35,鉤丸袖形716號足可應對。 釣飼選擇:青魚最喜食田螺、蚬、幼蚌、小蝦、蚯蚓,但最喜食田螺。也吃玉米面制品和煮熟山芋。以田螺肉為最佳釣餌,p1.將田螺去皮一個個穿在鉤上,裝滿為止。p2.將田螺砸碎裝鉤。 釣點選擇:青魚大都生活在中底層,喜有泥底水域覓食。因此在螺蛳多的水域都可作為釣點。在挺水植物附近水底有礫石,都是不錯位置。每當夏秋二季也常到淺水處覓食,尤其在清晨和傍晚、常可看到覓食泛起的泡沫,也是不錯的釣點。 釣法: p1.手竿,二用竿浮漂底釣。其釣法同釣鯉魚一樣,可用單鉤也可用雙鉤,葷餌、素餌皆可。裝鉤時將鉤整個鉤埋入食內,又不同於鯉魚,青魚為吞食性魚類,會整個將鉤餌吞入。因此漂的動作,形同黑魚漂突然直入水中。 p2.海竿不裝浮漂底釣。與釣鯉魚相同、可用組鉤或一餌雙鉤,采用墜下鉤的組合。以組鉤垂釣以玉米面和山竽為主,用田螺最好采用雙鉤。青魚吃鉤時,竿尖不會猛然下彎速度很慢,又不同於鯉魚。無論是組鉤還是雙鉤,大都被同時被吞入。釣到大青魚時最明顯特征,仿佛是鉤掛底以後再開始向深水游動。速度也很慢非常難以控制,如前所述近300米、0.4毫米線只能放完為止,因此必須強調另用備用竿按:接線法遛魚。 [編輯本段]養殖技術 中國歷來將青魚與鲢、鳙和草魚等混養,成為中國池塘養魚的主要方式。由於主要攝食螺類,有限的餌料資源影響了青魚養殖的發展。現采用人工配合餌料已獲初步成效。餌料中蛋白質應含28~41%,視生長的不同階段增減。當年青魚易患出血症,2齡魚多發腸炎,孢子蟲病和爛鰓病也很常見。自然生長的青魚在長江中下游一些地區也有較重要經濟價值。 青魚池塘養殖技術 一、池塘條件 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無污染源,通風向陽,交通便利為好。水質良好,透明度30-40cm。 魚池要求: 魚池類別面積m2水深m底質淤泥厚度清塘 魚苗池667-25001-1.5平坦土壤<20cm15天前清塘 1齡池2000-40001.5-2<30cm 2齡池3500-50001.8-2.2<40cm 成魚池5000-100002-2.5<40cm 魚種培育和成魚養殖池中,應劃定食場(或搭建食台),食場要求平坦,無淤泥,並常年保持清潔衛生。 二、魚苗培育 放苗前5-7天施綠肥6000-7000kg/公頃或糞肥3000-4000kg/公頃,有機肥應發酵、腐熟、並用1-2%石灰消毒,施肥2-3天後將水加深至0.5米,5天後加深至0.6-0.7米,進水時要用密網過濾。 三、魚苗放養 選擇晴好天氣的上風處,投放出膜5-7天的水花,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