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什麼是忽悠?正文

什麼是忽悠?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忽悠正解:兩層意思1.一種飄忽不定的狀態或心態:2.北方一帶的俗語,在東北尤其流行.忽悠的本字是“胡誘”,胡亂誘導的意思,就是利用語言.巧設陷阱引人上勾.叫人上當,使希望落空。地域不同,風俗各異,人的行為舉止也千奇百怪。對於某些人事,都有一種或多種說法,譬如說聊天兒,有叫擺龍門陣的,有叫砍大山的,還有叫拉家常的,更有叫編瞎話的。忽悠有“胡說”“謠傳”“設圈套”“欺騙”的意思。如對某人表示懷疑,就可以這樣說:“你別聽他忽悠你了。”以後,“忽悠”一詞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有“吹牛、煽動、鼓動”的意思。比如形容某人在公眾面前誇誇其談,嘩眾取寵,而且有不真實的成分,就可以說“這個人可真能忽悠”。再後來,就有“勸說、鼓動、慫恿”的意思了,比如我們要做某件事情,考慮到很多人有顧慮可能不願意做,我們就可以說“我們去忽悠忽悠他。”語言很多並非有任何意義,只是約定俗成的東西。但是,任何事物一定有它的根,否則就是天外來物,人類認知不了的事物我統稱為天外來物。摟草打兔子,是不是真相在這裡,我還不敢確定。很多網上的說法,忽悠一詞來源於東北,可能緣於趙本山是東北人的緣故,忽悠一詞也由此大行其道。從詞義的感覺來說,只有這個故事很切合。由此聯想是不是老百姓念了白字,把倏(shu)讀成了悠(you)。僅是我一家之辭,隨便說說而已。不知道是否有人早就知道忽悠的真實來歷,我搜索網上的一般都是憑字面意思的臆想。忽悠的成分:語言,動作,表情,文字,圖片等。[編輯本段]忽悠的文獻記載忽悠的文獻記載:《莊子》中記載了這一神話故事: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名叫忽,****的天帝叫混沌。倏和忽經常到混沌那裡去玩,混沌招待他們很殷勤周到,倏和忽心裡很過意不去,就想報答混沌。倏和忽見混沌沒有七竅,心想:這不但很難看,心裡一定也不好受,咱們就幫他鑿出七竅吧。於是倏和忽用斧頭、鑿子等工具每天為混沌鑿出一竅。倏和忽整整忙了七天七夜,終於幫混沌鑿成了七竅,使他變得好看多了。倏和忽心裡很高興,以為幫了混沌的大忙,於是就叫混沌睜眼看一下外面的世界,不想混沌剛把鑿成的眼睛睜開,就死去了。[編輯本段]學習“忽悠”的條件一.要臉皮厚,不怕出丑.不怕挨罵,不怕當面揭穿騙局;二.要心腸黑,騙人不論對象,逮誰騙誰,不論親朋好友,男女老少,窮人富人甚殘疾人;三.要嘴巧,能把死人說活,丑人說美,大的說小,胖的說瘦,好的說壞,有的說無,方的說圓,長的說短......總之一張巧嘴必不可少。[編輯本段]忽悠的好處1.生理方面:在忽悠別人的時候,當事人知道自己是在欺騙對方,總有種賊喊抓賊的感覺,那麼他本身就會緊張,一緊張大腦就會分泌激素,像乙酰膽鹼,****等。使心腦血管流通能力增加,肌肉收縮大大提高,有利於人的健康.特別是對於處在高工作壓力的人群,經常出來忽悠別人一下,對身體健康大大的有好處,使身體放松,不容易患病.2.道德方面:使人們覺得這個社會上的人心靈都很美好,都是樂於助人的,都是友愛的,都是道德品質高尚的.3.輿論方面:讓人們有新聞看。4.文化方面:使文化空前的發展,百家****,各種小說,電影,廣告空前的豐富.5.政治方面:意見統一,萬人開會,決案一致通過.消除了不必要的政治爭端,保證了中國的安定發展.6.社會方面:因為忽悠的存在,社會建設更加的安定,發展得更加快,人民物質水平大大的提高,大大加快了建設和諧社會進程。[編輯本段]忽悠的弊端1.生理方面:同好處一樣,分泌適量的激素物質有利於健康,但是如果把忽悠當成一種習慣,那麼會造成激素過多,對健康大大的構成威脅.所以醫生提議各位看官,適當的忽悠有益身心健康,為了您的健康,切勿過量.2.道德方面:主要是來自自身的,知道自己在騙人,心理自己譴責自己的良心和道德,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連自己都可以忽悠的人除外)3.輿論方面:現在的新聞和網上的東東都不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了`或許全部是假?再或者最極端一點其實新聞一直都是真的,而是我們一直以來都是自己忽悠自己不相信它是真的而已.4.文化方面:文化是空前的發展了,不過大部分都是水份.5.政治方面:只有一個聲音了,太統一了,造成了一些國家沒有顧及到的群體.6.社會方面:太和諧了.忽悠的發展歷程:原本忽悠一詞原意是一種飄忽不定的狀態或心態.大約是改革開放後的事兒,東北人突然有一天,某人把白話說成忽悠,人們覺得忽悠說起來比白話好聽,順口,深刻又顯著文化,於是忽悠春風般飄到東北人的嘴邊兒,並成為東北人評判人事好壞的最簡單最干練最實惠的詞兒。就這樣,慢慢的發展成東北一個很有名的詞語,就這樣流傳了下來,根據以上資料得知,真正把忽悠一詞推廣到全國的是趙大叔,就這樣忽悠一詞成了現在中國家喻戶曉的詞語.總結:在忽悠這個詞語在人們生活中出現的短短幾年時間裡,中國的經濟有了空前的發展,人的健康水平有了質的突破,人們的道德達到有史以來最高水平.文化百家****,政治空前的統一,人們生活水平和世界接軌.社會更加繁華,更加安定,更加友愛,更加和諧了.忽悠隨著趙大忽悠把拐、輪椅、車賣給小范,忽悠一詞也火了一把自打趙本山的小品《賣拐》紅遍大江南北後,“忽悠”就成口頭語很快流行開了。《賣拐》中的台詞: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谑了,能把尖人忽悠嗫了,能把小兩口過的挺好,我給他忽悠分別了。今天賣拐,一雙好腿我能給他忽悠瘸了!“忽悠”的本質是“不擇手段坑蒙拐騙”,但是與“詐騙”一詞比較起來,它好像更溫和一些,具有一些調侃玩笑的含義。人們對詐騙犯的態度是痛恨,但對忽悠者的態度往往是一笑了之。下面舉幾個例子看看“忽悠”是怎麼造句的:1通過虛假廣告組織“1元團”的旅行社再不能忽悠市民了。今天,記者從有關會議上獲悉,針對歷年黃金周期間反映出來的8項問題,本市旅游、公安、工商等部門將重點進行整治。2看過十面埋伏的朋友請進來再幫我忽悠忽悠!3唐某這個孩子特別能吹,是個‘大忽悠’!4但你如果也想忽悠中國消費者一把,你就會明白”哀莫大於心死”這句話的真谛,人們期望破滅,你必將萬劫不復!...別最終忽悠了它自己!5說來說去,誰都能“忽悠”股市,就是投資者不能,為什麼?你是干什麼的?奶媽呀!不吃你吃誰!還是自己“忽悠”自己吧,閉上眼睛想想。上面的“忽悠”顯然都是些動詞,表示一種行為。實際上,在“忽悠”沒有出現上述含義之前,它還有別的意思。請您看看下面的句子:1一只蝴蝶飛過來,穿花竄柳,且飛且舞,忽悠的一顫,圍著林仙兒的頭底旋了小半圈,緩緩滑落在她腳邊,極其輕柔,優美地落下。2就見那船忽悠忽悠直奔東山邊而來,把大眾嚇了一跳。怎麼這船自己走起來了呢?大人問:“什麼緣故?3往周圍一撒目,媽呀,嚇得他夢裡憋足的一泡尿也不知哪去啦,只見轉圈白茫茫黃漿漿地連成一片,左鄰右捨有幾間房頂子浮在水面上,跟斷木爛柴攪在一塊兒,三忽悠,兩忽悠,老張家的那個房頂子就悠地倒了,如同劃拉一堆爛包米秸子,連點動靜也聽不著。4螢火蟲在夜色中忽悠忽悠地漂蕩,即將成熟的稻谷滲出陣陣清新甘甜的香味。遠近的家家木樓裡,隨著燈光流出的還有歡聲笑語。5記者到訪時正值午休時間,校園寂寂,龜崗上空無一人,偶爾的幾聲鳥鳴,忽悠間仿佛要把人帶回當年西禅寺晨鐘暮鼓的遙遠年代。6火球消失後,忽悠忽悠的落下一桿彎曲的長****和一柄半綠半白的長劍。7鈞生剛想問個仔細,那長者十三陵忽悠一下不見了。一覺醒來,鈞生覺得很奇怪,就把昨夜夢裡的事告訴給父母。父親說:“舜王醒上古有賢德的帝王,萬民稱頌,所言不會虛假,他給你托夢,定有重任。你就按他說的去辦吧。”上面7個句子中的“忽悠”都沒有任何“設圈套、欺騙”等我們現在第一反應出來的“忽悠”含義,而只是表示一種飄忽不定的狀態或心態。實際上,在趙本山小品出現之前,我們聽到“忽悠”一詞後出現的第一反應---一種飄忽不定的狀態或心態,可是現在“忽悠”給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攪和、鬧騰、設圈套引誘上鉤”。由此可見諸如電視這樣的大眾媒體對於現代漢語的極大影響力---幾乎在一夜之間一個詞語(比如忽悠)就可能傳遍大江南北---媒體賦予了詞匯過去沒有(或者僅在部分地區流行)的含義。
 
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個詞,把死的說成活的。
 

在編教師和代課教師有哪些區別?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