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促進東周時期農業生產顯著發展的主要原因正文

促進東周時期農業生產顯著發展的主要原因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東周晚期,井田制逐漸瓦解了。因為開辟和耕種大量私田,需要大批勞動力。而用奴隸制的辦法已不能調動生產者的勞動積極性。《公羊傳》何休注說:當時“民不肯盡力於公田。”於是,一些順應新形勢的貴族為了招徕勞動人手,改變剝削方式,如齊國田氏向民眾征賦稅使小斗,把糧食貸給民眾用大斗;晉國韓氏、魏氏、趙氏采取擴大地畝,而不增稅額的辦法,收買民心。這樣,奴隸們紛紛從公室逃往私門,“歸之如流水。”封建依附關系產生了。春秋時代見於記載的“族屬”、“隱民”、“賓萌”“私屬徒”,都指的是這些逃來的奴隸。雖然他們身份還不是自由的,但卻不同於庶民。他們可以占有少量的生產資料,獨立經營農業和與農業有關的家庭副業。他們已經是封建農民的前驅了。奴隸的逃亡,使一些國家的公由,“唯莠驕之”。“唯美桀桀”(《詩經·齊風·甫田》),變成了荒原。井田制再也維持不下去了。
促成這一變革的物質因素,是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是當時生產力水平提高的標志。
 

毛驢真的可以倒過來騎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