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是文強一貫的傲慢與自負。多年從事公安工作,使其累積了豐富的偵查與反偵查經驗,並且他分管刑事偵查多年,特別是官至市公安局副局長、司法局局長,使他產生了傲慢和自負的心理,面對辦案人員就必然居高臨下,甚至目無一切。還需一提的是,文強的狂妄在重慶頗有“聲名”,據稱,由於其在任期間曾破獲多起重特大案件,曾因偵破張君案被擢升為正廳級偵察員,其率領的團隊也多次榮立公安部一等功,這使其躊躇滿志,不可一世。此外,從“你們審問我的方法,是我以前審問罪犯的方法”可看出,他對一些審問手段極其谙熟,因此這就提醒辦案人員,“對付”他這樣老奸巨滑的腐敗官員,不能再以傳統方法審問。
其次,不排除文強背後有更大的保護傘。文強底氣十足,桀骜不馴,想必有著可依恃之處,正如有網友質疑,“文強是黑惡勢力的保護傘,誰是文強的保護傘?”文強有無保護傘,尤需深挖和證實,但當地早就有人有過懷疑。據報道,原全國人大代表、82歲高齡的重慶市人民政府參事雷亨順不無感喟地說,“文強的問題,歷屆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反映很多,為什麼動不了?”文強囂張的背後是否有什麼保護傘呢?
最後,這其實也是潛規則的一種展現。一個腐敗官員的生成不是憑空出現,背後往往站著一群人,其中就有腐敗官員的利益相關者,這包括腐敗官員的領導。事實上,在團體利益下,往往會出現丟卒保車的現象,即一個官員落馬了,為免於利益集團整體被“攻陷”,出現拔出蘿卜帶出泥的局面,該官員往往嚴防死守。領導也往往心領神會,不會虧待這名官員。如此一來,既可“保護領導”,又能尋求“領導保護”。有時為了以絕領導的擔憂,有的官員甚至不惜自殺,被保下的領導往往投桃報李,照顧好該官員的家屬,這就是所謂的“犧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