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為什麼日本人要把熊叫做熊八正文

為什麼日本人要把熊叫做熊八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逼迫日本人民改宗,也就是逼日本人改信佛教,不准信基督教.對於傳教士,不
是屠殺就是遣返回國,最後甚至禁止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船只進港,以杜絕日本與
這兩家的交流.西元17世紀,日本雖然鎖國了,但仍然和外國有通商往來,其中
以荷蘭為大宗.這時期傳入的外來語自然也以荷蘭語為主.到了明治時代至今,
pdfcreatedwithfineprintpdffactoryprotrialversion
http://www.pdffactory.com

日本人使用漢字之研究
9
西洋文化及物品大舉輸入日本,這時的外來語主要以英語為主,不過有關藝術的
用語以法語最多,醫學和哲學的外來語以德語為主,音樂方面的外來語則以義大
利語為首.但外來語有其壞處:
壞處1.外來語的入侵越來越猖獗,連原本日語已經存在的語匯(大和言葉)
也有外來語.
壞處2.有些外來語的字義與原始字義不同,這樣會導致誤解/誤用.
字文化圈
所謂的「漢字文化圈」,是指曾經或還在使用漢字的國家,諸如越南,韓國,
日本,台灣和中國等.在這區域內,中國曾扮演主宰的角色,在政治,文化上對
其他國家具支配的影響.
日本從先秦時代即有和中國接觸的紀錄,漢武帝更曾賜日本「漢委奴國王」
金印;雖然日本未受中國直接統治,但是在漢朝和唐朝盛世的影響力下中國也變
成日本學習模仿的對象.
漢字文化圈的國家除了政治上受中國支配外,另一個共同特色就是借用「漢
字」,引進「儒家思想」和「科舉制度」.他們在借用漢字後,均發覺漢字無法完
整表達他們的語言;於是利用漢字做「訓讀」,「音讀」或造新漢字來應付這個問
題,甚至後來更慢慢發展出新的文字系統,譬如越南的「【字字】喃」(chun
om),韓國的「諺文」(hangul),和日本的「假名」(kana).雖然他
們的人民有發展出自己的文字系統,然而這些新文字在國內(本土封建朝廷)和
pdfcreatedwithfineprintpdffactoryprotrialversion
http://www.pdffactory.com

日本人使用漢字之研究
10
國外(中國皇帝)之雙重壓迫下,均無法和正統的漢字相對抗.原因是在大中國
的政治文化架構下,各國的封建王朝不得不接受漢字和其四書,五經等古典並將
之列入科舉制度.久而久之,那些精通漢字,科舉出身的封建官僚為維持本身的
既得利益,也就附和漢字的正統地位並利用封建朝廷的力量來壓制國內的非漢字
發展.
就語言文字學習效率的角度來說,漢字不但復雜,難學,而且那些用「文言
文」書寫的古典經書更是難懂;於是造成古典經書的「解釋權」掌握在精通漢字
的文人手裡.相形之下,打赤腳的工農階級平常忙於耕作,勞動的時間都不夠了,
那有時間"十年寒窗"苦讀漢字和經典.於是漢字文化圈在長期使用漢字的情況
下,逐漸形成"掌握漢字的文人統治階級"和"不懂漢字的被統治階級"的對
立.這種階級對立的情形一直到十九世紀末反殖民,反帝國主義的民族主義逐漸
興起後才開始有轉變.
雖然中國周邊民族有學習漢字與漢文,但是各個民族的語言不同,這些民族
為了表達自己的語言,必須將漢字的功能轉換,以方便其進行各自的國內記錄與
意思傳達.朝鮮出現「吏讀」,日本出現萬葉集「假名」,越南出現「字喃」,在中
國也有稱為「假借」以音相通的借字在使用.例如日本古代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
的記錄,以漢字的外國語轉寫時,即脫離各個文字的原意,只假借其讀音而已.
日本接受漢字之後,首先用「借音」來表現地名,人名等,更進而使用吏讀與萬
葉假名記錄.這種「借音」文字的使用,雖然並未造成漢字文化圈在性格上的根
pdfcreatedwithfineprintpdffactoryprotrialversion
http://www.pdffactory.com

日本人使用漢字之研究
11
本變質,但是使用文字的主體逐漸從中國移到周邊民族去.
日本就是從漢字衍生出「片假名」與「平假名」,在大陸的民族則制作出契丹
文字,西夏文字,女真文字,在朝鮮半島則是造出與漢字結構原理完全不同的朝
鮮文字,這樣漢字文化圈在東亞世界有相當的轉變.
漢字文化圈到19世紀中葉為止,在文化上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如在17世
紀之前,確實比歐洲文明要優秀的.但是在西歐工業革命以後,漢字文化圈被其
物質文明快速地超越過去,在「西洋沖擊」的影響下,大部分漢字文化圈都呈現
解體的狀態.西歐以其船堅炮利驅使「殖民地主義」,這是造成東亞自鴉片戰爭以
來,漢字文化圈的完整體系逐漸解體的主因.中國支離破碎,越南被法國殖民地
化,香港也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朝鮮與琉球甚至被消滅掉.只有日本坐上了帝國
主義的末班車,和世界各國為對手所進行全面戰爭.如此,近代百馀年來的外在
因素造成漢字文化圈的龜裂,而現出深刻的新斷層.今天台灣與中國的分歧,朝
鮮的南北分裂,日本與中國的不信任與疏離,在政治與經濟上各自產生很大的距
離感.
二,研究范圍
日本人對漢字的影響和意義
以漢字文化圈,提議取消漢字系統和漢字社會的資訊化危機的方向探討
pdfcreatedwithfineprintpdffactoryprotrialversion
http://www.pdffactory.com

日本人使用漢字之研究
12
三,理論研究
◎東亞漢字文化圈
說到世界的古代文明,就是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圈,幼發拉底河,底格裡斯河
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圈,印度河,恆河流域的印度圈,黃河,長江流域的中國圈
等四大文明.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發展,成為近代文明的源流,
只有中國幾乎未與其他文化產生關聯而獨自發展出漢字文化圈.現存印度最古老
的文字,據說是紀元前3世紀阿育王的碑銘文字,與當今印度的文字完全斷層了.
這樣看來,中國殷墟的甲骨文字早在西元前1415世紀就非常發達了,漢字
的起源可以說比羅馬文字要早了十個世紀以上,而且在西元前206年成立的漢
朝就將漢字文化定型了.清代編纂浩瀚的典籍『古今圖書集成』,可以說是中國文
字的百科集其大成.漢字文化超越歷代民族或國家的意識形態,沒有間斷的傳承
下來.
回顧亞洲文化圈的發展,東亞,溫和的氣候具備發展農業的條件,而孕育出
黃河流域繁榮的高度物質文明,並與由南方北上的長江流域文化交流,自春秋戰
國時代即開發經濟資源,大陸內地也利用河川或運河交通而發達起來.在民族交
流方面,雖然以萬裡長城防阻北方游牧民族來襲,但也一再地與北方民族進行交
流,合作,經過幾千年歲月而演變出漢字文化圈.
中國概略的說是漢字文化圈,但在思想體系上,大致可分為華北的儒教,華
南的老莊與道教的差異.
pdfcreatedwithfineprintpdffactoryprotrialversion
http://www.pdffactory.com

日本人使用漢字之研究
13
漢字文化圈可以說是以漢文字為媒介而擁有共同價值體系的世界,在中國的
大地上發展出以同一個表記法為基礎的文化地帶,漢字的表記法從古代到現代是
連續的發展,沒有文化斷層.與漢字,漢學有關的律令制度,如國家概念,產業,
生活文化等,克服廣闊的幅員,從中國中原,傳播到東北的朝鮮,東方的日本,
南方的越南,超越中國漫長悠久的歷史,廣被於東亞,用文字連結了中國與周邊
世界的文化.
從朝鮮的歷史來看,西元前57年新羅建國,前37年高句麗建國,前18
年百濟建國,當時漢字傳入朝鮮半島,也是儒學思想傳入的時期.高句麗在小獸
林王2年(372年)設立大學.百濟也在近肖古王在位(346375年)
時設置博士.新羅在統一三國後,於神文王2年(682年)創立國學,之後派
遣留唐學生,獎勵學問.西元七世紀末,新羅神文王(在位681-692)時
代的薛聰發明了古代的朝鮮文字「吏讀」,這是漢字以新羅語音標表記,漢文以新
羅語判讀的方法.吏讀的創始,使得會解讀中國九經的朝鮮學者也出現了.
而漢字最初何時傳到日本一般認為是在5世紀左右應神天皇時期,由朝鮮
半島上的百濟學者王仁(說是漢高祖後裔),將「論語」10卷,「千字文」1卷傳
入日本.但也有不同的說法,從考古學佐證漢字是由中國的江南地方或朝鮮半島
傳入日本的九州地方.例如:在北九州發現王莽時代的貨幣,因為上面鑄記著「泉
貨」兩字,又當時在船舶載運來的漢鏡上鑄有銘文,這些被斷定是傳播到日本的
最古老漢字.
pdfcreatedwithfineprintpdffactoryprotrialversion
http://www.pdffactory.com

日本人使用漢字之研究
14
再說1784年在福岡縣志賀島有「漢委奴國王」金印出土,雖然在日本也有人
說這是偽造品.但根據『後漢書』的倭傳有一段記載「建武中元二年(西元57年),
倭奴國奉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绶.」可見,後漢
光武帝所賜與的是金印紫绶,而文獻上的資料與上述的金印是相當一致,對應的.
日本接受中國漢朝的金印,表示中國與日本為了維持國際關系,用朝貢的方式傳
遞國書,隨之需要作成與傳送文書而使用漢字.
日本與中國的國際關系中,最能證明有漢字文書存在的,首推3世紀中葉的
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與魏王朝的關系.西元239年,卑彌呼派遣使節朝貢魏王朝,
同年魏皇帝為卑彌呼制诏書,冊封她為「親魏倭王」,並授與金印紫绶.翌年卑彌
呼為這個冊封,派遣使者上表謝恩.這個朝貢,制诏,上表謝恩,都是用漢字的
文書作溝通記錄.
再考究越南的情況,從西元前111年漢武帝滅掉南越國起,直到10世紀中葉
為止,約有1000年以上的歲月越南在中國的統治之下.越南的知識份子學習漢文,
讀中國古典或詩文,而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到了1314世紀,越南人為了表現越
南口語,從考究漢字而發明了俗字「字喃」(tyunomu).這是依漢字的形聲和會
意的造字法作成的,其現存的最古資料是在寧平(ninhbinh)的護城山的碑文(1343
年建).1789年,阮氏王朝采用「字喃」在公文上,獎勵四書五經翻譯為字喃.1883
85年中法戰爭中國戰敗後,簽訂天津條約,越南全部領土歸法國統治.1885年
傳教士羅德(alexandroderhode)創造羅馬字為越南文字.法國殖民主義者認為,
pdfcreatedwithfineprintpdffactoryprotrialversion
http://www.pdffactory.com

日本人使用漢字之研究
15
以儒教為基礎的科舉制度會成為「反法」運動的溫床,遂於1918年廢除科舉制度,
並以法語為基礎的法國式教育,整編越南的小學,中學,大學,同時禁止越南使
用漢字,而改用傳教士所創羅馬字化的越南文字為新的越南「國語」.自此,越南
的「國語」在殖民地時代,因法國政府強制普及,至今認識「字喃」的人幾乎不
存在了.
越南本來就有儒教與佛教傳播,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為什麼胎盤的長度比體重長的快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