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甜,不思飲食,口干欲飲不多,神疲乏力,脘腹作脹,便秘,小便黃短,舌質嫩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宜補脾益氣、養陰生津。 口酸:多為脾虛肝乘所致,表現為口中覺酸,或吐酸嘔苦,或嗳氣太息,納谷不香,食後腹脘痞脹,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苔白,脈細弦或弦緩。宜健脾和胃,兼以平肝。口酸還常見於宿食停滯,納呆惡食,脘腹脹滿,便下不爽,舌苔厚膩,脈滑有力,當消食導滯。 口鹹:口鹹多主腎虛,但有陰虛陽虛之別,其共同症狀是腰酸腿痛、夜尿頻多、全身無力。腎陽虛則表現為畏寒肢冷,舌淡胖有齒印,脈細無力,當補腎壯陽;腎陰虛伴見咽干口燥、頭昏耳鳴、舌紅苔薄、脈沉細而數無力,宜補腎滋陰。 口辣:口辣是指口內常覺辛辣或舌體麻辣,如食辣椒樣感覺,常由肺熱或胃熱引起,肺熱者常見口味辛辣,鼻咽干燥,咳吐粘稠黃痰,煩躁口渴,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滑數等,宜清肺瀉熱。胃熱者常見口辣,口舌干燥,消谷善饑,胃脘灼熱,齒龈腫痛,大便燥結,舌質紅,苔黃厚,脈滑數等,宜清胃瀉火。 口淡:多為脾胃虛弱,表現為食不知味、神疲短氣乏力、脘痞腹脹、便溏、舌淡、脈緩弱。當益氣健脾和胃。 口膩:口膩是指口舌粘膩,滯澀不爽,甚則食不知味,多由寒濕困脾而引起。表現為口中粘膩,口淡不渴,不思飲食,胃脘滿悶,肢困乏力,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體淡胖,苔白膩水滑,脈濡緩等,宜健脾燥濕、芳香化濁。 口臭:口臭是指自覺或為他人所聞口中出氣臭穢。中醫認為,引起口臭的病因有三:一是胃熱上蒸口臭,伴見口渴飲冷,口舌生瘡糜爛,或牙龈赤爛腫痛,大便干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脈洪數等,宜清胃瀉熱。二是痰熱壅肺口氣腥臭,伴胸痛胸悶,咳嗽痰黃黏稠,或咳吐膿血,咽干口燥,舌苔黃膩,脈象滑數等,宜清肺化痰。三是腸胃食積口中酸臭,伴脘腹脹滿,嗳氣吞酸,不思飲食,苔厚膩,脈滑等,宜消食和胃。 第一階段:全面分解含硫蛋白:能激活胃部和口腔有益菌,有益菌,能使藥物有效成份直接滲透氣味分泌腺。促使腫脹的腺體萎縮,同時中和腺體分泌出來的二氧化硫氣味,從根源上解決口臭問題。 第二階段:快速清除厭氧菌:厭氧菌在微氧環境下活得最滋潤,甲硝唑片可抑制厭氧菌的存活。 第三階段:排出毒素杜絕復發:全面清除殺滅肺內污濁、毒素,激活肺泡活力,避免了腸胃污濁之氣入侵肺部,以及外部煙濁、粉塵、受污染空氣對肺髒組織的損壞,使人體呼吸之氣不斷吐故納新,長久保持清新、吐氣如蘭,杜絕口臭發生。 口香:多見於重症糖尿病。患者口腔中常感到有一股果味萦繞,必須立即去醫院治療,切不可大意。 【消除口臭十法】 1.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特別是注意剔除殘留在牙縫中的肉屑,這類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最易引起口臭。 2.平時注意保持口腔濕潤、勤喝水。 3.有頑固性口臭的人,應堅持每頓飯後刷牙。 4.積極治療引起口臭的疾病,如牙周炎、肝炎、胃病等。 5.吃飯時不要吃得過飽,飽食易引起口臭。 6.空腹時間不宜過長,長時間空腹易導致口臭。 7.因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大蒜)引起的口臭,可通過嚼茶葉、口香糖或吃幾個大棗的方法來消除。 8.睡眠時間不宜過長,過多的睡眠易導致口臭。 9.每次就餐前,做十余次深呼吸,有助於避免產生口臭。 10.在兩餐之前,吃些水果可有助於避免或減輕口臭。[1] 口臭[5]可能是危險信號 專家提醒,口臭有時是一些嚴重內科疾病的表現,所以不能忽視。例如當腎功能受損時,出現體內毒素蓄積,患者口中會呼出一種酸蘋果味,這就是一個危險信號。 肺膿腫患者常伴有腐酸性口臭,這類患者往往有發燒、膿性痰等,照胸片一般能確診。此外,肺結核咯血、支氣管擴張咯血者常出現血腥味口臭,晚期肺癌患者常於口腔及呼氣中出現腐腥臭。 專家建議大家平時注意口腔衛生,定期洗牙,以預防口臭。對於原因復雜的口臭,應在診斷明確後進行針對性治療。 據中國口腔保健協會權威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口腔疾病患病率高達97.6%,幾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有80%的人患有口臭,重度的口臭患者高達67%。盡管口臭不是重大疾病,口臭會給大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困擾,使患者情緒低落、信心受挫,也導致他人的厭煩甚至躲避。 國家權威口腔治療醫師趙一冰先生稱,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口病與牙科疾病(如齲齒、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會引起口臭;長期吸煙喝酒或者吃辛辣食品(如蔥、蒜、辣椒等)也會殘留異味;其他如過分節食、女性發育期卵巢功能不全、心理壓力等原因都會導致口臭。 那麼如何從根源上去除口臭,解決眾多患者的難言之隱呢?日前,集合日本國際領先的口腔學研究成果與中國中醫調理學精髓,所研發成功的“絲菲口臭組合”的上市,為口臭患者唱響了一曲高亢的歡樂頌歌,在全社會上刮起了一場清香勁風。 口臭主要分為兩大類型。一、免疫.髒腑功能失調口臭病;二、單純性口腔口臭病。治療口臭首先須明白口臭病的根本病因,方能夠真正徹底地治愈口臭病。 一、免疫.髒腑功能失調口臭病症狀表現:除口臭這一明顯標志之外,還會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分別出現以下單個症狀或者以下多個症狀表現:舌苔厚膩、口干、口苦、氣短、胸悶、腸胃不適、腹脹、尿頻、便秘、便溏、腰膝酸軟、肢體麻痛、容易上火(女性則經期易上火)、手腳心易出汗、身體常發熱、易於疲勞、易感冒、煩躁、失眠、精神不振、頭昏、頭發干枯、耳鳴等症狀。二、免疫——髒腑功能失調口臭病病因: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這類口臭病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機體免疫力降低造成內髒功能失調,難以平衡與抑制能產生異臭化合物氣體的病原微生物,當大量繁殖的病原微生物達到一定聚合量時,在人體內吸收分解營養時會產生高濃度的異臭化合物氣體,當異臭化合物氣體濃度高時,氣體就會進入血液中,並原封不動地被血液運至肺部、胃部,經口腔與鼻腔排出體外。要治愈免疫——髒腑功能失調口臭病,藥物須同時具備三大關鍵功能:1、免疫調節恢復失調髒腑功能;2、可識別——阻止——清除產生口臭根本原因的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生的毒素;3、能迅速直接清除異臭化合物氣體。目前可以治愈這類口臭病的藥物有綠多維膠囊以及其它一些藥物產品。 二、單純性口腔口臭病症狀表現:除明顯有口臭之外,口腔牙龈腫、痛,局部發熱等。單純性口腔口臭病:非髒腑原因,主要是由單純的齲病(俗稱蛀牙)和牙周病(牙龈炎和牙周炎)等口腔病引起。單純性口腔口臭病通過一般的口腔藥物及手術均可治愈。定期潔牙除口臭:目前各地口腔醫院或口腔科,普遍開設潔牙門診,采用超聲波潔治法洗牙潔齒,已成為人們健康生活的一種新時尚,並逐漸被許多都市人所接受。口臭者通過潔牙,消除牙菌斑、軟垢、牙石,對改善口臭和預防牙周病都有益處。一般可根據自身條件,每隔半年左右潔牙一次為宜。 【偏方防治】 口臭為臨床常見疾病。患引病者,不僅令人厭惡,而且患者也常為交際、洽談而苦惱。為幫助患者消除口臭,特將口臭的種種表現及治法,淺述如下。 胃火口臭:多由火熱之邪犯胃所致。其證除口臭外,每兼面赤身熱,口渴飲冷,或口舌生瘡,或牙龈腫痛,流膿出血等。應清瀉胃火。宜用清胃散(黃連、升麻、生地、丹皮、石膏、當歸)治之。大便秘結者,加大黃。 食積口臭:多由過飽傷胃、縮食停滯胃中引起。其證口出酸腐臭味,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嗳氣口臭等。應消食導滯,保和丸或枳實導滯丸,均可隨症選用。熱痰口臭:多由熱痰犯肺或熱痰郁久化膿化腐引起。其證除口臭外,每兼咳吐痰濁或膿血,胸痛短氣等。應清肺滌痰。未化膿化腐者,宜用小陷胸湯(半夏、黃連、瓜蒌)治之;化膿化腐者,宜用千金葦莖湯(桃仁、葦莖、冬瓜子、苡仁)加味治之。 虛熱口臭:多由陰虛生內熱所致。口臭而兼見鼻干,干咳,大便干結,為肺陰虛弱之候。當清潤肺髒,宜用清燥救肺湯(石膏、桑葉、杏仁、枇杷葉、人參、麥冬、阿膠、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口臭而兼見心煩不安,失眠多夢,肌肉跳動,爪甲不華,為肝之陰血虧損。當補益肝之陰血。用酸棗仁湯(酸棗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合四物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芍)加減治之,其效頗佳。口臭而兼見腰腿酸軟,多夢遺精,口干咽燥,夜間尤甚,為腎陰虛損,相火妄動之證。用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久服必驗。 口臭是口臭桿菌引發的一種常見病,人體口腔內產生的溶菌酶決定是否有口臭的存在,換了假牙的人尤其容易產生口臭,口臭桿菌主要是在齒縫中繁殖,靠分解口腔內的細菌生活。一般沒有藥物治療,唯一可以控制它的是你的口腔內的溶菌酶,但是,某些厭氧菌抑制藥有一定療效,比如內服甲硝唑可以控制幾天,在這幾天,可以完全沒有口臭。還有一些食物可以抑制它,比如甘蔗,吃了它後也可短期消除口臭。如果用機械的方法,比如用水龍頭對著口腔慢慢地沖洗並加用牙刷不斷地刷,也可以在短期內沒有口臭。口臭以早上起床時最為明顯,白天較為弱。提高胃腸道中雙歧桿菌,可以治療口臭。大豆低聚糖、異麥芽低聚糖、低聚果糖等雙歧桿菌因子,對於治療口臭效果很好。 近年研究發現,在海帶中存在著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質,其消臭的效果是現有口臭抑制物黃酮類化合物的3倍,因此,患有口臭的人,常食海帶有消除口臭作用。此外,飲食清淡,多吃含有豐富的纖維素食物有利於清潔口腔,還應適當食用具有清熱化濕、避穢除臭之食品。如甜瓜子為末,口內含之;茴香作湯飲或生嚼;橘餅常嚼食;用蘇子煮水漱口;烏梅脯含化等,均有祛口臭作用。提高胃腸道中雙歧桿菌,可以治療口臭。大豆低聚糖、異麥芽低聚糖、低聚果糖等雙歧桿菌因子,對於治療口臭效果很好。 小兒口臭的中藥調理 在門診經常遇到口臭的孩子,可檢查口腔都沒有問題,多是消化不良導致的。小孩口臭一般可以用中藥調理,中醫將小兒口臭分為胃經有濕熱和食積兩大類。 胃經有濕熱 孩子表現為舌質紅、舌苔黃,口臭的同時伴有煩躁和睡不安穩等症狀,許多孩子還伴有大便干結。可在中醫師指導下,吃一些清熱燥濕藥。如栀子6克,二花10克,佩蘭6克,藿香6克,大便干者加2克大黃。煎的時候先加水泡20分鐘,煎15分鐘後,倒出藥汁,可加適量白糖服用。這個方子為3歲左右孩子一天的量,早晚分兩次喝。 食積型口臭 多見於1~6歲的城市孩子,與飲食不節、喂養不當有關。這類孩子長期食欲不振,面黃消瘦,但精神正常,用藥以消食和胃為主。3歲左右的孩子可用炒麥芽、神曲、焦山楂各10克,藿香6克,服用方法同上。中成藥可以配合消食化積的保和丸。 小兒口臭的預防 1、培養孩子從小重視口腔衛生的習慣,做到飯後漱口,早晚刷牙。 2、飲食要有規律。多吃蔬菜水果,粗細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 3、防止消化不良。當出現消化不良時,可適當服用一些助消化和胃腸動力藥。 4、注意預防並及時治療齲齒及排列不齊。少吃甜食,特別是睡前不吃甜食。 5、用中藥蘆根、薄荷、藿香煎液,或1%的雙氧水、2%的蘇打水、2%的硼酸水等,選擇其中一種含漱,可減輕或消除口臭。 老年人口臭的防治: 有些老年人口腔中往往有一股很難聞的臭味,口腔內產生臭味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口腔中有齲齒、殘冠或殘根等,食物碎屑附著在這些病變部位,經過口腔中細菌作用,食物殘渣發酵後會產生口臭。只要將齲齒、殘冠或殘根治療後,口臭就會消失。 2.口腔中有牙周疾病,特別是慢性牙周病形成盲袋,產生了慢性溢膿而發出臭味。這時應治療牙周病,消除盲袋,才能消除口臭。 3.口腔中發生了急性炎症,如急性牙周膿腫、第三磨牙冠周炎等,口腔中均有一些急性炎性分泌物,也會發生口臭,將這些疾病治愈,炎症消退後口臭也就消失了。 4.老年人牙周組織產生生理性萎縮,牙齒之間產生縫隙。進食後食物碎屑停留在牙齒縫隙中,經過口腔內細菌發酵後則產生臭味。所以要注意口腔衛生,做到早晚(睡前)刷牙飯後漱口,消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就可防止口臭的發生。 5.消化道疾病。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常有消化不良或消化道返流性疾病,可將胃內存留食物所產生的氣味從口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