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長江的源頭在哪裡?正文

長江的源頭在哪裡?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但隨後又急劇增高,一直持續上升到8月,達到最高水位。此後水位逐漸回落到季風到來前水平,水位降低在秋、冬季的多數時間持續進行,一直延續到2月,此時達到1年中的最低水平。
經濟功能

1、航運。

長江是中國主要的運輸河流,客貨運輸密集。長江是海路的延續,將內陸和沿海的港口與其他主要城市連成一個運輸網,其中南京、武漢與重慶具主要作用。長江通過大運河與可通航的黃河及渭水相通,大運河還與杭州及天津的海港聯系在一起。
由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加之長江沿線的航道不斷得到整治,進入21世紀,長江航運迅猛發展。2005年,長江干線貨運量達7.95億噸,超過歐洲的萊茵河和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成為世界上運量最大、航運最繁忙的通航河流。2006年,長江干線貨運量增至9.9億噸,2007年一舉突破10億噸大關,達到11.23億噸,是密西西比河貨運量的2倍和萊茵河貨運量的3倍。目前,5000噸級船舶和萬噸級船隊可全年上行至武漢,2000噸船舶可達宜昌,但只有較小的船舶才可到達四川的宜賓。
即便如此,受長江部分地段航道的限制,目前長江航運能力的開發還十分有限。有專家認為,長江干線航運若完全開發,運能應該在30億噸,至少相當於10條京廣鐵路的運輸能力,換言之,長江運能尚有60%亟待開發。

2、水力發電。

長江能源生產資源極大,但並未得到大規模的開發。電力總蘊藏量估計超過2億千瓦,約占中國所有江河能源總蘊藏量的2.25/5。瞿塘峽、巫峽與西陵峽附近電力蘊藏量特別巨大,約相當於長江總蘊藏量的1/5。長江的許多具有巨大落差和水量的支流——例如雅砻江、岷江和嘉陵江——與作為洞庭湖和鄱陽湖支流的其他河流,也擁有產生大量水力發電能源的蘊藏量。可以預期,經由開發長江流域水力發電蘊藏量而防止毀滅性洪水、開發農業新領域與改善農業條件。

3、漁業資源。

長江及其支流和包括洞庭湖、鄱陽湖及太湖這些大湖在內的湖泊魚類豐富。漁業得到廣泛發展,為這一地區許多人口的主要生計。在中國的河流中可找到多達500種魚類,其中多數棲息在長江及其支流。約30種河流動物具有經濟意義,特別是鯉、歐鯿、鲈、馬蛤(一種大穴居蛤)和七鰓鳗;最有經濟價值的是白、黑阿穆爾魚,比目魚及斑點比目魚。鲟也很重要;峽谷是良好的產卵區。再往下游,可發現大量魚子,它們被收集並分散到全國各地供人工養殖。

長江干流概況
長江干流各段名稱不一:源頭至當曲口(藏語稱河為“曲”)稱沱沱河,為長江正源,長358公裡;當曲口至青海省玉樹縣境的巴塘河口,稱通天河,長813公裡;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賓岷江口,稱金沙江,長2308公裡;宜賓岷江口至長江入海口,約2800余公裡,通稱長江,其中宜賓至湖北省宜昌間稱“川江”(奉節至宜昌間的三峽河段又有“峽江”之稱),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間稱荊江,江蘇省揚州、鎮江以下又稱揚子江。流域內高原、山地占65.6%;丘陵占24%;平原、低地占10.4%。長江航運發達,有黃金水道之稱。
長江支流流域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裡的有48條;5萬平方公裡以上的有雅砻江、岷江及其支流大渡河、嘉陵江、烏江、沅江、湘江、漢江和贛江等9條。其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漢江超過10萬平方公裡,以嘉陵江流域面積最大,約16萬平方公裡。中國大部分的淡水湖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面積較大的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和巢湖。
長江源於唐古拉山脈,在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西南側。這裡冰川廣布,姜跟迪如冰川的冰雪融水就是長江的源頭。從江源到入海口,可分為三大段:四川宜賓以下始稱為長江;湖北宜昌以上為長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為長江中游;從湖口至入海口(崇明島)為下游。上游段約長3500公裡,楚瑪爾河是長江的北源;木魯烏蘇河是長江的南源,流程較長,水量也較多,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其最長支流沱沱河應為長江的正源。自當曲河口到青海玉樹一段稱通天河,長813公裡,河道較寬,水流舒緩。自玉樹到宜賓稱為金沙江,古稱麗水,從北向南流,穿過橫斷山脈,到雲南石鼓附近折向東北入四川盆地,在宜賓與岷江匯合,全長2300公裡。自宜賓以下才稱長江。中游段約長1000公裡,因流經四川盆地,故俗稱川江。從宜賓到重慶,河道頗曲折。自奉節白帝山到宜昌南津關一段,江水穿過四川與湖北邊境山區的大峽谷地帶,自西至東有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統稱三峽,全長204公裡,灘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稱為長江天險。下游段約長1850公裡,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緩慢,江面寬闊,一般都超過2公裡,最窄處也有650米。
長江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稱荊江,素有“九曲回腸”之稱。由於流速緩慢,泥沙淤積過多,每當汛期來臨,就極易潰堤、造成河水泛濫,所以,那裡自古就有“萬裡長江,險在荊江”的說法。從宜昌到蕪湖一段,兩岸湖泊極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陽湖最大。洞庭湖是長江的天然水庫。江水入江蘇後,因受山勢所阻,向東北繞過寧鎮山地。自鎮江以下,折向束南,進入三角洲地區,地勢平坦,湖泊星羅棋布,水道交織似網,一片水鄉澤國景象。江口竟寬達八十公裡,呈現江海相連的壯觀景色。長江兩岸多名山大澤,風光秀麗,有許多游覽勝地。由於流程長,流域廣,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游有“天府之國”,下游多“魚米之鄉”,物產豐富。中華民族的搖籃雖在黃河流域,但據史載,周武王滅殷後,領域南達長江流域,此後黃河、長江兩流域便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重心。
沿江有不少名城,如重慶、宜昌、武漢、南京、上海等。上海更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兩岸有許多名勝古跡,是了解中國歷史的珍貴資料,還有不少神話傳說,是中國文學的寶貴遺產。長江干支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南方橫貫東西、縱連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動脈,航道總長八萬多公裡。萬噸級輪船可達南京,8000噸級可達泸州(豐水期)。
長江由河源到河口橫跨中國地形上的三級巨大階梯,穿過不同的地質構造和巖層,沿途接納支流的匯入,對長江的河谷形態和水流特性產生不同的影響。按水文、地貌特點把干流劃分為上、中、下游3段:從河源至宜昌市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為中游段,湖口以下為下游段。
①上游段。上游河段橫跨兩個地形階梯。長4529千米,占長江長度72.0%。流域面積100.6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從囊極巴隴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於第一階梯──青藏高原腹地內。因在高原頂部,河谷開闊,河槽寬淺,一般河寬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緩慢散亂,汊流很多。從巴塘河口到宜賓稱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階梯的過渡地段,這裡地形突變,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為寬谷外,河流穿行於峽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雲南石鼓以下,突然轉向東北流,著名的虎跳峽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峽長16千米,最窄處僅30米。出虎跳峽後、穿越雲貴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鎮以下進入第二級階梯,在宜賓附近匯集了岷江之後,才稱長江。自宜賓以下至宜昌之間長1030千米,習慣上稱川江。河道蜿蜒於四川盆地之內,河床平緩,沿途接納沱江、嘉陵江和烏江等眾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寬。過奉節白帝城,長江穿行在第二階梯至第三階梯的過渡地段,切過七岳、巫山和黃陵3個背斜,兩個向斜,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長約200千米,峽谷與寬谷相間排列。
②中游段。長江出三峽從宜昌以下,進入第三級階梯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寬,水流緩慢,河道彎曲。長927千米,占長江長度14.7%。流域面積67.9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37.6%。其中,從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長約420千米,因古代為荊州地區,所以取名為荊江。荊江又分長為上荊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荊江(藕池口至城陵矶)兩段。下荊江河彎發育,素有“九曲回腸”之稱。中游兩岸湖泊眾多,江湖相通,構成龐大的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長江接納兩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來水後,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進入下游段。
③下游段。水深江寬,從湖口到入海口,長844千米,占長江長度13.3%。流域面積12.3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的6.8%。江蘇省揚州、鎮江一帶的長江干流又稱揚子江。得名於這一帶古代有揚子津和揚子縣,現在外國人常用揚子江這一名稱泛指整個長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響,進入長江口的平均潮流量達26.6萬立方米/秒,是長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況下,一次進潮總量約為32.5億立方米,大潮時可達45億立方米。由於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減緩,所攜帶的泥沙便在下游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積下來,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數十個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島。
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氣候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於春、夏兩季。地帶性土壤僅見於低丘緩岡,主要是黃棕壤或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原大部為水稻土。農業發達,土地墾殖指數高(上海62.1%,江蘇45.6%),是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盛產稻米、小麥、棉花、油菜、桑蠶、苎麻、黃麻等。河汊縱橫交錯,湖蕩星羅棋布,湖泊面積2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平原面積10%。兩湖平原上,較大的湖泊有1300多個,包括小湖泊,共計1萬多個,面積1.2萬多平方千米,占兩湖平原面積的20%以上,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與長江相通,具有調節水量,削減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產魚、蝦、蟹、蓮、菱、葦,還有中華鲟、揚子鳄、白鱀豚等世界珍品,水產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蕪湖市、長沙市等城市。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平原居中國南北和東西交通網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都很發達。長江貫穿中部,成為一條東西向的水運大動脈,加上其無數支流,構成一龐大水道網。
《長江之歌》
胡宏偉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
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你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
你向未來奔去,濤聲回蕩在天外。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啊,長江!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歌詞,王世光作曲,胡宏偉作詞。“長江之歌”題意是關於我們中國的第一大河——長江的歌,唱長江的歌,贊長江的歌。這首詩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壯麗,表達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全詩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節):寫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第2節):寫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這兩部分運用前後兩次出現的“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貫通起來,以對長江“贊美”、“依戀”的真摯感情作主線,把長江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力量無窮、貢獻巨大融為一體,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進而升騰起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本文是一首抒情詩,詩人用高度的藝術概括,采用形象、凝練的語言,縱情讴歌了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的贊頌之情。.這首詩第一節主要從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請問誰知道土豆的貯存? 謝謝!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