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他一切東西或者是被用來述說它,或者是存在於它裡面”。在第二實體中,越接近第一實體它的實體性就越多。例如在描述一個人時,說他是“人”比說他是“動物”更接近於個別人,因為“人”這個種比“動物”這個屬,在更大程度上指出了個別人的特征。 相對抽象事物和相對具體事物可以是同一個事物。“人”相對於“動物”來說具有更多的內容規定,更接近個別具體事物。“人”相對於“黑人”、“老人”和“女人”來說具有更少的內容規定,離個別具體事物更遠、更抽象。因此可以說“人”既是相對具體事物又是相對抽象事物。 為了繼承亞裡斯多德實體論的認識成果,強調相對抽象事物同具體事物的一體關系,區分抽象事物或元分體的兩種具體存在形式,我稱相對抽象事物為元實體。 物質是相對抽象事物具有客觀實在性的規定,是相對抽象事物的組成部分。 什麼是絕對抽象事物? 絕對抽象事物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抽象事物的具體存在形式之一,是每個具體事物和每個相對具體事物都具有的一般規定、規律、性能和本質,是存在於具體事物、相對具體事物或相對抽象事物之中的認識對象。 絕對抽象事物也被稱為一般抽象事物。絕對抽象事物或一般抽象事物來源於具體事物和相對抽象事物,是具體事物和相多抽象事物的組成部分。為了強調絕對抽象事物同具體事物、同相對抽象事物的一體關系,為了強調絕對抽象事物同元體、元實體的一體關系,我稱絕對抽象事物為元本體。 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是處在普遍聯系之中的,沒有任何存在范圍限制的認識對象。准確地說,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首先是人類已經接觸過、經驗過、認識過的個別具體事物具有的一般規定、規律、性能、本質,其次它也必定是人類未知的一切個別具體事物具有的共性和普遍性。從這種意義上可以說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是世界統一的基礎。 物質是絕對抽象事物具有的客觀實在性規定,是絕對抽象事物的內容和組成部分。是人通過大腦的思維,從各種事物中發現和抽取出來的絕對抽象事物。 每個具體事物、每個抽象事物都具有客觀實在性的規定和本質,都包含著物質。沒有客觀實在性的規定、不包含物質的具體事物或抽象事物是不可思議的。 物質是我們打開統一世界閉鎖大門的一把鑰匙。物質不僅可以把各種具體事物統一起來,而且還可以把各種抽象事物統一起來。可以使我們正確說明物質和意識、存在和思維的關系,解決哲學長期存在的基本問題,使哲學關於世界是統一的理論假設得到科學地證明。 物質同價值、意識、常名、常道、真如等名稱表述的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是能夠完全融合、相互包含的,是名稱不同身體完全相同的同一個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 世界只存在一個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人們通過對各種事物進行思維,從其中發現和抽取出來的各種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是名稱不同其它完全相同的同一個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 雖然人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思維分解和思維抽象形成和產生的絕對抽象事物和元本體數量和名稱豐富多彩,但是不同名稱表述的認識對象都是同一個絕對抽象事物、都是同一個元本體。如果兩個名稱不同的認識對象在內涵方面各自具有自身特點,那麼從形式邏輯上說它們就不能相互包容,它們各自的外延就是有限制的,就不符合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的標准,就不是絕對抽象事物,就不是元本體。 凡是普遍存在於每一個具體事物之中的、沒有存在范圍限制的認識對象,不論人們稱它什麼名稱,都是能夠相互包容的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學派所發現的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是除了名稱外沒有任何差別的同一個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 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作為科學概念,具有外延最大和內涵最小的形式邏輯規定。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存在范圍無限制、自身內容無規定是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的規定和限制。因此,我把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稱為無,無是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的別名。無是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每個具體事物和每個相對抽象事物,每個元體和元實體都是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的外延,都是無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各種名稱不同的絕對抽象事物都具有客觀實在性的規定,都包含著物質。物質是普遍存在於各種具體事物和各種抽象事物之中的絕對抽象事物。 為什麼以往的哲學研究沒有正確解決物質和意識、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確立無可爭議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因為古今中外的哲學研究都把介於具體事物和絕對抽象事物之間的相對抽象事物作為世界統一的基礎,把某種具體形式的相對抽象事物作為打開統一世界閉鎖大門的鑰匙,結果是既不能把世界萬物統一起來,也不能打開統一世界的閉鎖大門,只能站在統一世界閉鎖的大門之外一籌莫展。 不能科學嚴格地區分具體物質和抽象物質、個別物質和一般物質,不能嚴格區分相對抽象事物和絕對抽象事物是以往各種哲學理論研究普遍存在的嚴重缺陷,是哲學史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支大軍長期混戰的根本原因,是哲學社會實踐舉步維艱,不能解決社會發展提出的現實問題,滿足社會對哲學的需要,被社會邊緣化的根本原因。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