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吃生魚片有寄生蟲嗎?正文

吃生魚片有寄生蟲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生魚片好吃但隱患不少
生魚片味道鮮美,但防疫專家提醒,生魚片寄生有華支睾吸蟲等多種魚源性寄生蟲,感染華支睾吸蟲會導致肝細胞壞死,誘發肝硬化和肝癌。
據衛生部寄生蟲病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金祥介紹,食用生魚片、涮魚片等很容易感染華支睾吸蟲寄生蟲病,華支睾吸蟲進入人體後就寄生在膽囊內,會引起膽囊發炎和膽道堵塞,從而使肝細胞壞死,誘發肝硬化和肝癌。食用生魚片還會感染異形科吸蟲、棘口科吸蟲、東方次睾吸蟲等寄生蟲病。食用生魚片主要在廣東沿海一帶,現在因食用生魚片感染華支睾吸蟲的病例已大幅上升。

據介紹,食用生魚片和未煮熟的魚還會感染颚口線蟲病。颚口線蟲進入人體後會在皮膚、內髒到處移行,引起發燒、局部腫塊,鑽進髒器則會引起嚴重病變。近10年來,全國感染颚口線蟲病例已經增加3倍多。

肺吸蟲病是另一種常見的食源性寄生蟲病。據專家介紹,肺吸蟲病感染主要是食用淡水螃蟹和蟲刺蛄引起的。感染肺吸蟲病會咳嗽、胸痛,引起胸部積液和胸膜炎。而食用螺蛳,尤其是福壽螺和大蝸牛會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據專家介紹,廣州管圓線蟲幼蟲大量進入腦部後,會引起劇烈的頭疼、嘔吐、嗜睡,並伴有脖子硬等腦炎、腦膜炎症狀,嚴重的會導致死亡。廣州管圓線蟲病在我國大陸過去極為罕見,1996年前只發現3例,但自1997年以來就已猛增至近100例。

專家還特別指出,食用青蛙、蛇會引起曼氏迭宮絛蟲和裂頭蚴感染,現在吃蛙肉、蛇肉,吞蛇膽、喝蛇血的人越來越多,曼氏迭宮絛蟲和裂頭蚴感染病例也不斷出現。
 
呵呵~~~~~~~~~~~

事情不會很絕對。只是可能吧!

要看具體的是什麼生魚片啊!
 
生魚壽司是寄生蟲溫床
日本發現,壽司含有微小寄生蟲,可能引起一種稱為anisakidosis的嚴重胃腸炎。


美觀又美味的壽司令許多人深深著迷,然而日本發現,壽司含有微小寄生蟲,可能引起一種稱為anisakidosis的嚴重胃腸炎。

日本橫濱大學醫學院研究小組說:“所發現的個案不斷增加,我們懷疑這只是冰山的一角。”他們的報告在美國胃腸學報上發表。報告指出,一名經常食用壽司的60歲病人昏迷後被送入醫院,經過檢驗後發現她的小腸裡有“絞痛性阻塞”,需要即刻動手術。她最後終於醒過來。

活生生的寄生蟲

專家診斷她因食入anisaki的幼蟲而引起。他們解釋,這種寄生蟲生長在哺乳類動物(如海豚)的腸胃之中,但它也能在養殖魚如鲑魚、鲭魚,鳕魚當中生長。

一般上,烹煮能把它殺死。然而,生魚壽司卻能夠讓活生生的寄生蟲與消化系統直接接觸,從而引發重病。

研究報道:anisakidosis已成為日本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每年有2000多宗病例。其中最罕見而最危險的情形中,體內的免疫系統試圖孤立這些寄生蟲,而以白血球細胞將之包圍,結成一塊。在上述60歲老婦的情形中,腸裡的塊狀變得很大,影響排便。

煮沸或冷凍處理

食用壽司以前將之煮沸(攝氏60度以上,1分鐘時間)或冷凍(攝氏零下24度,超過24小時),有助於消滅anisaki幼蟲。研究者指出:“這樣的處理在荷蘭是強制性的,因此這病症幾乎被根除了。”

然而,壽司愛好者不一定會歡迎這樣的防范方法,因為它在殺菌的同時也扼殺了生魚的鮮美。

研究者因而建議,決定冒險的壽司迷一定要確保他們的魚是“新鮮處理,盡快把內髒除去”。所有的廚具在處理過生魚後必須仔細洗淨,廚師應小心檢查生魚上有沒有蟲的跡象。這種小蟲是“能夠憑肉眼見到”的。

研究者給壽司愛好者的忠告是:“鲭魚或鳕魚如果是生長在哺乳類動物出沒的海域,就應該避免食用。”這個忠告也許並不容易追隨,因為美國和日本水域的海洋哺乳類動物數目在不斷地增長中。研究者也警告,用來准備壽司的醋“並不能把幼蟲完全消除或使其停止活躍,它能夠在醋裡生存多達51天。

 

紙邊為什麼能夠劃爛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