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冬季怎樣養好熱帶魚?正文

冬季怎樣養好熱帶魚?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冬季到了,每年這個時候家裡的熱帶魚都要夭折一些,
是我養的方法不當吧,求冬季養魚的方法。請賜教?
 
.水質

自然界裡所有的水都含硼或多或少的,各種不同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直接影響到魚類的生長,由於熱帶鳍魚生活在熱帶水域裡的小型魚類,所以它們對水的要求比其它魚類要高得多。自來水、河水、井水、湖水等都可以直接飼養金魚,但如果直接用來飼養熱帶魚,就會使熱帶魚得病,以至死亡。因此,我們要養好熱帶魚,就是滿足熱帶魚對水質的要求。

所謂水質,主要是指:水的硬度和酸鹼度。

水的硬度是根據水中鈣、鎂、鐵鹽的含量多少而定,當這些鈣鹽類在水中含量達到每升水65毫克時,稱為中性水;低於65毫克時,稱為軟水;高於65毫克時,稱為硬水。井水、泉水多數屬於硬水;雨水屬於軟水;自來水、河水則大多屬於中性水。判斷水硬度的簡易方法是看開水壺底是否積水鹼,積水鹼的是硬水,否則是軟水。水煮沸後可以軟化。

水的酸鹼度,即ph值,是根據水中氫離子含量多少來確定的,ph值的范圍在0-14之間。測定ph值的方法是用石蕊試紙和比色板,將試紙放入水中半秒種後取出,與比色板比較即可得出ph值的多少,當ph值小於7時,是酸性水;等於7時,是中性水;大於7時,是鹼性水,大多數熱帶魚適合生活在ph值6-8的范圍內,試紙和比色板在各地的醫藥商店均可買到。

城市裡的人飼養熱帶魚大多數用自來水,而自來水基本上屬於中性水,其硬度和酸鹼度都符合飼養捕魚的要求,所以在這方面不必過多擔心。但是自來水也有其不足之處,自來水是用氯氣和漂白粉進行消毒殺菌的,而氯氣則是對熱帶魚危害較大的物質。用自來水飼養熱帶魚時,則必須除掉其中的氯氣。主要方法是晾曬法和化學法。晾曬法即在烈日下曬二天,或者在缺光處晾4-6天才可使用。化學法即用硫代硫酸鈉除氯,其比例為每10公斤水加1克硫代硫酸鈉。攪拌溶解後,即可使用。

2.換水

熱帶魚在生長過程中,要不斷排洩糞便,水中殘留的餌料也在不斷地氧化和腐爛,所有這些都會產生有害物質,使水質變壞,影響熱帶魚的正常呼吸,使魚患病以至殘廢所以要經常的及時的給熱帶魚換水,和全部換水。

部分換水又叫兌水,就是用虹吸管將魚缸底的魚糞便,殘餌料及其它污物吸出。部分換水不需要將魚及水草撈出,吸水量以缸內水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為宜,大魚缸則可少吸一定的比例,總之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髒水吸出後,要加入同量,同溫的經過晾曬或化學除氯的新水,若水溫低,可加開水或用加熱器將水加熱至缸裡水溫為止,再將新水兌入缸內。兌水的次數以秋冬季每周二次為宜;炎夏季每周三次為宜。

全部換水是缸裡污物較多,水草和底沙需要重新清洗時所應時行的。全部換水應將魚缸裡所有設備全部取出;將水草拿出;將魚全部撈出,暫時放在與原水同溫的其它容器裡;用海綿或沙布將缸壁及缸底擦洗干淨,再用清水沖洗遍,然後沖淨,再重新裝缸。加入新水後要等二至三天再將魚重新放進缸裡,即使是經過化學處理的水,最好也不要立即將魚放進去,以免新水對魚刺激太大而發生意外。全部換水的次數以三至四個月一次為宜,但若水質發生變化則應隨時換水。

二、水溫

溫度的熱帶魚生存的最重要的條件,沒有適合熱帶魚生長的溫度,熱帶魚就無法生存,熱帶魚是狹溫性動物,它們對溫度是極為敏感,筆者曾做過試驗:將孔雀魚放在無水草無光照的魚缸裡,不喂食,它們可以活四個月以上,但是如果溫度不適宜,它們很快就會死亡。

1.熱帶魚適宜的水溫

熱帶魚生活在水溫應以20-30度為宜。但不同種類的熱帶魚,對水溫的要求是有差異的,如孔雀魚、劍尾魚可以忍耐10度左右的低溫;而五彩神仙魚、虎皮魚等在低於18度時便會死亡。但水溫也不宜過高,水溫過高水中菌類便會大星繁殖,魚病就會增加。所以要飼養好熱帶魚,就必須控制好水溫,使之適合熱帶魚的生長。大多數熱帶魚的生長水溫以20-24度為宜;繁殖水溫以25-28度為宜,晝夜溫差不應超過4度,否則就會影響熱帶魚的生長。繁殖時的水溫應保持恆定,這樣會更有利於親魚的生產。魚卵的孵化和幼魚的生長。

2.水溫控制

目前控制水溫的方法主要分為自然控制和人工控制。

自然控制就是將魚缸放在朝陽的房間裡,讓魚缸多接愛陽光,以增加水溫,或者讓魚缸盡量大一些,盛水多一些,這樣的同樣的時間內,就會減少因氣溫變化而引起的水溫變化。但是在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時間裡,尤其是北方地區則需要以人工控制水溫。

人工控制水溫的辦法主要有:火爐、火炕、暖氣等加溫。但隨著熱帶魚的普及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電熱器控制水溫。用電熱器控制水溫最好配備恆溫裝置。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恆溫器一般是比較可*的。每只恆溫器可帶動若干個加熱管,但每個加熱管所在的魚缸盛水應該同樣多,以免引起水溫過高或過低,恆溫器和加熱管在放進水裡和取出時,要先斷電,以免發生意外。

另外,用白熾燈泡加溫也是一種較好的辦法,既可以提高水溫,又可以使沒有日光照射的魚缸裡的水草生長良好。

三、氧氣

任何生物都需要氧氣,可以說沒有氧氣就沒有生命。熱帶魚的生存同樣離不開氧氣,熱帶魚生長所需要的氧氣是通過其鰓部的微血管吸收水的溶解氧來進行的。再通過血液循環帶到魚體各部們。它們排出的二氧化碳也是通過其鰓部的微血管進行的。水中溶解氧含量多少是熱帶魚生長好壞的重要樗。若水中的溶解氧缺少,熱帶就會浮到水面,發生"浮頭"現象;若水中溶解氧嚴重缺少時,熱帶魚就會因窒息而死亡。

水中溶解氧的來源,一是*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空與水面的接觸面越大水中溶氧量就會越多,所以水表層的水膜要經常清除,以增加水與空氣的接觸,二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所以要使水中含氧量增加,就應該在魚缸裡種植一種數量的水草,及時清除魚的糞便和殘餌雜物,經常換水,也是增加水中溶解氧的重要方法。溶解氧的含量與水溫成反比,水溫高,則溶解氧含量少;水溫低,則溶解氧含量多,而熱帶魚又要求較高的水溫所以用氣泵往水裡充氣是緩解這一矛盾的好辦法。魚的放養密度則是溶解氧能否夠用的關鍵問題,如果水多魚少,溶解氧就夠用,反之,則會發生缺氧。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還要看其它方面的因素。筆者曾在一個90*65*35厘米的魚缸裡放養600條成年孔雀魚,同時用氣泵往水中充氣,這些魚從未發生缺氧現象。所以養魚愛好者應根據每個魚缸具體情況決定熱帶魚的放養密度。

四、光線

光線對於熱帶魚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沒有光熱帶魚就無法生存。光線對於飼養熱帶魚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光是所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沒有光,水草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就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氣。就不能維持本身的生存。光線對於水草是重要的和需要的。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度,光線過強或者光照時間過長,水草的枝葉就會生長綠苔,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但是光線過弱或者光照時間過短,水草的枝葉就會因光合作用太少而變黃甚至枯死。那麼怎樣才能使水草較合理地接受光照呢?如果在有陽光的房間擺設魚缸,最好在早晚陽光不太足時,各接受一小時左右的陽光照射,千萬不要接受強陽光的直射。如果有沒有陽光的房間擺設魚缸,就應該彩燈光照射,燈光照射水草的時間一般用60瓦的白熾燈泡或者40瓦的日光燈每天照射六小時左右為宜。
熱帶魚的生長繁殖也需要光照,光照可以使熱帶魚生長的更快;使魚體更加絢麗多彩;使魚的繁殖周期縮短。熱帶魚所需光照時間及強度可與水草相同。光照的第三個作用是便於我們觀賞。沒有光或者光線過弱,我們就無法看清魚缸裡的景物,也就無法觀賞。top
 
水溫控制

目前控制水溫的方法主要分為自然控制和人工控制。

自然控制就是將魚缸放在朝陽的房間裡,讓魚缸多接愛陽光,以增加水溫,或者讓魚缸盡量大一些,盛水多一些,這樣的同樣的時間內,就會減少因氣溫變化而引起的水溫變化。但是在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時間裡,尤其是北方地區則需要以人工控制水溫。

人工控制水溫的辦法主要有:火爐、火炕、暖氣等加溫。但隨著熱帶魚的普及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電熱器控制水溫。用電熱器控制水溫最好配備恆溫裝置。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恆溫器一般是比較可*的。每只恆溫器可帶動若干個加熱管,但每個加熱管所在的魚缸盛水應該同樣多,以免引起水溫過高或過低,恆溫器和加熱管在放進水裡和取出時,要先斷電,以免發生意外。

另外,用白熾燈泡加溫也是一種較好的辦法,既可以提高水溫,又可以使沒有日光照射的魚缸裡的水草生長良好。
 
本人的經驗:買魚一般買本地繁殖出來的魚,適應能力強,皮實。一般的水溫控制到23到24度,如果溫度達不到就用恆溫棒!換水比較重要,水最少要困三天以上,新水和魚缸裡的溫差不能超過一度,每次換水不要超過三分之一!注意,為線蟲必須在喂前用清水淘干淨,這樣魚會健康,而且線蟲是比較有營養的魚食
 
買魚一般買本地繁殖出來的魚,適應能力強,皮實。一般的水溫控制到23到24度,如果溫度達不到就用恆溫棒!換水比較重要,水最少要困三天以上,新水和魚缸裡的溫差不能超過一度,每次換水不要超過三分之一!注意,為線蟲必須在喂前用清水淘干淨,這樣魚會健康,而且線蟲是比較有營養的魚食
 
英文名:hairtail
漢語拼音:dàiyú
帶魚又叫刀魚、牙帶魚,是魚綱鲈形目帶魚科動物,帶魚的體型正如其名,側扁如帶,呈銀灰色,背鳍及胸鳍淺灰色,帶有很細小的斑點,尾巴為黑色,帶魚頭尖口大,到尾部逐漸變細,好像一根細鞭,頭長為身高的2倍,全長1米左右,1996年3月中旬浙江有一漁民曾捕到一條長2.1米、重7.8公斤的特大個體,這條“帶魚王”後來被溫嶺市石塘鎮小學的生物博物館收藏。帶魚分布比較廣,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多,我國沿海各省均可見到,其中又以東海產量最高。
帶魚是一種比較凶猛的肉食性魚類,牙齒發達且尖利,背鳍很長、胸鳍小,鱗片退化,它游動時不用鳍劃水,而是通過擺動身軀來向前運動,行動十分自如。既可前進,也可以上下竄動,動作十分敏捷,經常捕食毛蝦、烏賊及其他魚類。帶魚食性很雜而且非常貪吃,有時會同類相殘,漁民用鉤釣帶魚時,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景,鉤上釣一條帶魚,這條帶魚的尾巴被另一條帶魚咬住,有時一條咬一條,一提一大串。用網捕時,網內的帶魚常常被網外的帶魚咬住尾巴,這些沒有入網的家伙因貪嘴最終也被漁民抓了上來。據說由於帶魚互相殘殺和人類的捕撈,所以在帶魚中能見到壽命超過4歲的老帶魚,就算是見到壽星了。帶魚最多只能活到8歲左右,不過帶魚的貪吃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生長的速度快,1齡魚的平均身長18厘米~19厘米,重90克~110克,當年即可繁殖後代,2齡魚可長到300克左右。
帶魚屬於洄游性魚類,有晝夜垂直移動的習慣,白天群棲息於中、下水層,晚間上升到表層活動,我國沿海的帶魚可以分為南、北兩大類,北方帶魚個體較南方帶魚大,它們在黃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魚汛,秋天結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魚汛,南方帶魚每年沿東海西部邊緣隨季節不同作南北向移動,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故東海帶魚有春汛和冬汛之分。帶魚的產卵期很長,一般以4月~6月為主,其次是9月~11月,一次產卵量在2.5萬粒~3.5萬粒之間,產卵最適宜的水溫為17℃~23℃。
帶魚是我國沿海產量最高的一種經濟魚類,70年代年產量一般在50萬噸左右,90年代上升到110多萬噸,後來產量不斷下降,不過比大、小黃魚要好一些,尚能形成魚汛,近幾年經過禁漁和開展保護漁業資源方面的宣傳教育,比較好地控制了過度捕撈,使帶魚生產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上。
帶魚肉嫩體肥、味道鮮美,只有中間一條大骨,無其他細刺,食用方便,是人們比較喜歡食用的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高跟鞋有34碼的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