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設備也最便宜;底層的就比較麻煩了,種水草最好用這種,不宜清洗,較貴;海綿式也叫空氣過濾器,附在氣泵上。 5.投喂飼料。熱帶魚的食性因種類而異,大致可分為動物性、植物性、雜食性3種類別。所以必須了解水缸內的魚,是何種類型,喜歡吃什麼食物,分類飼養。你要根據你家的魚具體吃什麼來看。種類、大小、發育階段、水溫不同,魚對飼料的需要量也不同。可以在購買魚類時詢問經銷商。不論每天投喂幾次,如人之三餐要定時定量。因為關燈後魚也只會睡覺,注意晚上最好不要投喂。如果因事忘記了喂魚,下一頓正常投喂即可。 冬季怎樣養好熱帶魚?-已回答 gf3f1af5 請看: http://h84i3j.mkopd.com/1/m2it48.html
朋友你可以來網薦購物吧看看,名品名店盡在其中
http://wangjianba.cn
水溫很重要 網薦購物吧 http://wangjianba.cn 陽光網購 http://sun-orange.cn 專業淘寶導購網站,都是淘寶熱賣的東西,再也不用辛苦的去淘了。網站上精選的都是銷量不錯的寶貝,省心不少(沒事逛逛) 英文名:hairtail 漢語拼音:dàiyú 帶魚又叫刀魚、牙帶魚,是魚綱鲈形目帶魚科動物,帶魚的體型正如其名,側扁如帶,呈銀灰色,背鳍及胸鳍淺灰色,帶有很細小的斑點,尾巴為黑色,帶魚頭尖口大,到尾部逐漸變細,好像一根細鞭,頭長為身高的2倍,全長1米左右,1996年3月中旬浙江有一漁民曾捕到一條長2.1米、重7.8公斤的特大個體,這條“帶魚王”後來被溫嶺市石塘鎮小學的生物博物館收藏。帶魚分布比較廣,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多,我國沿海各省均可見到,其中又以東海產量最高。 帶魚是一種比較凶猛的肉食性魚類,牙齒發達且尖利,背鳍很長、胸鳍小,鱗片退化,它游動時不用鳍劃水,而是通過擺動身軀來向前運動,行動十分自如。既可前進,也可以上下竄動,動作十分敏捷,經常捕食毛蝦、烏賊及其他魚類。帶魚食性很雜而且非常貪吃,有時會同類相殘,漁民用鉤釣帶魚時,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景,鉤上釣一條帶魚,這條帶魚的尾巴被另一條帶魚咬住,有時一條咬一條,一提一大串。用網捕時,網內的帶魚常常被網外的帶魚咬住尾巴,這些沒有入網的家伙因貪嘴最終也被漁民抓了上來。據說由於帶魚互相殘殺和人類的捕撈,所以在帶魚中能見到壽命超過4歲的老帶魚,就算是見到壽星了。帶魚最多只能活到8歲左右,不過帶魚的貪吃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生長的速度快,1齡魚的平均身長18厘米~19厘米,重90克~110克,當年即可繁殖後代,2齡魚可長到300克左右。 帶魚屬於洄游性魚類,有晝夜垂直移動的習慣,白天群棲息於中、下水層,晚間上升到表層活動,我國沿海的帶魚可以分為南、北兩大類,北方帶魚個體較南方帶魚大,它們在黃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魚汛,秋天結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魚汛,南方帶魚每年沿東海西部邊緣隨季節不同作南北向移動,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故東海帶魚有春汛和冬汛之分。帶魚的產卵期很長,一般以4月~6月為主,其次是9月~11月,一次產卵量在2.5萬粒~3.5萬粒之間,產卵最適宜的水溫為17℃~23℃。 帶魚是我國沿海產量最高的一種經濟魚類,70年代年產量一般在50萬噸左右,90年代上升到110多萬噸,後來產量不斷下降,不過比大、小黃魚要好一些,尚能形成魚汛,近幾年經過禁漁和開展保護漁業資源方面的宣傳教育,比較好地控制了過度捕撈,使帶魚生產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上。 帶魚肉嫩體肥、味道鮮美,只有中間一條大骨,無其他細刺,食用方便,是人們比較喜歡食用的一種海洋魚類,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對病後體虛、產後乳汁不足和外傷出血等症具有一定的補益作用。中醫認為它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還有潤澤肌膚、美容的功效,不過患有瘡、疥的人還是少食為宜。 2009年網絡新詞匯“待余”同帶魚同音。 [編輯本段]營養分析 1.帶魚的脂肪含量高於一般魚類,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的碳鏈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2.帶魚全身的鱗和銀白色油脂層中還含有一種抗癌成分6-硫代鳥嘌呤,對輔助治療白血病、胃癌、淋巴腫瘤等有益; 3.經常食用帶魚,具有補益五髒的功效; 4.帶魚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常吃帶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發健美的功效。 [編輯本段]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 1.適宜久病體虛,血虛頭暈,氣短乏力,食少贏瘦,營養不良之人食用;適宜皮膚干燥之人食用; 2.帶魚屬動風發物,凡患有疥瘡、濕疹等皮膚病或皮膚過敏者忌食;癌症患者及紅斑性狼瘡之人忌食;癰疖療毒和淋巴結核、支氣管哮喘者亦忌之。 [編輯本段]食物相克 帶魚忌用牛油、羊油煎炸;不可與甘草、荊芥同食。 [編輯本段]烹饪指導 1.帶魚腥氣較重,宜紅燒,糖醋; 2.鮮帶魚與木瓜同食,對產後少乳、外傷出血等症具有一定療效。 [編輯本段]食療作用 帶魚性溫、味甘、鹹;歸肝、脾經。 有補脾、益氣、暖胃、養肝、澤膚、補氣、養血、健美的作用。 [編輯本段]其他相關 《食物中藥與便方》:帶魚,滋陰、養肝、止血。急慢性腸炎蒸食,能改善症狀。 《藥性考》:帶魚,多食發疥。 《隨息居飲食譜》:帶魚,發疥動風,病人忌食。 帶魚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我國古今醫學及水產藥用書籍記載,帶魚有養肝、祛風、止血等功能,對治療出血、瘡、癰腫等疾有良效。帶魚鱗是制造解熱息痛片和抗腫瘤的藥物原料。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顯著的降低膽固醇作用。適宜久病體虛,血虛頭暈,氣短乏力,食少贏瘦,營養不良之人食用。中醫認為它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還有潤澤肌膚、美容的功效,不過患有瘡、疥的人還是少食為宜. [編輯本段]備注 1.新鮮帶魚為銀灰色,且有光澤;但有些帶魚卻在銀白光澤上附著一層黃色的物質。這是因為帶魚是一種脂肪較高的魚,當保管不好時,魚體表面脂肪因大量接觸空氣而加速氧化,氧化的產物就是使魚體表面產生了黃色。 2.購買帶魚時,盡量不要買帶黃色的帶魚,如果買了,要及時食用,否則魚會很快腐爛發臭。 [編輯本段]帶魚--中藥材 【藥名】帶魚 【別名】鞭魚、帶柳、裙帶魚、海刀魚、鱗刀魚、白帶魚 【漢語拼音】daiyu 【英文名】cultlassfish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ichiurushaumela(forskal) 【歸經】胃經 【功效】補虛;解毒;止血 【科屬分類】帶魚科 【拉丁文名】trichiurushaumela 【主治】病後體虛;產後乳汁不足;瘡疖癰腫;外傷出血 【生態環境】為暖水性中下層回游魚類,棲息於水深60-100m泥質海底。主食毛蝦、烏賊及各種魚類,白天沉至深處,夜間上浮表層。5-7月於河口外鹹淡水區產卵,懷卵量3.5萬-19.6萬粒,浮性卵。秋末冬初,魚群由背微南沿30-60m等深線進行越冬回游。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後,除去內髒,洗淨,鮮用。 【資源分布】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動植物形態】帶魚,體帶狀,很側扁。前部背腹緣幾平行,體長一般50-70cm,大者長達120cm。頭狹長,尖突吻尖長。眼中大,位高,眼間隔平坦,中央微凸。口大;平直,口裂後緣達眼下方。下颌長於上颌,突出。牙強大,側扁而尖,兩颌前端各有2對倒鉤狀大犬牙,上颌具側牙10-13;下颌具側牙12-14。鰓孔寬大,鰓耙(8-14)+(15-24),細短。體光滑,鱗退化為銀膜。側線於胸鳍上方顯著下彎,沿腹緣伸達尾端。背鳍1285-145,起點在頭後部,延達尾端。臀鳍88-13-13,完全由分離小棘組成,僅棘尖外露,第1鳍棘甚小。胸鳍11-12,短尖而低。無腹鳍。尾鞭狀,尾鳍消失。體銀白色,背鳍上關部及胸鳍淺灰色,具細小黑點。尾暗黑色。 【性味】味甘;性平 【用法用量】內服:魚肉煎湯或炖服,150-250g;或蒸食其油;或燒存性研末。外用:魚鱗適量,敷患處。 【出處】《中華本草》 [編輯本段]詞語新解 代指韓國電視連續劇《妻子的誘惑》裡的申愛利(33歲--金書亨飾) 由於她在劇中飾演反面角色,同時又在劇集裡被稱為“長著帶魚臉”,所以劇迷們稱呼她的時候簡稱帶魚。 [編輯本段]帶魚的挑選和烹饪 白帶魚盛產期為夏季與秋季,此時正值產卵期,肉質含有較為豐富的脂肪,身長約1~1.5米,以長度1米左右較好吃,過大的白帶魚肉質會較老,味道也較差,購買時應挑選表皮呈銀白色、有光澤,肉身摸起來有彈性,表面薄膜完整無傷痕者為佳。白帶魚的處理非常簡單,只要以刀刮掉表面的薄膜即可,但由於魚體過長,魚販大多切成小段販售,買回家洗淨即可。吃法有很多變化,一般以鹽及米酒稍微腌過再煎熟來吃,不但做法簡單,吃起來亦鮮香可口。煮湯的滋味也十分清鮮,值得一嘗。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帶魚科動物帶魚和小帶魚、沙帶魚的肉。帶魚又稱鞭魚、裙帶魚、海刀魚、鱗刀魚。分布於我國黃海、渤海、南海和東海。獲得後,除去頭、鳍、內髒,洗淨鮮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益血補虛。 [參考]帶魚為高脂魚類,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和煙酸、鈣、磷、鐵、碘等成分。鱗中含20~25%的油脂、蛋白質和無機鹽。油脂中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 帶魚鱗油可使大白鼠血中膽固醇顯著降低。給大白鼠飼喂鱗油,其毛發長勢很好。 [用途]用於營養不良,毛發枯黃或產後乳汁減少;病毒性肝炎,食欲不振,惡心,體倦等。 [用法]以蒸或煎熟食較好。 [附方] 清蒸帶魚:帶魚500g,切段,置碗中,放鹽、生姜適量,蒸熟。 取上層油及帶魚食用。能益脾胃、養肝。用於肝炎,可改善症狀。也可用於營養不良,毛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