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葉草可以直接過膠嗎
如果你想裝在容器中做禮物,不妨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浸制(適用於綠色) 將700ml飽和硫酸銅溶液、50ml40%福爾馬林和250ml水混合成溶液,將材料浸入,待變色又恢復綠色(加溫可加快此過程)後取出,浸入5%福爾馬林中保存。 附:瓶口封存法: [法1]將石蠟隔水加熱熔化,趁熱用毛筆塗在瓶口與瓶蓋接縫處即可。 [法2]將1份石蠟、4份蜂蠟、1份松脂混合隔水加熱熔化後,用毛筆蘸取封口。 [法3]將30g泡沫塑料溶解於100ml氯仿中,然後用用毛筆或小刷蘸此液塗於瓶口,反復幾次。溶劑揮發後,塑料就像透明膠帶一樣粘在接縫處了。換液時直接將“膠帶”撕下即可。 二、立體干制 將材料簡單固定在小木板上,放入上下敞口的容器中(容器下口暫時封閉),慢慢加入細砂,邊加邊用玻璃棒扶正枝葉,至裝滿沒過材料為止。然後置於陽光下曝曬或在45攝氏度烘箱內快速干燥,干後從容器下口放出細砂和標本,將標本隔絕空氣保存即可。如有需要可在干燥過程中更換細砂。如有條件,最好用干燥的硅膠細顆粒(藍色)代替細砂,置於37-45攝氏度的恆溫箱中烘干[也可自然吸水,但須勤換掉吸水的硅膠(紅色),吸過水的硅膠炒干後可再用]。在標本瓶中留少量硅膠保存。 三、干制後有機玻璃包埋 [一]材料: 生單體——未經過預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無色透明液體,在標本制作中起溶劑作用。 熟單體——經過預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無色透明粘稠液體。5攝氏度以下保持原來性狀,在高溫下逐漸加熱固化。 材料應存放在大廣口瓶中在冰箱中保存。用時用小瓶取少量。 [二]材料准備 最好是充分干燥的立體干制標本。 [三]工具 鑷子、解剖針、光滑干淨的玻璃板及載玻片、抽氣泵、拋光機 [四]過程 1)制模 用玻璃板做底板,玻片做四壁,按標本大小制作模具。搭好後,用鑷子蘸少量熟單體滴在載玻片接縫上方,使其自行流下使縫粘合,粘和過程須重復兩次。隨後放在40攝氏度恆溫箱中使單體固化。模具做好後即可注入4-5毫米厚的熟單體。再放入40攝氏度恆溫箱中12小時使其聚合硬化,作為固定層。將用繪圖墨水書寫並生單體浸泡的標簽放入,再加一薄層熟單體,並固化。 2)包埋 將干制標本在生單體中浸泡約1小時,使其完全浸透。在模具中注入一定量熟單體,隨後將標本放在模具中,用鑷子和解剖針加以整形和扶持,待單體稍有聚合,標本位置固定時,將整套模具平穩移到有蓋玻璃器皿中。在包埋過程中盡量在自然條件下聚合,這樣最然時間較長,但不易產生氣泡。兩日後,用解剖針試探,當單體聚合成半固態尚未完全固化前再加入5毫米厚的熟單體。加入單體時,從模具的一端注入,使其自然流入另一端鋪平,並注意用解剖針等隨時整形。重復此過程,直至包埋完成。如果要加快聚合而需要加溫,應在加入單體後使用抽氣泵在密封容器中固化。 如果單體從冰箱中取出並倒入模具過程中如表面有水氣凝結,應停止操作,待水分蒸發後,在單體上滴加少量生單體,使原熟單體溶化後繼續進行。 如產生氣泡,應用解剖針將氣泡刺破,同時在針上滴加少許生單體使其順針流下。令氣泡浮出,再用熟單體將針孔填補即可繼續進行。 3)脫模 單體完全固化後即可進行脫模(從第一次注入到最後完全固化大約需要半個月)。先拆掉底板,再去掉四壁。可以稍用力。 4)整修 如果脫模後表面不平整可以用剪刀、鋼锉、磨石等進行整修,然後用布輪拋光機拋光即可。 以上所須原材料大多可以從化工原料商店買到。有機玻璃(甲基丙烯酸甲酯)應該可以從有機化學原料商店或有機玻璃加工店買到。硅膠也是重要的食品干燥劑。 參考資料:《野生動植物標本制作》《生物小實驗》《植物大觀》《生物技術》等
四葉草是車軸草族植物(包括三葉草屬和苜蓿草)的稀有變種,也有五葉以上,至多是十八葉[1]。在西方認為能找到四葉草是幸運的表現,在日本則認為會得到幸福,所以又稱幸運草。四葉草會被賦予這些意義是因為非常其珍罕性。大概一萬株三葉草中只會有一株是四葉的(一說為十萬株才有一株)[1]。
傳說中幸運草的四片葉子所代表的意思,有以下兩種講法:
第一片葉子代表真愛、第二片葉子代表健康、第三片葉子代表名譽、第四片葉子代表財富; 第一片葉子代表望德、第二片葉子表示信德、第三片葉子是愛德、而多出來的第四片葉子則是幸運的象征。這種說法與基督教的思想相配。 在歐洲,尋找四葉草還是小孩們熱門的游戲,他們認為找到四葉草就能得到幸福。
因為其葉子形狀與酢漿草相似,所以在台灣,“四葉草”普遍所指的是四葉的酢漿草,而不是四葉的三葉草。 直接過塑,可以的, 可以直接過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