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請問痛風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正文

請問痛風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
血清尿酸鹽反映了細胞外可混合尿酸鹽池的容積,正常情況下每24小時周轉1次;1/3尿酸鹽從糞便中排洩,2/3從尿中排出.在3天低嘌呤飲食後正常24小時尿酸排出量為300~600mg,正常飲食情況下600~900mg.因此,攝入食物來源的尿酸每天約450mg.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是器官移植後接受環孢霉素治療患者常見的並發症.絕經前的婦女尿酸水平要比男性低1mg/dl(0.6mmol/l),但絕經後接近男性水平.
[編輯本段]男性易患痛風病的原因
痛風病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生。但最常見的是40歲以上的中年男人。男女發病比例是20∶1。腦力勞動者,體胖者發病率較高。
痛風偏愛男性的原因是:女性體內雌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洩,並有抑制關節炎發作的作用。男性喜飲酒、赴宴,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質的食物,使體內尿酸增加,排出減少。有醫生統計,筵席不斷者,發病者占30%,常吃火鍋者發病也多。
這是因為火鍋原料主要是動物內髒、蝦、貝類、海鮮,再飲啤酒,自然是火上添油了。調查證明:涮一次火鍋比一頓正餐攝入嘌呤高10倍,甚至數十倍。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高血壓病人患痛風可能性會增加10倍。痛風與糖尿病一樣是終生疾病。關鍵是自己控制飲食,多食含“嘌呤”低的鹼性食物,如瓜果、蔬菜,少食肉、魚等酸性食物,做到飲食清淡,低脂低糖,多飲水,以利體內尿酸排洩。
男人不要酗酒,葷腥不要過量。一旦診斷為痛風病,肉、魚、海鮮都在限食之列。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宜多吃,還要下決心戒酒。
[編輯本段]痛風症狀和體征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病前沒有任何先兆.輕度外傷,暴食高嘌呤食物或過度飲酒,手術,疲勞,情緒緊張,內科急症(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誘發痛風急性發作.常在夜間發作的急性單關節或多關節疼痛通常是首發症狀.疼痛進行性加重,呈劇痛.體征類似於急性感染,有腫脹,局部發熱,紅及明顯觸痛等.局部皮膚緊張,發熱,有光澤,外觀呈暗紅色或紫紅色.大趾的跖趾關節累及最常見(足痛風),足弓,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和肘關節等也是常見發病部位.全身表現包括發熱,心悸,寒戰,不適及白細胞增多.
開始幾次發作通常只累及一個關節,一般只持續數日,但後來則可同時或相繼侵犯多個關節,若未經治療可持續數周.最後局部症狀和體征消退,關節功能恢復.無症狀間歇期長短差異很大,隨著病情的進展愈來愈短.如果不進行預防,每年會發作數次,出現慢性關節症狀,並發生永久性破壞性關節畸形.手足關節經常活動受限;在少數病例,骶髂,胸鎖或頸椎等部位關節亦可受累.粘液囊壁與腱鞘內常見尿酸鹽沉積.手,足可出現增大的痛風石並排出白垩樣尿酸鹽結晶碎塊.環孢菌素引起的痛風多起病於中央大關節,如髋,骶髂關節,同樣也可見於手,甚至破壞腎小管.
[編輯本段]痛風診斷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具有明顯特點,以致通過病史和體格檢查一般即可初步診斷.血清尿酸鹽含量升高[>7mg/dl(>0.41mmol/l)]雖可支持診斷,但並非是特異性的.約30%患者在急性發作時血清尿酸值仍正常.在組織和滑膜液內呈現針形尿酸鹽結晶(或呈游離狀態存在於滑膜液內,或被巨噬細胞吞噬)是診斷本病的有力依據.在光學顯微鏡上附加一個交叉偏振光濾光鏡觀察時,尿酸鹽結晶為負性雙折射結晶.
用秋水仙鹼治療在24小時內可顯著改善痛風性關節炎.然而並非所有的痛風都對秋水仙鹼有顯著療效,而且秋水仙鹼對假性痛風,鈣化性腱炎或其他疾病也可有顯著療效,因此用秋水仙鹼作為診斷治療也屬過時.
受累關節的x線檢查可顯示出軟骨下骨的穿鑿樣病變,通常見於第一跖趾關節.這種現象只有在尿酸鹽沉積直徑達到5mm以上才能在x線片上顯示出來,而且一般沒有特異性和診斷價值,但總是發生在皮下痛風石出現之前.
痛風鑒別診斷
在二水焦酸鹽結晶沉積病(cppd),其急性滑膜炎是由弱陽性雙折射的二水焦磷酸鈣結晶所致,纖維軟骨或透明關節軟骨(尤其是膝關節)中還有不能透射的鈣沉積物,臨床表現也比痛風輕微.急性化膿性關節炎容易與急性痛風相混淆,但滑液培養發現有細菌.具有關節受累的急性風濕熱和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痛風類似,但絕大多數發生於青年,而痛風極少發生於此人群.周期性風濕病(一個或多個關節急性發作性炎症)常見,好發於中老年男性;發病甚至比痛風更突然,而關節疼痛程度與痛風相似,1~3天後,症狀可自行緩解.該症可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表現,類風濕因子常呈陽性(10%痛風病人類風濕因子也可呈陽性).其發病與局部纖維蛋白沉積有關,關節一般無積液.heberden結節可為痛風石發生的部位,尤其易出現在服利尿劑的老年女性.
[編輯本段]痛風預後
如果能夠早期診斷,且病人能夠按醫囑治療,現代治療方法能使大多數病人過正常生活.對晚期病人,痛風石可以溶解,關節功能可以改善,腎功能障礙也可以改善.30歲以前出現初發症狀的痛風患者,其病情更為嚴重.大體上20%痛風病人發生尿酸或草酸鈣結石.並發症有尿路梗阻和感染,並有繼發性腎小管間質病變.未經治療的進行性腎功能障礙常常與合並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一些腎病有關,可進一步導致尿酸鹽排洩障礙,這不僅能加速關節內的病理進程,同時也是對生命的最大威脅.
[編輯本段]痛風治療
治療目的在於:(1)用抗炎藥物終止急性發作;(2)每天預防性應用秋水仙鹼以防止反復急性發作(若發作頻繁);(3)通過降低體液內尿酸鹽濃度,預防單鈉尿酸鹽結晶進一步沉積和消除已經存在的痛風石.預防性保護措施應針對兩個方面,即防止骨,關節軟骨侵蝕造成的殘疾和防止腎髒損傷.特殊療法應根據本病所處不同時期及病情輕重選用.應治療同時存在的高血壓,高脂血症及肥胖症.
急性發作秋水仙鹼的療效一般都很顯著,通常於治療後12小時症狀開始緩解,36~48小時內完全消失.秋水仙鹼的用法及劑量是每2小時口服1mg,服到獲得療效或者
1、治療痛風的原則和目的
治療痛風的原則是:合理的飲食控制;充足的水分攝入;規律生活制度;適當的體育活動;有效
的藥物治療;定期的健康檢查。
臨床治療痛風一般要求達到以下目的:
(1)盡快終止急性關節炎發作;
(2)防止關節炎復發;
(3)糾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因尿酸鹽沉積於腎髒、關節等所引起的並發症;
(4)防止腎髒的尿酸結晶石形成;
(5)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等並發症。在臨床上,要根據不同病期的病
情進行針對性處理,選擇最佳治療方案。
2、一般治療
包括采用低嘌呤低脂肪飲食、多飲水、戒除煙酒,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定
期檢查等方法。
3、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的治療
痛風病急性發作應及時治療,主要是控制症狀,其最有效的藥物是:秋水仙鹼,其他藥物還有消
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等。見效快的是秋水仙鹼,但副作用也是最大的。中藥有:清痺通絡藥
酒。
4、痛風間歇發作期的治療
間歇發作期的治療主要是使尿酸維持正常值(6.5毫克/分升),保護腎髒功能,防止痛風性腎
病。為此除堅持一般治療外,最好是使用促進尿酸排洩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臨床上抑制尿酸合
成的藥物只有別嘌呤醇,而促進尿酸形成的藥物有丙黃舒,痛風利仙等。中藥有:復方伸筋膠囊。
5、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期的治療
痛風性關節炎一旦發展成慢性則很難恢復。主要是避免反復發作,損傷腎髒及關節功能,對痛
風結石較大者可進行手術切除。
 
痛風是一種慢性疾病,耐心長期服藥是成功治療的不2法門.如果服用降尿酸藥物一段時間之後,因痛風不再發作而停藥,血中尿酸不久後會再度升高,通常痛風也會不定時再度發作!未曾發作過之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須要用藥!無症狀之高尿酸血症大多不需要服藥,但應找出其基本原因,並可使用飲食療法降低尿酸以及預防痛風發作.如果曾經發作過就要積極開始治療!如果有過關節炎發作,就要開始﹝低嘌呤﹞食物控制,之後若是再有發作,就要開始使用降尿酸藥物,這樣一來既可使痛風不會再發作,更可避免痛風並發症的產生.即使現在不痛還是要長期服藥,因為根據觀察沒有治療的痛風患者,幾乎都會得到痛風石,雖然痛風石大部分時間不會疼痛,但它對關節的破壞是持續在進行.
飲食控制
由於嚴格飲食控制大多只能使尿酸下降1─2mg/dl,所以在更有效的降尿酸藥發明以後,這項療法已較不受重視,但在未使用降尿酸藥物及某些特殊情況下,仍為一可行的方法.
痛風患者如果食物控制後仍會關節炎發作,應與醫師討論使用藥物長期治療.
食物控制的三大原則1.不喝酒2.不吃內髒3.少吃海產,並且喝充足的水分.
使用藥物注意事項
治療時患者自己首先要分清楚並且了解,哪些是止痛藥或是降尿酸藥物,兩者使用的時機完全不同.止痛藥是突然關節急性疼痛時使用,不痛時就要停用,而降尿酸藥物一般沒有止痛效果,但可以使尿酸降至正常范圍及預防痛風發作,所以平常要每日服用.
急性疼痛期使用的止痛藥有兩大類: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劑[如indomethacin,voren]
可以短期內迅速解除疼痛,已漸成為止痛藥的主流.但若患者有消化性潰瘍或本身腎髒功能不好者應避免或小心使用﹝應依醫師的處方指示﹞,不可擅自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
秋水仙素[colchicine]
因大量使用常有胃腸不適或腹瀉等副作用,因此漸少在急性期使用.目前它較受重視的是有預防痛風發作的功能,例如在經常發作患者或是在調降尿酸藥物使用初期,少量使用它可以減少痛風的發作,若不再發作則可嘗試將它停用.
不痛時期是使用降尿酸藥物的時機
降尿酸藥物分成兩大類:
一為促進尿酸由腎髒排洩的藥物─例如benzbromarone或probenecid服用此類藥物須白天使用,並喝充足水分,以避免結石.
一為抑制尿酸在肝髒產生的藥物─例如allopurinol服用allopurinol時,須注意有無藥物過敏﹝身上起疹子或皮膚癢﹞!!!如有過敏應馬上停藥!並應回診請醫師做鑒定!
上述兩種藥物使用的時機不同,應由醫師根據病情及個人需要處方,才可使不必要的副作用降到最低或0﹝這是醫師的專業﹞.常見的狀況是,朋友介紹什麼藥物就拿來吃,也不管自己適不適合,等到有副作用出現再去找醫師,就只有自作自受了.
要喝足夠的水分充足的水分,可以促進尿酸由腎髒排洩,並可預防尿路結石.
相關的疾病也要一並治療
痛風原因
血液中尿酸長期增高是痛風發生的關鍵原因。人體尿酸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
(1)人體細胞內蛋白質分解代謝產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類化合物,經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內源性尿酸。
(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類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經過消化與吸收後,經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
尿酸的生成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需要一些酶的參與。這些酶大致可分為兩類:促進尿酸合成的酶,主要為5-磷酸核酸-1-焦磷酸合成酶、腺嘌呤磷酸核苷酸轉移酶、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轉移酶和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次黃嘌呤-鳥嘌呤核苷轉移酶。痛風就是由於各種因素導致這些酶的活性異常,例如促進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強,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減弱等,從而導致尿酸生成過多。或者由於各種因素導致腎髒排泌尿酸發生障礙,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積,產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如長期存在,尿酸將以尿酸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皮下組織及腎髒等部位,引起關節炎、皮下痛風結石、腎髒結石或痛風性腎病等一系列臨床表現。
本病為外周關節的復發性急性或慢性關節炎,是因過飽和高尿酸血症體液中的單鈉尿酸鹽結晶在關節,肌腱內及其周圍沉積所致.
[編輯本段]痛風病理生理學
當血尿酸超過7mg/dl或0.41mmol/l血漿就呈飽和狀態(在ph7.4,溫度37℃及血清鈉正常情況下).在30℃時,尿酸鹽的溶解度為4mg/dl,因此針形單鈉尿酸鹽(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網上開店用的存儲空間都是要收費的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