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抱著走動、搖晃或唱催眠曲等。 (2)白天過度興奮或緊張,受驚嚇、太熱、太悶,蚊蟲咬或尿布潮濕等。 (3)小兒對夢中的一些可怕事情不能明辨真假,造成恐懼心理而影響睡眠。 (4)小兒腸道寄生蟲病,如小兒蛲蟲病,每晚蛲蟲爬出肛門造成瘙癢,影響入睡。 (5)饑飽不適,被褥過暖,過厚,使小兒身體產熱難以散發,或蓋被過少,使小兒受涼。 (6)大一點的小兒睡眠不好,常與生活習慣改變和情緒的變化有關。例如睡眠場所的變化,或睡前聽了怪誕的故事或看了驚險的電影,以致情緒久久安定不下來。 (7)各種疾病,也會影響睡眠。
幼兒在睡覺中可能發生哪些意外? 喜慶的婚禮拉開了新生活的序幕,度過如膠似漆的蜜月之後,小倆口便開始了溫馨的生活。終於有一天嬌妻走上了“十月懷胎”,等待“一朝分娩”的旅程。然則,當天天盼望的小寶寶降臨人世後,有些年輕的父母由於缺乏基本的護理知識,造成了一個個令人痛心的悲劇,使一個個小生命過早的離開了人世間。而有些悲劇是在小兒睡眠過程中發生的,應引以為戒。 年輕善良的媽媽喜歡同小寶寶同睡一床,有的則是一家三口同床而眠,認為這樣有利於護理孩子,可以及時給孩子吃母乳、換尿布。其實父母與小兒同床而眠有許多不利之處,如父母在睡眠時呼出的大量的二氧化碳,身邊的小寶寶吸入了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氣,幼兒腦細胞對氧氣不足十分敏感,常導致幼兒煩躁不安。再者,忙累一天的父母在睡眠時,會不自覺轉換睡眠姿勢,若將肢體壓在幼兒的頭面部,小兒既無法翻身、又不能哭叫,極易導致窒息死亡。我們曾遇到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女工,有一個10個月女嬰。在一個深冬夜晚,勞累了一天的她陪伴著孩子很快就進入了夢鄉。當她一睡醒來欲給孩子喂奶時,發現小寶寶已經死亡。後經屍體解剖證實系窒息而死。原來這是由於疲憊不堪的媽媽在熟睡中將胳膊壓在了幼兒的口鼻部,而過度疲乏又使她無法感知幼兒拼命的掙扎,從而導致幼兒的死亡。 另外,有些母親喜歡躺著給小兒喂奶,尤其是夜間喂奶時,她們感到既省力又舒服,其實這種哺乳的姿勢有時會給小兒帶來危險。因為哺乳期的婦女普遍感到較疲乏,晚間躺著給孩子喂奶時自己很容易入睡。當小兒吮足乳汁,含著乳頭甜甜入睡後,其鼻孔就很可能被乳房堵住而造成窒息死亡。我的鄰居小張,有一個8個月男嬰,一天晚上在哺乳時,媽媽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兒子卻含著乳頭離開了人世。 小兒獨睡一床,也應防止意外。有的床沒有欄柵或欄柵不夠高,睡前孩子在床上玩耍時不慎跌下易於傷及頭部,有的則把腳不慎伸入床圍的欄柵中,導致腳外傷。有些父母為了防止小兒墜床,在小床邊拉上繩子、衣服、毛巾等。豈不知,小兒在玩耍這些繩子、衣服等時,有被纏繞頸項或堵塞口、鼻孔而致死亡的危險。如有一個周歲半胖男孩,因曾經幾次從床上跌下,其母便在小床邊拉上了一根尼龍繩,以防止胖小子再次跌下。半月後的一個晚上,當母親回臥室去看早已睡下的孩子時,發現孩子身體俯臥著,頸部正好卡在尼龍繩上,已經死亡。經法醫鑒定,屬意外缢死。針對上述情況,應給小兒選擇四邊有欄柵的小床,欄柵之間寬度以3~5厘米為宜,高度應達小兒肩部,以防小兒站立時從床內跌出。 幼兒在睡眠中有可能發生的意外,遠不止以上講的這幾點,每位孩子的家長應周密細致地考慮和安排好孩子的睡眠設施與環境,以防不虞。
睡覺前給小兒加餐好嗎? 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得過於瘦小或食欲不振時,心裡就會非常著急,總是要想方設法的多讓孩子吃點東西,但是有時急不擇法,也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有的家長聽別人說睡覺前給孩子再加一頓飯,就能使孩子長得胖,長得高,於是就仿效此法,結果反而打亂了小兒的全部生活規律,妨礙了小兒的睡眠,使孩子的身體發育受到影響。許多家長可能還不理解這是為什麼,其實很簡單。 睡眠能夠滿足孩子生理上的需要,同時和孩子的智力發育密切相關。因而,充足的睡眠是使小兒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臨睡前,人的腦神經處於疲勞狀態,胃腸的消化液分泌減少,這時吃東西,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刺激消化液分泌,從而打亂消化液的正常分泌,使胃不停地蠕動,加上小兒消化系統的發育還很不完善
上一页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