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青梅漿的加工方法正文

青梅漿的加工方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青梅漿的加工方法
 
詳見 
http://9999.zhenshui.com/dispbbs.asp?boardid=95&id=62316
 有幾種青梅的家庭加工方法蘇州青梅密餞加工工藝
梅果在其茸毛剛脫落,呈現光澤時采摘。采後進行分級整理,用清水浸濕,瀝水後制成鹽坯。每100公斤梅果需食鹽8公斤,明礬500克。將食鹽與明礬混勻,按一層果一層鹽料裝入缸中,每缸裝果125公斤。入缸腌3天即成鹽坯。
將大個梅坯浸水半天,漂洗除去鹽分。取出壓干,浸入加了少量綠色食用色素、濃度為30%的糖液中,半天後取出瀝干。按100公斤梅果加糖80公斤的比例蜜漬。半月後連同糖液置鍋中煮沸,取出瀝干糖液,曬干,即成甜青梅干。若是蜜餞制前在梅果的一端用小刀劃十幾條縫,再挖去核,則制成手梅。若用小個梅坯,經過第一次蜜漬後保存於濃度為60%的糖液中,則稱為雨梅。

青梅涼果
“望梅止渴”青梅富含檸檬酸、蘋果酸、維生素c和鐵、鈣、磷、鉀等礦物質,以酸味爽口逗人,能生津止渴。由於青梅的酸味過濃,很少用來鮮食,而是用於蜜餞和涼果加工適應性良好的原料,其產品能保存於梅的營養特點和較好的適口性。

“青梅涼果”大多是先將青梅經食鹽和明礬或石灰腌制後曬干成梅坯,再由梅坯經浸洗脫鹽、干燥後調入以甘草等甜味料為主的配料和其他香料,調制而成的產品,亦稱“加料蜜餞”。

青梅涼果的制作,因原料品種、果實成熟度、果形大小、制作方法和用料配比、干濕狀態不同而異。

一、梅坯腌制

梅坯是加工話梅、陳皮梅和甘草梅等涼果的半成品。選用大葉豬肝梅和花梅等有色的品種為原料。每100公斤青梅經清洗後加鹽10公斤、石灰125克,腌制7天左右,腌後出曬,直至梅坯表面起鹽霜,此時約8成干,隨即放入籮筐中,蓋上麻袋,存放在陰涼處,使梅坯內外水分均勻,待梅果回軟時再取出曬干備用。

二、話梅

選用大小均勻的梅坯,經清水漂洗脫鹽12小時,其間換水3次,至梅坯中鹽分殘留量約為1%~2%,在近核處略帶鹹味為度。梅坯經漂洗後取出直曬至7成干時備用。

配料:話梅的用料配方各有較大的區別,通常為每100公斤梅坯的浸液,水25公斤,甘草4公斤~6公斤,白砂糖10公斤,精鹽4公斤,檸檬酸200克,糖精鈉500克,肉桂、丁香、豆和茴香粉各50克,香草素適量。

浸液:先將甘草洗淨後打碎,用水10公斤,煮後取出汁液,再加水10公斤煮後濾取2汁,加水5公斤煮後濾取3汁,然後將濾取的甘草汁混在一起,加入其他配料,加熱至80℃左右,趁熱倒入梅坯翻拌均勻,以後每隔2小時翻拌一次,經24小時後取出曬或烘干,烘時溫度60℃~70℃。倘若浸液未被梅坯吸干,則在出曬或烘至半干時將梅坯回入缸中吸干,或取出汁液拌入梅坯中,後曬或烘至8成干,取用量為0.1%的香草素拌入,密封貯存,使配料風味滲透均勻,即可取出包裝。

三、陳皮梅

以備用的梅坯為主料,用陳皮醬、甘草粉等為配料調制而成。產品分帶核和去核兩種,食之有生津開胃和化痰潤肺的效用。

陳皮制醬:采用2年~3年陳的紅桔皮或用甜橙、柑、蕉柑、溫州蜜柑等果實的陳皮均可。亦有采用鮮桔皮為原料的,雖然制作方法大體相同,但成品的風味和效用然有異,傳統的制作方法不同鮮桔皮。脫苦:陳皮中含有柚皮甘和精油等苦、辛物,須經熱水反復煮制。糖煮:脫苦辛味後的陳皮,打成漿,加用陳皮量一倍的白砂糖,加熱炒制,直炒至醬體糖分含量達65%以上取出備用。

梅坯脫鹽:梅坯用清水洗淨後,浸漂4小時,換水後浸漂6小時,取出瀝干。

梅坯醬漬:脫鹽後的梅坯加等量的白砂糖,60%的陳皮醬,5%的鮮姜漿和勻後漬7天~10天,取出,在不銹鋼鍋中用文火炒煮,待7~7.5成干時取出,按每100斤梅坯加3%甘草粉,另加丁香粉250克、五香粉500克和勻,即得成品隨時可供包裝。
 

魚類標本的保存方法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