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如何濃縮 中草藥提取物“中草藥提取物”定義:是以植物動物等為原料,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按照對提取的最終產品的用途的需要,經過物理化學提取分離過程,定向獲取和濃集植物動物中的某一種或多種有效成分,而不改變其有效成分結構而形成的產品。-----四川魏正波 中草藥是中醫所使用的獨特藥物,也是中醫區別於其他醫學的重要標志。 中國人民對中草藥的探索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藥,神農被尊為“藥皇”。 中草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髒、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 中藥的應用理論比較獨特。中藥有四氣五味。四氣又稱四性,是指藥性的寒、熱、溫、涼。五味指藥物的辛、酸、甘、苦、鹹。中草藥的氣、味不同,其療效也各異。 中草藥的應用形式多種多樣,有用藥物加水煎熟後去渣留汁而成的湯劑,有研磨成粉末狀的粉劑,還有丸劑、膏劑、酒劑、片劑、沖劑、注射劑等。 中草藥中有許多名藥,植物藥以人參、靈芝、何首烏、枸杞最為著名。動物藥以牛黃、熊膽、蛇毒、鹿茸等最為珍貴。礦物藥以朱砂、芒硝等為最為常用. 中草藥以植物藥運用最多,最普遍,因此根據“植物提取物”(注1)的定義,可以把“中草藥提取物”定義為:是以植物動物等為原料,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按照對提取的最終產品的用途的需要,經過物理化學提取分離過程,定向獲取和濃集植物動物中的某一種或多種有效成分,而不改變其有效成分結構而形成的產品。不過,本人認為此定義仍然有不完善之處,中藥是必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才稱為中藥,但目前很多提取物是以其成分功效來確定其使用,如果從字面上理解稱為草藥提取物更合適。因此,綜合各國的立法范疇和概念及使用情況,植物提取物這個概念是可以被各國所接受與認可的,也是傳播草藥在各國通用的共性表達方式。但植物提取物不包括動物及其他提取物。(本段為四川魏正波語)
注1: 植物提取物(plantextract)指采用適當的溶劑或方法,從植物(整個植物或一部分)為原料提取或加工的物質,可用於增進健康或其它目的。 植物提取物行業是最近10年發展起來的,是兼於醫藥、精細化工、農業行業之間的一個邊緣行業。其定義如下表述: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為原料,按照對提取的最終產品的用途的需要,經過物理化學提取分離過程,定向獲取和濃集植物中的某一種或多種有效成分,而不改變其有效成分結構而形成的產品。目前,植物提取物的產品概念比較寬泛。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類、黃酮、生物鹼等;按照最終產品的性狀不同,可分為植物油、浸膏、粉、晶狀體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