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刷牙才健康? 1.刷牙的作用
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潔的主要方法,它能消除口腔內軟白污物、食物碎片和部分牙面菌斑,而且有按摩牙龈作用,從而減少口腔環境中致病因素,增強組織的抗病能力,刷牙對於預防各種口腔疾病,特別是對於預防和治療牙周病和齲病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刷牙的方法
刷牙的方法種類很多,有些方法既合理又方便,值得介紹與推廣,每一種方法有它一定的特點,也僅適用於不同年齡和不同個體情況,沒有一種刷牙法能適合於所有的人。人群中習慣采用的橫刷法弊病較多,但如予以改進,也可變成一種較好的刷牙方法。任何一種好的刷牙法應當簡單易學,清潔牙齒效果好,不損傷牙體和牙周組織。實際上,人們能否良好地掌握刷牙方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手的靈活性。雖然每個人刷牙的手勢有巧拙之分,但只要給予充分誘導,一般人都能有效地使用牙刷清潔口腔。兒童的動作比較遲緩,且缺乏耐性,不能應付復雜的刷牙技巧,應教他們使用比較簡單的刷牙方法。至於傷殘人士,可能需要采用刷柄設計經過修改的牙刷,方便抓握,或使用電動牙刷。刷牙方法與牙刷的品種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這裡主要介紹普通牙刷的刷牙方法。
生理刷牙方法:將牙刷毛與牙面接觸,刷毛頂端指向冠方,然後沿牙面向牙龈輕微拂刷,類似咀嚼纖維性食物對牙面的摩擦動作。這種方法能清潔牙面和刺激牙龈組織的血液循環。增進牙周組織健康。 比斯刷牙法(basstcchrmique):洗刷唇舌面時,刷毛與牙面呈45度角,刷毛頭指向牙龈方向,使刷毛進入龈溝和鄰間區、部分刷毛壓於龈緣上作前後向短距離來回顫動。刷毛緊壓在(0面,使毛端深入裂溝區作短距離的前後向顫動。這種方法由於清潔能力較強,克服了拉鋸式的橫刷法的缺點,而變為短橫刷,能有效地除去頸部及龈溝內的菌斑,按摩牙龈,還可避免,造成牙頸部楔狀缺損及牙龈萎縮。 垂直顫動法:可將刷毛與牙的長軸平行,緊貼牙面,刷毛指向牙龈方向,尖端輕壓在龈緣處,用柔和的拂刷動作旋轉牙刷使刷毛與長軸成45℃角,由牙龈刷向切端或咬合面。拂刷動作要慢一些,使刷毛尖通過牙龈與牙齒交界處時,能將污物除去,但為適應牙列的形態,前牙舌側應將牙刷垂直,將刷毛的尖端與舌面接觸,從龈緣面向切端作弧形的移動,牙齒的咬合面則可將刷毛的尖端直接與接觸,作前後來回拉動。這是一種順著牙間隙上下垂直顫動拂刷的比較符合口腔保健要求的刷牙方法,它即能達到去除污物及按摩牙龈的目的,又能避免損傷牙體和牙周組織,因而應該廣泛推廣。 旋轉式刷牙法(rollmethod):從牙龈往牙冠方向旋轉刷。刷前牙唇面、後牙頰面和後牙舌腭面時,牙刷毛束的尖端朝向牙龈,即上牙朝上,下牙朝下。牙刷毛與牙面呈45°角。第二步,將牙刷朝冠向做小環形旋轉運動。第三步,順牙縫刷洗,即可將各個牙面刷干淨。刷前牙舌腭面時,牙刷毛束尖直接放在牙齒的舌腭面,上牙向下拉,下牙向上提,刷後牙咬合面時將牙毛放在咬面上,前後來回刷。
刷牙技術要點: (1)辨認菌斑的附著部位:這是取得刷牙效果非常重要的環節。菌斑顯示則是辨認菌斑的可靠方法 (2)刷毛緊貼牙面:口腔的解剖結構復雜,凹凸不平的區域較多,尤其是牙齒的鄰接面和最後部磨牙的遠中面,是最易堆積菌斑的部位。對其磨牙遠中鄰面刷洗時,從一個方向或從不同的方向、角度,盡量把刷毛伸進並與牙面緊貼,才可能對它作清刷。 (3)牙刷頭的動作:口腔結構較復雜,僅用一種刷牙方法,一個刷牙動作,是難以去淨口內菌斑的。人們刷牙時,牙刷頭的基本動作有縱向、橫向、旋轉和顫動四種,以完成刷牙過程。 (4)順序上述各種刷牙方法,在熟練的基礎上也可以綜合起來,例如先作水平顫動法,然後要作幾下垂直顫動法,擇其優點,保持口腔衛生。 牙科專家提醒,口腔疾病的高發和不正確的牙齒護理清潔習慣有很大關系,現在很多人喜歡常用漱口水代替牙膏來清潔口腔,其實很容易導致口腔菌群失調,從而引發更多口腔疾病的發生。
誤區一:漱口水天天漱,清涼干淨。 糾錯:漱口水不提倡每天使用,醫院藥用漱口水的使用更要遵醫囑。 北京市崇文區口腔醫院胡曉敏告訴記者,很多人都認為漱口水方便又管用,刷完後口腔感覺清涼而干淨。實際上,漱口水不提倡天天使用和長期使用。因為口腔裡也有多個菌群群落,這些菌群平衡才能有效防治各類口腔疾病的發生。現在的一些漱口水,尤其是醫院裡醫生給患者開的漱口水中多含有消炎成分,消炎成分往往會抑制某一類口腔菌群,另外一種菌群相對增多,導致口腔菌群失調。比如,口腔內厭氧菌過多會誘發牙周炎,更容易形成牙石,而乳酸菌過多會引起齲齒。所以,漱口水不宜長期頻繁使用,使用藥用漱口水最好遵醫囑,在口腔炎症治好後最好不要再使用藥用漱口水作為日常護理用品,最好的口腔護理還是天天堅持刷牙。
誤區二:刷牙直上直下,持續時間短。 糾錯:應該使牙刷和牙齒保持45度角,每個位置至少應輕刷10下。 刷牙的正確方法應該是牙刷和牙齒呈45度角,上下輕刷,在牙齒咬合面前後輕刷,每個刷牙位置至少應該輕刷10次,每次刷牙時間至少持續3分鐘,這樣才能徹底有效地清除口腔細菌,對於一些難以清除的部位還可以用漱口水和牙線配合清潔。胡曉敏說:“在家刷牙可以自己看著時間,如果刷牙時間太短,刷了等於白刷。”
誤區三:婦女月子裡不能刷牙。 糾錯:孕期和產後營養足而運動少,牙龈炎更易頻發,應該堅持每日用溫水刷牙。 “很多人認為,孕婦剛剛生完孩子,月子裡怕涼,最好不要刷牙,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胡曉敏說,孕婦懷孕期間因荷爾蒙的影響,牙龈對牙菌斑的刺激反應更加激烈,牙龈炎發生得更為頻繁。孕婦在懷孕前就應該進行口腔檢查,進行洗牙等清潔治療,防止孕期牙龈炎的發生,防止對幼兒的傳播。另外,婦女生產後由於體內激素水平並未完全恢復正常,加上懷孕期間營養充分,運動減少,口腔易充血,如果不清潔,更易發生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即使在月子裡,孕婦也應該堅持每日用溫水刷牙。 誤區一:漱口水天天漱,清涼干淨。 糾錯:漱口水不提倡每天使用,醫院藥用漱口水的使用更要遵醫囑。 北京市崇文區口腔醫院胡曉敏告訴記者,很多人都認為漱口水方便又管用,刷完後口腔感覺清涼而干淨。實際上,漱口水不提倡天天使用和長期使用。因為口腔裡也有多個菌群群落,這些菌群平衡才能有效防治各類口腔疾病的發生。現在的一些漱口水,尤其是醫院裡醫生給患者開的漱口水中多含有消炎成分,消炎成分往往會抑制某一類口腔菌群,另外一種菌群相對增多,導致口腔菌群失調。比如,口腔內厭氧菌過多會誘發牙周炎,更容易形成牙石,而乳酸菌過多會引起齲齒。所以,漱口水不宜長期頻繁使用,使用藥用漱口水最好遵醫囑,在口腔炎症治好後最好不要再使用藥用漱口水作為日常護理用品,最好的口腔護理還是天天堅持刷牙。
誤區二:刷牙直上直下,持續時間短。 糾錯:應該使牙刷和牙齒保持45度角,每個位置至少應輕刷10下。 刷牙的正確方法應該是牙刷和牙齒呈45度角,上下輕刷,在牙齒咬合面前後輕刷,每個刷牙位置至少應該輕刷10次,每次刷牙時間至少持續3分鐘,這樣才能徹底有效地清除口腔細菌,對於一些難以清除的部位還可以用漱口水和牙線配合清潔。胡曉敏說:“在家刷牙可以自己看著時間,如果刷牙時間太短,刷了等於白刷。”
誤區三:婦女月子裡不能刷牙。 糾錯:孕期和產後營養足而運動少,牙龈炎更易頻發,應該堅持每日用溫水刷牙。 “很多人認為,孕婦剛剛生完孩子,月子裡怕涼,最好不要刷牙,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胡曉敏說,孕婦懷孕期間因荷爾蒙的影響,牙龈對牙菌斑的刺激反應更加激烈,牙龈炎發生得更為頻繁。孕婦在懷孕前就應該進行口腔檢查,進行洗牙等清潔治療,防止孕期牙龈炎的發生,防止對幼兒的傳播。另外,婦女生產後由於體內激素水平並未完全恢復正常,加上懷孕期間營養充分,運動減少,口腔易充血,如果不清潔,更易發生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即使在月子裡,孕婦也應該堅持每日用溫水刷牙。 早晚各一次 每天刷牙都加點鹽,要堅持哦 早晚各一次,每次最少三分鐘 正確的刷牙方法
)豎刷法:這種刷牙方法是把牙刷毛束與牙面成45度角,轉動刷頭,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上下牙列面來回刷。 ①刷牙順序是先刷外面,再刷咬合面,最後刷裡面。 ②先左後右,先上後下,先外後裡,按著順序裡裡外外刷干淨。 ③每個部位要重復刷8~10次,全口牙刷干淨需3分鐘。 牙菌斑一般在牙縫深處,最好是用下牙從下向上刷的豎刷法才能刷淨。所以刷牙一定要順著牙縫直刷,即上牙從上往下刷,二旁旋轉刷,這樣刷牙既不影響牙龈,又能把食物殘渣刷淨。
(2)按摩牙龈:人到老年癟嘴很多,原因之一就是牙龈萎縮。為推遲或避免牙龈萎縮,可用牙刷輕輕按摩牙龈,促使跟組織血液循環;也可在早晚用手指在唇外按摩或用舌尖按摩牙龈,使牙龈更加健康。
(3)悶兩分鐘:裡外、上下、牙縫、牙龈都刷到後,一定要悶兩分鐘以上,充分發揮藥物殺菌溶菌作用,然後漱口刷淨。凡使用藥物牙膏都必須悶兩分鐘以上。
(4)“三三三”制:即3歲開始刷牙,每天刷3次,每次刷3分鐘。 能夠擁有一口潔白的牙齒是讓人羨慕的。如今牙齒的功能不僅是用來咀嚼食物這麼簡單,它還能展示人美麗的一面。牙齒好,你才能口氣清新,談笑風生,笑得更燦爛。但生活中,有些人並不知道如何正確刷牙,由此造成的牙齒損壞實在太不應該。在這裡,檢查一下你是否也有如下的錯誤呢!
錯誤1:刷牙時間少於3分鐘
牙菌斑的致病性能與牙菌斑是否成熟有關。成熟牙菌斑的形成一般需要2天左右,如果堅持每天至少刷2次牙,每次刷牙的時間不少於3分鐘,餐後又能認真漱口,這樣就可達到消除牙菌斑、清潔口腔的目的。所以專家提倡“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國內外有關資料表明,科學刷牙的最佳次數和時間是“三、三、三”。就是每天刷3次,每次都在飯後3分鐘後刷,同時每次刷牙3分鐘。這是因為飯後3分鐘正是口腔齒縫中細菌開始活動並對牙齒產生危害的時刻。如果有條件,更應提倡“三三三”刷牙法。
錯誤2:早晨刷牙,晚上不刷牙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只重視早晨刷牙,而晚上睡覺前不刷牙,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因為晚上入睡後,口腔中的環境比較穩定,溫度、濕度、養料等很適合於細菌生長繁殖,且口內唾液分泌減少,白天吃過的食物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特別是在鏈球菌、乳酸桿菌這類產酸菌的作用下,會大量的發酵產酸,這種酸性物質,能嚴重地侵蝕牙齒,使牙齒遭到破壞。同樣,菌斑中的細菌、毒素等可刺激牙龈,引起牙龈出血、口臭,重者可發展成為牙周病。所以睡覺前刷牙尤為重要。
錯誤3:采用橫刷法
應該明確,刷牙的方法是否合適,比刷牙次數更為重要。有些人習慣采用的橫刷法弊病較多,對牙體硬組織(牙釉質、牙本質)有損害,而且對牙周軟組織(牙龈、牙周)也有傷害。但如予以改進,也可變成一種較好的刷牙方法。任何一種好的刷牙法應當簡單易學,清潔牙齒效果好,不損傷牙體和牙周組織。
實際上,人們能否良好地掌握刷牙方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手的靈活性。雖然每個人刷牙的手勢有巧拙之分,但只要給予充分誘導,一般人都能有效地使用牙刷清潔口腔。兒童的動作比較遲緩,且缺乏耐性,不能應付復雜的刷牙技巧,父母應教他們使用比較簡單的刷牙方法。同孩子一起刷牙,讓他看著你如何刷,是讓他盡快掌握技巧的好方法。
錯誤4:刷牙的水溫過冷或過熱
刷牙除掌握正確的方法外,水溫也要講究。據日本醫學家的研究表明,牙齒適應在30--3[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