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四庫全書成書時間?正文

四庫全書成書時間?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現存於國家圖書館的文津閣《四庫全書》,是七部《四庫全書》中的第四部,成書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原存於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四庫全書》入藏國家圖書館後,一直受到人們的特別關注,與《敦煌遺書》、《趙城金藏》和《永樂大典》並稱為國家圖書館四大鎮館之寶。
文津閣《四庫全書》共36304冊,分裝6144個書函,陳列擺放在128個書架上。它是七部《四庫全書》中保存最為完整並且至今仍是原架、原函、原書一體存放保管的唯一一部。乾隆御筆“題舊五代史八韻”,刻在子部第32、33架的側板上。書函中夾板、絲帶、銅環一依當年。翻開書冊,即見“文津閣寶”朱印、“紀昀復勘”的黃箋、雪白的開化紙和端正的館閣體楷書,令人歎為觀止。

獨具歷史文獻價值


和其他六閣《四庫全書》不同,文津閣《四庫全書》具有獨特的歷史文獻價值。
第一,從七部《四庫全書》的成書時間看,文津閣是北方四閣中最後完成的一部,距第一部文淵閣《四庫全書》成書已有三年之久,對已發現的訛誤、遺漏當有所補正。
第二,文津閣本是檔案明確記載曾經乾隆親校,並由紀昀親自三校的抄本,幾乎每冊均有校核紀錄,其編校質量優於包括文淵閣本在內的其他諸本。
第三,就僅存的三部半《四庫全書》看,文津閣本保存最為完整,其他三閣本均分別據文津閣本加以補抄。經學者核對錄異,文津閣本《四庫全書》與文淵閣本在篇卷、文字、《永樂大典》輯佚本、序跋、附錄、提要等方面存在很多差異。文津閣《四庫全書》所保存下來的一些文獻資料已是海內孤篇。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紀昀又殚十年之力,編纂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樓上嚴重擾民,現求一招整治這幫人渣(已經報過警了沒有用)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