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 [編輯本段]概述 【學名】caricapapayal. 【別名】木瓜、番瓜、萬壽果、乳瓜、石瓜、蓬生果、萬壽匏、奶匏 【科屬】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屬(carica) [編輯本段]【特性與特征】 多年生常綠草草本果樹,葉大,簇生於莖的頂端,有5~7掌狀深裂,花有單性或完全花,有雄株、雌株及兩性株。漿果大,肉質,成熟時橙黃色或黃色,長圓形,倒卵狀長圓形、梨形或近球形,果肉柔軟多汁,味香甜;種子多數,卵球形,具皺紋。花果期全年。最適於年均溫度22~25℃、年降雨量1500~2000mm的溫暖地區種植,適宜生長的溫度是25~32℃,氣溫10℃左右生長趨向緩慢,5℃幼嫩器官開始出現凍害,0℃葉片枯萎。溫度過高對生長發育也不利。土壤適應性較強,但以為酸性至中性為宜。 [編輯本段]【分布狀況】 番木瓜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均有分布。原產於墨西哥南部以及鄰近的美洲中部地區,現主要分布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以及印度和斯裡蘭卡;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島,美國的佛羅裡達,夏威夷,古巴以及澳洲。我國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福建、台灣等省(區)。 [編輯本段]【作用】 番木瓜用途廣,既是果樹,又是原料作物。成熟的果實,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高,可助消化、治胃病。未成熟的青果,除可作蔬菜食用外,還可腌制、蜜餞,制作果醬和果汁罐頭,又是很好的飼料。青果含有豐富的木瓜蛋白酶,在醫藥、食品、制革、紡織及美容上廣泛應用,是木瓜酶工業的主要原料。 [編輯本段]【繁殖】 根為肉質根,主根粗大,須根多,莖干直、少分枝,成年的植株莖中空;頂芽生長正常時,側芽受抑制,主干受傷,可促生側枝。花、株均分雄、雌和兩性,果實形狀有圓形、橢圓形、球形、梨形等,種子近圓形,黃褐色或黑色。番木瓜生長適溫為25~32℃,氣溫下降到10℃時生長受抑制,5℃以下幼嫩器官受害,0℃時植株會死亡,溫度超過35℃會引起大量落花落果。番木瓜需水量大,但忌積水,對土壤適應性廣,但要求土質疏松、透氣性好,地下水位低。在土層深厚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土壤適栽。 番木瓜主要以種子繁殖,以往以春播和秋播為主,近年主要推廣冬播。病蟲有苗期的根腐病、折腰病、葉班病、白粉病和蚜蟲、紅蜘蛛等。 番木瓜平地、丘陵、山坡都能生長,2~10月均可種植,以春、秋為主,密度1.33米×1.50~1.67米。肥料以促生肥、催花肥和壯果肥為主,土施和葉面噴布相結合。番木瓜需要充分的水分,土壤含水量應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編輯本段]【經濟效益】 果實出現黃色條斑到果肉軟化前這一階段作為采收的一般標准。需遠運的在出現黃色條斑、果肉硬時采收。采果要精細,以免傷果,一手拿果實,一手用小刀切斷果柄,隨後輕輕放入容器。番木瓜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果汁、果醬、蜜餞、腌漬;青果中含果膠可提取制成木瓜果膠代血漿。 番木瓜是南方果樹的小樹種,台灣種植面積近6000畝,產量近1.5萬噸,俏銷。國內適量發展,可增加市場水果的花色品種,農民種植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編輯本段]【番木瓜趣聞】 番木瓜何時傳到中國,有兩種說法。有人認為,《嶺南盡雜記》記載了番木瓜,這部書成書於17世紀末,說明我國栽培番木瓜至少有300年歷史了。也有人認為,宋代王谠的《唐語林》講到了番木瓜,而這本書是根據唐人小說的舊材料編寫的。因此,番木瓜傳入中國,最晚也應該在12世紀初,最早可能推至唐代。《唐語林》中,講到番木瓜傳入中國,引起了一個風波的故事:湖州有個郡守,為朋友餞行,有人送來一個番木瓜,由於人們都末見識過,就相互傳觀賞玩,當時在座有個太監,就將番木瓜收藏起來,說此果宮中都還沒有,應該先拿去進貢才是。太監收起木瓜後,很快就乘船回京了。郡守為了此事十分懊惱,深怕太監回宮後,皇上怪罪下來。這時,在旁助酒的一個官妓就說,請不用擔心,估計這個番木瓜過一夜就會拋到水裡去的。不久,送太監回京的人果然回報番木瓜次日即潰爛,已經拋了。郡守聽後,很佩服官妓的見識,經詳細詢問後,才知道番木瓜是難於長期保鮮的,特別是熟了的番木瓜,又經好多人的手觸摸過,更不易久藏。 [編輯本段]藥用價值 番木爪的果實不僅可以作水果、蔬菜,還有多種藥用價值。未成熟番木瓜的乳汁,可提取番木瓜素,是一種制造化妝品的上乘原料,具有美容增白的功效。同時,番木瓜素有很強的分解蛋白質的能力,可制造健胃藥、驅蟲劑,還可作酒類、果汁的澄清劑和肉類的軟化劑。據介紹,美國人在煮食牛肉時,喜歡將番木瓜素摻合或注射到牛肉中,這樣,牛肉很快就會煮爛,而且吃起來鮮嫩,容易消化。熱帶美洲土著居民自古以來一直利用番木爪的綠葉包裹肉類過夜後再蒸煮,或將葉與肉類共煮,以便使肉類的質地變軟。在西雙版納,半成熟的番木瓜經常被人們當作蔬菜食用。常見的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用它來煮湯,清香微甜,十分鮮美;另一種吃法是將其切成細絲,放入醋、醬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涼拌生吃,清脆酸辣,略有回甜。成熟的番木瓜是營養豐富的高檔珍稀水果,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c、胡蘿卜素和蛋白酶等。既可鮮吃,也可制成飲料、糖漿、果膠、冰淇淋、果脯、果干等。蛋白酶有健胃化積,驅蟲消腫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高血壓、乳汁稀小、關節痛、蛔蟲病、疔瘡腫毒、蜈蚣咬傷等症。所以,成熟的番木瓜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飯後水果。早在15世紀,哥倫布就曾發現,加勒比海地區的土人常在進食大量的魚和肉之後,吃一些番木爪果甜點,藉以防止消化不良。另外,也有人將成熟的番木瓜果肉用作化妝品例如雪花膏、刮臉膏和洗發膏以及藥膏的增稠劑。 【來源】番木瓜科番木瓜屬植物番木瓜caricapapayal.,以果實入藥。全年可采,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曬干。 【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 番木瓜鹼具有杭淋巴性白血病細胞(l1210)的強烈抗癌活性和抗淋巴性白血病p388和ea腫瘤細胞的適度活性。 2.抗菌和抗寄生蟲作用: 番木瓜鹼在試管內對結核桿菌(h37rv)稍有抑制作用;葉和根有很微弱的杭菌作用,葉柄無效。也有人證明葉及漿汁無抗菌作用,而種子、果實及根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抗菌成分的最好溶媒是丙酮;含量有季節差異。果實之浸膏稍能延長感染病毒之雞胚生存期。該植物各種浸膏整體試驗時均無抗瘧作用。番木瓜鹼有殺滅阿米巴原蟲的作用,臨床應用其鹽酸鹽皮下注射亦有效。漿汁及木瓜蛋白酶用於驅除絛蟲、蛔蟲及鞭蟲等有效。後者的殺蛔蟲作用已經實驗證明。從種子中分離出的異硫氰酸苄酯有驅蛔作用,而且除局部刺激外無任何毒性。番木瓜甙也曾用作驅蟲劑。 3.蛋白酶的作用: 木瓜蛋白酶,能幫助蛋白消化,可用於慢性消化不良及胃炎等。亦可用於腹腔注射防治粘連,動物試驗證明其防治粘連再發的效果比胰蛋白酶好。未成熟果實的漿汁在炭疽病灶中能消化損壞的組織,而健康的組織不受影響;成熟的果實效果較差。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可溶解小血塊,如加入微量谷胱甘肽則溶解更快。也能溶解粘稠的膿;土霉素、金霉素、氯露累、鏈霉素可延緩這一作用,青霉素、磺胺及gastrisin對之則無影響。因此木瓜蛋白酶可用於有壞死組織的創傷、慢性中耳炎,用作溶解白喉偽膜以及燒傷時的酶性清創。木瓜蛋白酶是有效的抗原,無論吸入、內服、注射及局部應用均能發生過敏。它可釋放組織胺,靜脈注射毒性很大。 4.其他作用: 4.1.抗凝作用: 靜脈注射木瓜蛋白酶可引起組織胺釋放,延長血凝時間,防止發生休克。從漿計中獲得的蛋白性物質無論試管試驗或整體試驗均有顯著的抗凝作用,在抗凝劑量時(狗,2mg/kg),對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無明顯作用,大劑量對心髒有直接抑制作用。由於過敏及引起回腸痙攣,其治療應用仍受限制。 4.2.降壓作用: 番木瓜鹼可引起家兔血壓下降,對離體蛙心、兔心引起擴張期停止,使蛙後肢血管收縮,兔耳殼、腎髒、小腸及冠狀血管舒張。 4.3.抑制平滑肌作用: 番木瓜鹼抑制腸管(貓、兔及鼠)及氣管(豚鼠)平滑肌,對妊娠子宮(兔及豚鼠)及正常子宮(豚鼠),少量使之興奮,大量使之麻痺,對骨胳肌則使之麻痺。種子含番木瓜甙及芥子酶(myrosin),前者和芥干甙類似,水解後產生刺激性揮發物。 4.4.墮胎作用: 果實的漿汁對豚鼠子宮有明顯的加強收縮作用,據雲種子有墮胎作用,曾用作通經劑及抗刺激劑。 4.5.心髒和中樞抑制作用: 番木瓜鹼5mg給實驗動物靜脈注射,可引起血壓短暫下降,對心髒有抑制作用,減慢心率,5mg/kg對兔產生毒性反應;此外,有中樞抑制作用。 【性味歸經】甘,平。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滋補催乳,舒筋通絡。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乳汁缺少,風濕關節疼痛,肢體麻木,胃、十二指腸潰瘍疼痛。 【用法用量】3~5錢;鮮用不拘量。 [編輯本段]【備注】 番木瓜葉有強心、消腫作用;種子可搾油。 [編輯本段]【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各家論述】 1.《綱目》:主心痛,煎汁洗風痺。 2.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氣,散滯血,療心痛,解熱郁。 3.《嶺南采藥錄》:果實汁液,用於驅蟲劑及防腐劑。 4.《現代實用中藥》:未熟果液,治胃消化不良,並為營養品,又為發奶劑。熟果,可利大小便,也可治紅白痢疾。 5.《陸川本草》:治手足麻痺,遠年爛腳。 【摘錄】《中華本草》 [編輯本段]番木瓜食用指南 番木瓜果皮光滑美觀,果肉厚實細致、香氣濃郁、汁水豐多、甜美可口、營養豐富,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皇”、“萬壽瓜”之雅稱,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木瓜富含17種以上氨基酸及鈣、鐵等,還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鹼等。半個中等大小的木瓜足供成人整天所需的維生素c。木瓜在中國素有“萬壽果”之稱,顧名思義,多吃可延年益壽。 營養分析 1.健脾消食: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將脂肪分解為脂肪酸;現代醫學發現,木瓜中含有一種酵素,能消化蛋白質,有利於人體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2.抗疫殺蟲:番木瓜鹼和木瓜蛋白酶具有抗結核桿菌及寄生蟲如絛蟲、蛔蟲、鞭蟲、阿米巴原蟲等作用,故可用於殺蟲抗痨。 3.通乳抗癌:木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番木瓜鹼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於通乳及治療淋巴性白血病(血癌)。 4.補充營養,提高抗病能力:木瓜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及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可有效補充人體的養分,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5.抗痙攣:木瓜果肉中含有的番木瓜鹼具有緩解痙攣疼痛的作用,對腓腸肌痙攣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相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缺奶的產婦、風濕筋骨痛、跌打扭挫傷患者、消化不良、肥胖患者; 2.不適宜孕婦、過敏體質人士。 制作指導 治病多采用宣木瓜,也就是北方木瓜,又叫皺皮木瓜,不宜鮮食;食用木瓜是產於南方的番木瓜,可以生吃,也可作為蔬菜和肉類一起炖煮。 1.舒筋活絡。用於濕痺引起的肢體拘攣疼痛,本品能祛濕邪,解拘攣,舒筋絡。常配牛膝、威靈仙同用。 2.和胃化濕。本品氣香能醒脾和胃,味酸能生津空運舒筋,常用於治療胃失和降的嘔吐、疼痛、洩瀉。 食療作用 木瓜性溫、味酸,入肝、脾經; 具有消食,驅蟲,清熱,祛風的功效; 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肺熱干咳,乳汁不通,濕疹,寄生蟲病,手腳痙攣疼痛等病症。 備注 1.選購木瓜訣竅:木瓜有公母之分。公瓜橢圓形,身重,核少肉結實,味甜香。母瓜身稍長,核多肉松,味稍差。生木瓜或半生的比較適合煲湯;作為生果食用的應選購比較熟的瓜。木瓜成熟時,瓜皮呈黃色,味特別清甜。皮呈黑點的,已開始變質,甜度、香味及營養都已被破壞了。 2.木瓜中的番木瓜鹼,對人體有小毒,每次食量不宜過多,過敏體質者應慎食。懷孕時不[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