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超市的鍋底料 當然好了,可以去寒,去濕,在四川吃最好了,那裡和空氣潮濕。 食燙——口瘡反復發作
燕子在一家廣告公司做美術設計,特別喜歡吃麻辣火鍋。燕子喜歡食燙,一坐到熱騰騰的火鍋前,夾起菜就往嘴巴裡送,雖然燙得舌頭發麻、食道生疼、甚至燙到“心”口疼,她卻仍照吃不誤,感覺這樣真是舒服極了。
但每次吃完火鍋,舌頭、口腔上皮、食管都會感覺隱隱的火辣感,而且還會出現口角炎,並且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經久不愈。
點評:實際上,口腔、食道和胃粘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溫度。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取出即食的話,就會燙傷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粘膜。特別是那些本來就有口角炎的人,吃了火鍋更容易加重病情。還有些人,身體免疫力低,容易發生反復口腔潰瘍,一吃火鍋,很難愈合。如此反復,還會誘發食道癌變。最危險的是那些患有口腔粘膜白斑或扁平苔癬等癌前病變的人,火鍋的高溫和調料的刺激,都會使這些病情加重。
因此,吃火鍋千萬不可心急,一是從火鍋中取出的食物量要稍微小些,二是夾出後涼一下後再吃,保護好口腔和食道以及胃。
食生——當心寄生蟲
丁先生特別喜歡鮮嫩脆滑的口感,有些食物放進火鍋裡燙一下後就食用。丁先生每次去吃火鍋,總要點上牛肉片、生魚片、豬腦、魚頭等,有朋友見其愛吃半生不熟美食,遂提醒他“多燙一會,不熟的食物可能含有細菌,等熟透了再吃吧”,丁先生卻不以為然,仍然照吃不誤,以半生不熟為鮮美。
點評:據研究,有些魚頭很可能由於水源污染而寄生肝吸蟲,如果未煮透而被人體攝入體內,則就會造成肝吸蟲病,損害健康。另外,據研究,三種嚴重的寄生蟲病———旋毛蟲、絛蟲和囊蟲都可能通過火鍋傳播。不潔的豬肉片和牛肉片裡很可能含有這三類寄生蟲。目前,雖不能肯定羊肉裡是否含有旋毛蟲、絛蟲和囊蟲,但曾有報道有人因吃涮羊肉而得了旋毛蟲病的事件。如果得了寄生蟲病,就會渾身乏力,肌肉酸痛,身體浮腫,有時候腳踏地面都會有刺痛的感覺。
所以,吃火鍋時一定要將肉切薄、多燙,魚頭煮的時間長一點。同時,還要看肉片上有無白色、米粒狀物質,如有,則可能是囊蟲卵。
冷熱刺激——腸胃不適
王先生常請客戶吃飯,去的最多的就是火鍋店。一邊就著熱騰騰的火鍋,一邊隨意地聊著家常,一邊大口喝冰啤,感覺真是爽啊!每次,王先生不吃到肚子撐不會放下筷子,酒不喝到位不會放杯。但吃的時候過瘾,吃過之後就很可能出現問題。王先生每次吃完火鍋,回去常常感覺胃腸不適,悶脹難受,有時候還會發生嚴重的腹瀉。
點評:不少人認為,這一冷、一熱混著吃,正好可以“中和”,到肚子裡既不冷也不熱了。其實,專家指出,一口麻辣燙火鍋,一口冰凍啤酒或飲料,美名其曰:中和。實際上,忽冷忽熱,很可能對胃粘膜極為不利,冷熱交替,刺激腸蠕動,極易發生胃腸疾病,出現胃脹、胃痛、胃痙攣、腹瀉等症狀。
因此,吃火鍋時應盡量避免邊吃熱菜,邊喝冷飲,保護好我們的腸胃。
嗜辣——腹瀉和長痘
雖然marry那麼喜歡辣味火鍋,可火鍋並不“喜歡”她。不知道是長期吃辣的緣故,還是內分泌有問題,marry總會時不時地冒出幾個痘痘。而且,marry管不了自己的嘴巴,隔三差五總要吃上一頓火鍋,所以,痘痘此起彼伏。除了痘痘外,marry還遭遇到了極其尴尬的事情——便秘。因為marry平時大便不太規律,再加上吃火鍋火氣過旺,所以,偶有便秘現象。
點評:火鍋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食道,接著迅速通過胃、小腸等,嚴重刺激腸胃壁粘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和脹氣,除了容易引發食道炎、胃炎外,腹瀉也在所難免。有的人腸胃功能紊亂後,會導致便秘,甚至是腹瀉和便秘現象交替。對於那些有便秘或痔瘡“前科”的辦公室一族,吃火鍋還會加重病情。另外,火鍋的辛辣味刺激消化系統後,還會影響到人體內分泌,火鍋中有很多發物,人們吃了以後,很容易起痘痘。
專家建議,麻辣火鍋少吃為妙,即便想吃,也不要吃得太多,盡量把料調至微辣,少喝辣湯。另外,吃完火鍋後多喝些開水或濃茶,以稀釋辣汁,減輕對腸胃道的刺激。一旦有什麼不適,趕緊喝些清淡的飲品如稀米粥或牛奶保護腸胃壁。
愛喝火鍋湯——三高症
吳女士是四川人,味比較重,平時喜歡吃辣的,經常光顧火鍋店。每到大家吃得差不多時,吳女士最後總要舀兩碗火鍋湯,她說,“這火鍋煮到最後,什麼菜的味道、營養都在湯裡了,不吃真是可惜”,有人說,這湯裡全是油,吃了對身體不好。吳女士卻不在乎,繼續消滅那涮完的火鍋湯底熬成的“營養湯”。
點評:火鍋涮湯大多采用豬、羊、牛等高脂肪物質為底料,又富含辛辣料,吃多了很容易引起“三高症”,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另外,火鍋湯久沸不止、久涮不換,其中的一些成份可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如:肉類、海鮮中所含卟啉物質多溶於湯中,人如喝了火鍋湯,則湯中的高濃度卟啉,經肝髒代謝,會產生大量的硝酸,引起痛風,出現關節痛症狀,嚴重時會損傷腎功能。
所以,對於剩下的涮料和底湯,應倒掉。如果是放在銅火鍋中過夜,更不要吃,因為吃了過夜的銅火鍋裡的菜,可能引起銅氧化物急性中毒。
常吃火鍋——痛風發作
每年年底或是新年伊始,走親訪友,飯局大增……在外面吃飯次數多了,選擇進火鍋店的次數也多了。但趙先生吃了幾次後火鍋,發現自己的腳趾經常有扭傷、麻痛等現象,並且越吃的厲害,疼痛發作的也厲害。後來,趙先生就去醫院做了相關檢查,卻發現自己得了痛風。而經常吃火鍋,正是痛風急性發作的誘因。
點評:據了解,進入秋冬季,因吃火鍋而引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患者不在少數。不少火鍋愛好者往往在食用火鍋時貪食味道鮮美的海鮮、動物內髒、蘑菇等,再加上大量飲酒,造成尿酸在血液中沉積,痛風病隨之而來。尤其是病變關節周圍會反復出現發熱、紅腫、疼痛等現象,如果得不到控制,就會引起關節變形,直至引起腎髒損害、功能衰竭。
此類人群在吃火鍋時更應注意,管好嘴巴,嘌呤類食物不要吃,聚餐時謹防突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合理吃火鍋健康又安全
火鍋主要由湯料、配菜、蘸醬組成,所以,吃火鍋時應該選擇合適的湯底、和蘸醬,並做到葷素搭配恰當,減少食物攝入的熱量,保證飲食的安全和健康。
涮前可先喝點果汁。涮火鍋的順序很有講究,最好吃前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接著吃蔬菜,然後是肉。這樣,才可以合理利用食物的營養,減少胃腸負擔,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可以選擇如下飲料:碳酸飲料;果汁飲料;乳品和植物蛋白飲料如酸奶、杏仁露、椰汁、涼茶等;蘸醬可選用黑醋或辣椒醬,因為這兩種蘸醬熱量不算高,分別只有7.5卡路裡及18卡路裡。最好不要選沙茶醬,因這種調味料的熱量最高,每一大匙含166卡路裡,如果再加上一個蛋黃,熱量與膽固醇更高。另外,還有花生醬等含脂肪、膽固醇較多,三高類病人最好不要選用。
湯底最好選用清湯,相對來說,這樣的鍋低不會太油膩,調料也不多,簡單而干淨。另外,也可選擇一些具有營養價值的,如菌菇類、狗肉等。
配料可多放些蔬菜。因蔬菜中含大量維生素及葉綠素,其性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冬季人體維生素不足,還可以清涼、解毒、祛火。但蔬菜不要煮得太爛,否則會破壞營養素。可選擇如下蔬菜:金針菇、蘑菇、香菇、蓮藕、冬瓜、絲瓜、菠菜、白菜、油菜、土豆、筍、菜心、豆腐、蘿卜、茼蒿、干冬粉、芋頭等。肉類可選擇:羊肉、裡脊肉、牛肉、肉丸、魚丸等。
特殊人群選擇配料時需注意:
1正在積極減肥或患有慢性疾病者:高脂肉類、油炸豆干等,最好少吃。炸豆皮等油脂含量也高,應以豆腐取代。
2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總熱量,芋頭等主食類要和飯、面或冬粉等一起計算在飲食規劃范圍內;此外,飯後甜湯,也要計算在內,以免影響血糖值。
3高血壓患者:低鹽飲食為原則,並限制蘸醬料吃。每一大匙含鹽量超過1000毫克的醬油、辣椒醬、豆瓣醬等不應吃,建議以烏醋、香油蔥、姜、蒜調味的醬料配火鍋。
4痛風患者:嘌呤類食物,如海鮮、啤酒等不好吃,最好也不好喝火鍋湯。吃時可在身旁放一碗清茶,每次夾的菜在茶裡過一下後再吃,去些油性和辣味。飯後可喝一杯去火去油的綠茶,還可選擇一些水果,如蘋果、葡萄、猕猴桃。
健康火鍋diy
抗疲勞藥膳——丁香火鍋
【原料】丁香6克,蛤蜊肉200克,魚圓100克,墨魚2條,蝦仁100克,粉絲、芹菜、凍豆腐、蔥、味精各適量,雞湯4碗。
(1)將蛤蜊肉、蝦仁洗淨備用;魚圓切片;墨魚除去腹內雜物洗淨後,在開水鍋裡速燙一遍,然後切成2片。粉絲用熱水泡軟,切成幾段;芹菜切成寸段;凍豆腐切成小塊;蔥切小段。
(2)將以上各料先各放一半入鍋,湯也加入一半,並可加入適量葡萄酒,鹽少量,旺火燒5-6分鐘後,即可趁熱吃,邊吃邊加。
【功效】
丁香具有強烈的芳香,有興奮強身作用。當身體疲勞時,食丁香火鍋能使人精神振奮,增強全身活力,消除疲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