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怎樣圍皺巾正文

怎樣圍皺巾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義和民族犧牲精神。

孫立人和他的新38師、新1軍,在遠征緬甸,協同盟軍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斗中,東征西討,迭克強敵屢建戰功,其運用的戰術、顯示的戰力為國內外各方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當時的國際輿論界贊譽孫立人為“東方的隆美爾”。

說白了,就是英國人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頂住日本對東南亞的進攻,需要大量補充物資(從美國獲得)與兵員(從中國獲得)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為了保護中國的運輸線滇緬路,國民黨政府組織了遠征軍入緬作戰。1942年,遠征軍在緬甸作戰失敗,退到緬北野人山。一部分在杜聿明將軍率領下進入滇西回國,一部分在孫立人將軍率領下退入印度。後來退入印度的部隊改編為駐印軍,經過整頓和補充,1943年開始開始反攻。1944年國民黨政府再次組織遠征軍在滇西開始反攻,經過艱苦作戰,驅逐日軍出雲南國境。於1945年初和駐印軍匯合。有一本書叫<中國遠征軍---血戰滇/緬/印紀實>.是一位遠征軍將領的後裔寫的,很全面和生動.日本為了奪取戰爭所獲資源,不願與米國妥協,偷襲米國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短短幾個月,東南亞基本淪陷日軍手中,米國為了中國能拖住日軍,在中國苦苦抗戰十多年後,才開始真正支援中國抗日,在印度蘭姆伽訓練營,中國的官兵接受了先進科學的軍事訓練和學習。英國負責提供武器裝備駐印軍。米國提供強大的空中優勢,中國駐印軍和英軍在印度緬甸殲滅了十幾萬日軍,蔣為打內戰將原本駐印軍進駐日本的計劃取消,在解放戰爭中被解放軍殲滅。
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為支援英國軍隊在緬甸抗擊日本軍隊,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補給線安全而組建的出國作戰部隊。當時派出的軍隊約十萬人,在緬甸熱帶叢林中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斗。

組建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陷於歐洲戰場無力他顧,希望借中華民國的力量來支援其在南亞包括緬甸、印度在內的殖民地。中華民國方面也必須要確保滇緬公路這條最後的國際交通運輸線路的暢通,將外援物資運入國內抗戰。為此,1941年春,英國邀請中華民國軍事考察團赴緬甸、印度、馬來西亞考察。幾經協商,在同年的12月23日簽訂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中華民國遠征軍就是根據中英軍事同盟而組識的。

當時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地處東南亞和中華民國的西部,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日本進攻緬甸對於其自身來說也有著很多意義,比如孤立中華民國,以及作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1942年日本用於進攻緬甸的軍隊大約有6萬人,大大超過英國在緬甸的防務力量。

1942年初,日本侵占馬來亞後,開始入侵緬甸。1月30日,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重鎮,隨後分兩路繼續前進,3月8日,日軍占領緬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間,日軍進攻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此時,在英國的求助下,中華民國方面以杜聿明為代理司令長官,集合中華民國精銳力量的中華民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進發。


戰斗歷程
在遠征軍進抵緬甸之前,緬甸首府仰光已被日本攻占。遠征軍第200師與日軍在緬甸同古展開交火。然而日軍在飯田祥二郎指導下率優勢兵力兵包圍了同古。在保衛同古德作戰前,200師師長戴安瀾召集軍官開會,眾人爭論是否能夠堅守不休之際,598團中校團副黃景升自願領兵御敵,戴安瀾問其有無把握,其應曰“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後在戰斗中犧牲。中國遠征軍後仍被迫突圍。不過,中國遠征軍在孫立人等將軍的指揮領導下,在緬甸曾多次擊敗日軍的進攻,拖住了日本的力量。不久,中英兩國軍隊預定在曼德勒籌劃會戰,但日軍在同時奪取了英軍控制的仁安羌,並領兵迂回至中國軍隊背後。英軍開始向印度方向逃避,令中國遠征軍右翼暴露,結果聯合作戰失利,遠征軍被迫後退。在日軍的不斷打擊下,英軍一路潰敗,最後全部逃至印度。4月29日,中國軍隊與後方聯系的要點臘戍被日軍占領。遠征軍被迫兵分三路:一路退往印度,改稱中國駐印軍。另兩路分兵進入緬北野人山,3萬余人葬身原始森林,其中第5軍新編第22師野戰醫院的護士劉桂英更是做為唯一走出野人山的女兵而聞名。撤回中國境內後,最終緬甸失陷,滇緬公路中斷,10萬遠征軍經血戰只有4萬余人安全撤離。200師師長戴安瀾率部突圍時犧牲。原有的作戰物資轉而通過駝峰航線與中印公路輸送。緬甸被日軍占領後,日本既封鎖了國際援華運輸線,又打開了西攻印度的大門。


主要戰役
1942年第一次遠征

同古之戰
仁安羌大捷
緬北大撤退
兵敗野人山
1944年第二次遠征

緬北大反攻
光復騰沖
松山會戰
會師龍陵

重要中國將領及人物
衛立煌-1944年第二次遠征軍總司令
戴安瀾-第200師師長
廖耀湘-第22師師長
宋希濂-第11集團軍軍長
李彌-第8軍副軍長兼榮一師師長
杜聿明-1942年第一次遠征軍總指揮
余韶-第96師師長
甘麗初-第6軍軍長
彭壁生-第49師師長
呂國铨-第93師師長
劉伯龍-第28師師長
馬維骥-第29師師長
張珍-第66軍軍長
孫立人-新38師師長
史迪威-(美國人)中國駐印軍總司令一個比一個詳實
樓主有神光來挑了.為的是在日本對中國海上,地上,空中的各種封鎖下,在西南為中國開辟的一條路路通道,為了保護這條通道和團結南亞各國抗日,中國組建了這支遠征軍。後來該軍成為國民黨的精銳軍。當然了,後來,在大決戰時,被吃掉了1942年初,日本侵占馬來亞後,開始入侵緬甸。1月30日,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重鎮,隨後分兩路繼續前進,3月8日,日軍占領緬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間,日軍進攻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此時,在英國的求助下,中華民國方面以杜聿明為代理司令長官,集合中華民國精銳力量的中華民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進發。
征軍第200師與日軍在緬甸同古展開交火。然而日軍在飯田祥二郎指導下率優勢兵力兵包圍了同古。
中國遠征軍被迫突圍。不過,中國遠征軍在孫立人等將軍的指揮領導下,在緬甸曾多次擊敗日軍的進攻,拖住了日本的力量。不久,中英兩國軍隊預定在曼德勒籌劃會戰,但日軍在同時奪取了英軍控制的仁安羌,並領兵迂回至中國軍隊背後。英軍開始向印度方向逃避,令中國遠征軍右翼暴露,結果聯合作戰失利,遠征軍被迫後退。在日軍的不斷打擊下,英軍一路潰敗,最後全部逃至印度。4月29日,中國軍隊與後方聯系的要點臘戍被日軍占領。遠征軍被迫兵分三路:一路退往印度,改稱中國駐印軍。另兩路分兵進入緬北野人山,3萬余人葬身原始森林。嘿嘿!只要到這個網頁去一趟你就知道了(還能看視頻呢)!


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topic/geography/c14942/20060525/101660.shtml
 因為為了幫印度擺脫日軍占領,幫它作戰,還有使中國西南有安全的環境,當時我軍強,而印軍差,日軍猛,駐印軍後來打贏了!!
 

上一页  [1] [2] [3] [4] 

小區附近的變電站安全嗎會致癌?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