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棗,最始源自河北黃骅境內的古貢棗園,距今已有3000年歷史,園中最年長的棗樹已經600多高齡,令人稱奇的是它依舊枝繁葉茂,果實累累! [編輯本段]概述 山東省“沾化冬棗”是一種珍貴稀有的鮮食果品。十幾年來,沾化縣不斷探索開發之路,使之造福人類。如今,這一稀有資源終於從庭院走向大田,其規模不斷擴大。1995年5月,在“全國首屆百家特產之鄉”評選活動中,沾化縣被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到目前為止,全縣已開發密植園8萬畝,年產量可達200萬公斤。沾化冬棗成熟期晚(10月中下旬成熟),狀如蘋果,有“小蘋果”之稱。平均單果重20g左右;色澤光亮赭紅;味質極佳,皮薄肉脆,細嫩多汁,甘甜清香,營養豐富。經北京營養源研究所分析化驗,沾化冬棗含人體所需的19氨基酸和a、b、c、p等多種維生素,含可溶性固形物34-38%,維生素c352cg/100g。與其它果品相比,是蘋果的70倍,梨的140倍,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被譽為“百果王”、“活維生素丸”。一位****領導品嘗後稱贊沾化冬棗為“天下奇果”,美國俄勒崗大學園藝農學院生命科研所主任鮑依爾、教授福基高米品嘗後,稱其為“世界第一果品”。 據傳說,明朝燕王朱棣靖難奪取皇位,北部邊境蒙古部落又起兵叛亂,成祖五次帶兵親征漠北,所經之地,或怕有疑兵,或清理奸細,加之軍紀松懈,嗜殺成性,一路燒殺搶掠,弄得屍骨遍野,民不聊生,史稱“燕王掃北”。 途經沾化時,明軍正欲包圍村莊,卻見村中百姓圍在一棵老樹面前跪拜,忽然老樹上空霞光萬丈,電閃雷鳴,接著飛沙走石,撲向軍中。明軍頓覺頭暈目眩,不明所向。軍師見此情景,連忙命令全軍急行,越過本地村莊北進。此地百姓遂得平安,且人丁世代興旺。村民們跪拜的那棵老樹便是冬棗,她在危難之時,大顯神靈,保佑了這方百姓,當地百姓懷念不忘,將冬棗樹視為“神樹”。 星轉斗移,歷經滄桑,當地群眾傳說的那棵“神樹”已年老干枯,而從其本木繁衍的第三代樹迄今雖已300余年,但仍根深葉茂,每年結棗400余斤,被譽為“冬棗嫡祖”。此樹現移栽至沾化冬棗研究所院內,每日供人參觀。 [編輯本段]營養價值 山東沾化冬棗是一種晚熟鮮食果品,9月下旬成熟(9月下旬以前成熟的均不是真正的沾化冬棗)。果皮赭紅光亮、香甜酥脆,營養豐富、品質極佳,可食率達93.8%。經科學分析冬棗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總含量為0.985mg/100mg,含蛋白質1.65%,膳食纖維2.3%,總糖17.3%,總黃酮0.26%,煙酸0.87mg/100mg,胡羅卜素1.1mg/kg,維生素b10.1mg/kg,維生素b22.2mg/kg,維生素c的含量達1079.1mg/kg,是蘋果維生素vc含量的70倍,梨的100倍,有“活維生素丸”之稱。另外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e,鉀、鈉、鐵、銅等微量元素,有營養價值為百果之王的美譽。 沾化冬棗營養豐富,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特別是其維生素c的含量為蘋果的70倍、梨的140倍,被稱為“活維生素丸”。此外,沾化冬棗中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維生素e以及鉀、鐵、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防癌功效,其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美國俄勒崗州大學園藝農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主任鮑依爾教授在品嘗沾化冬棗後稱其為“世界第一果品”。 沾化冬棗雖然有較強的適應性,但尤喜土質較肥沃、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在這類土壤上生長的沾化冬棗樹冠高大,根系深而寬廣,產量高,品質好。沾化冬棗和其他棗樹一樣,屬於溫帶落葉果樹,其生長發育要求較高的溫度,所以萌芽晚,落葉較早。 沾化冬棗,最始源自河北黃骅境內的古貢棗園,距今已有3000年歷史,園中最年長的棗樹已經600多高齡,令人稱奇的是它依舊枝繁葉茂,果實累累! 沾化冬棗,由於其優質的果實,以及沾化政府的營銷宣傳,已經走向全國各地,使這種真奇異果走進了千家萬戶! 冬棗主要是吃的新鮮,本身質脆皮薄,極易摔碎,輕放冷凍保存可以延長其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