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談什麼都是沒有意義的。地球在不停的轉動,人在不停的改變。沒有什麼事永恆的,只有在生活中不停的尋找快樂,尋找幸福,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此。唯物論也好唯心論也罷,對於人的意義從沒有定論,也許我們存在的真正意義就是去定義自己呀。 很簡單,從根本上說:
人活著的意義,不管是從精神上還是物質上.不管是世界宏觀的人類群體,還是個人.人活著的意義就是:
在找尋人到底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1 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斗 情感的外部表現
情感雖然是一種內心的態度體驗,但常常伴隨著外部表現,如人的面部表情、身體姿態以及言語表達等。情感的外部行為特征就叫做表情。表情是人際交往中信息傳達、情感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了解他人主觀心理狀態的客觀指標。借助表情,我們才能“察言觀色”,在別人的舉手投足間洞悉他的內心感受。
根據表情的發生部位和方式的不同,可將表情分為面部表情、體態表情和言語表情。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過眼、眉、嘴和臉頰部肌肉變化來表現情緒狀態(如圖8-1)。人的眼神變化是面部表情最重要的體現,其次是嘴角和眉頭肌肉的變化。一個人喜悅時,眉頭舒展,雙目含笑,顴肌收縮,嘴角上提;悲傷時則雙眉緊鎖,兩眼呆滯,嘴角下垂,愁容滿面;憤怒時雙眉倒豎,怒目圓睜,顴肌抽搐,嘴角外撇甚至咬牙切齒。
美國心理學家伊扎德(izard)和艾克曼(ekman)等人在對人的面部表情識別方面做了許多實驗研究,有三個方面的重要發現。(1)把無意義音節與面部表情照片搭配成對,令被試判斷表情並記住與之成對的無意義音節。結果表明,被試識記與積極的面部表情照片配對的無意義音節速度快,對那些與消極表情照片配對的無意義音節記憶速度較慢。(2)先讓被試判斷表情照片並確認為是某種表情,然後讓他們判斷照片中人的性格。結果,多數人認為有積極的面部表情的人具備令人喜歡的性格特征,如友好,聰慧,善解人意,富有魅力等。(3)讓精神病醫生和職業舞蹈家通過影片觀察一個婦女的表情,判斷她是否很快樂。結果發現,這兩組被試剛開始幾乎完全依據面部表情的線索進行判斷,在經過主試引導後,舞蹈家更多依靠動作姿勢來判斷,醫生依舊靠面部表情作出判斷。這說明職業特點不同,判斷情緒所依據的線索也不同。
(二)體態表情 體態表情是身體各部分的表情動作。喜悅時手舞足蹈,悲痛時頓足捶胸,憤怒時雙拳緊握,恐懼時手足僵硬,這些軀體和手、足的動作特征,可以真切地流露出一個人的內在情感。在體態表情中,手勢是重要的表達形式。人們在語言表達中常常需要手勢的輔助,有時無法借助言語時,手勢就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學家認為,手勢表情是通過學習得來的,而且隨著不同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傳統而存在差異。
(三)言語表情 言語表情是指情感發生時個體在語言的聲調、節奏和速度等方面的特征。言語表情強調的不是言語的內容,而是語音的高低、強弱,以及語調的變化。體育節目主持人在比賽的實況解說中,語音尖銳、急促,語調激昂,有時甚至聲嘶力竭,渲染出一種緊張而興奮的情感;當我們為一個逝去的人致悼詞時,用緩慢、低沉的語調更能表達出悲痛的情感。此外,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正話反說,或者反話正說,言語表情這時有助於我們揣摩對方的真正意圖。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