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雙黃連是誰發明的正文

雙黃連是誰發明的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雙黃連是誰發明的
 
中醫藥學院雙黃連粉針劑發明人羅佳波教授接受采訪

3月21日,由《醫藥經濟報》及香港鳳凰衛視強勢媒體傾力合作,強強聯手推出的《受傷的中藥注射劑》專題片將在鳳凰衛視中文台周六版的《財智全攻略》欄目中首播,第一時間向觀眾傳達來自中藥注射劑最專業領域的真實聲音。3月14日記者造訪了中醫藥學院省中藥重點實驗室,羅佳波教授接受了采訪,羅教授1990年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個中藥粉針劑型——雙黃連粉針劑,並成功進行工業化生產,對中藥注射劑最有發言權,在采訪中談了自己的觀點。

在過去兩三年內,中藥注射劑頻頻出事,引發了業內對中藥注射劑劑型存廢的大討論。作為中國人首創的劑型,中藥注射劑使用多年來的療效一直是公認的,以雙黃連注射液為例,被喻為“中藥抗生素”,在sars期間,國家疾病控制中心驗證了雙黃連粉針具有明確體外抗冠狀病毒作用。在西藥無可奈何的手足口病、禽流感等溫病的治療方面,雙黃連都有突破,羅佳波也認為,中藥注射劑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在說到一些企業的牟利行為導致的負面影響,他主張大品種獨家生產,容易質控,不能因為個別出事,就搞“株連”。

本專題片本著完全理性、客觀、公正的態度,全程對整個事件進行清晰解讀。除鳳凰台專題播出外,國內各主流媒體也將對這一事件在同期進行整合傳播,《羊城晚報》、《醫藥經濟報》、《南方都市報》等各大報刊均采訪了羅佳波教授,並刊載了他的觀點。
 
雙黃連口服液
雙黃連口服液
【處方】金銀花375g黃芩375g連翹750g
【制法】以上三味,黃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合並煎液,濾過,濾液濃縮並在80℃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ph值至1.0~2.0,保溫1小時,靜置12小時,濾過,沉澱加6~8倍量水,用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0,60℃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澱用乙醇洗至ph值7.0,揮盡乙醇備用;金銀花、連翹加水溫浸半小時後,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並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蜜度為1.20~1.25(70~80℃測),冷至40℃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乙醇適量,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合並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黃芩提取物,並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0,攪勻,冷藏(4~8℃)72小時,濾過,濾液加入蔗糖300g,攪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適量並調節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灌裝,滅菌,即得。
【作用類別】本品為感冒類非處方藥藥品。
【性狀】為棕紅色的澄清液體;味甜,微苦。
【功能與主治】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用於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咳嗽,咽痛。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小兒酌減或遵醫囑。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風寒感冒者不適用,其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4.有高血壓、心髒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孕婦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療的患者,均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三天後,症狀無改善,或出現發熱咳嗽加重,並有其他症狀如胸悶、心悸等時應去醫院就診。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年老體虛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7.連續服用應向醫師咨詢。
8.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
【貯藏條件】密封,避光,置陰涼處。
【規格】每支裝10毫升×10支×90盒
【包裝】【批准文號】【有效期】【生產日期】
【生產單位】黑龍江瑞格制藥
【摘錄】《中國藥典》
雙黃連咀嚼片
【藥品名稱】雙黃連咀嚼片
商品名稱:雙黃連咀嚼片
漢語拼音:shuanghuanglianjujiaopian
【藥物組成】金銀花、黃芩、連翹
因其藥物成分為金銀花、黃芩、連翹而得名
【性狀】本品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後,呈棕褐色或棕紅色;味甜、微苦。
【作用類別】本品為感冒類非處方藥藥品。
【功能與主治】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用於外感引起的感冒,症見發熱,咳嗽,咽痛。
【藥理作用】方中金銀花為常用清熱解毒,用於溫病初起的解表、清熱、解毒、止痢;黃芩為常用清熱燥濕、解毒、涼血,瀉肺火藥;連翹有清心、肺、胃之熱,散溫邪,解瘡毒等作用。三藥共奏清熱解毒、利尿涼血之功能。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雙黃連膠囊具有較廣的抗菌譜,有抑菌、解熱、抗炎、抗病毒、利濕,退黃等作用。
【規格】9片*1板
【用法用量】咀嚼或含化,一次3片,一日3次。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風寒感冒者不適用,其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4.有高血壓、心髒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孕婦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療的患者,均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三天後,症狀無改善,或出現發熱咳嗽加重,並有其他症狀如胸悶、心悸等時應去醫院就診。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年老體虛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7.連續服用應向醫師咨詢。
8.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
10.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貯藏】密封。
【包裝】鋁塑包裝,9片/板,1板/盒
【有效期】24個月
【批准文號】國藥准字z20020101
【貯藏條件】密封,置干燥陰涼處.(不超過20攝氏度)
 
雙黃連注射液的成分、藥理和毒性
  雙黃連注射液是由金銀花、黃芩、連翹等藥物組成.根據現代藥理研究和動物實驗證實,這三種中藥都有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三藥結合制成雙黃連,可以清熱解毒,輕宣透邪,疏風解表,用於外感風熱所致和發熱、咳嗽、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輕型肺炎、急性腭扁桃體炎等證候。

  藥理

  金銀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非溶血性鏈球菌、傷寒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人型結核桿菌、肺炎雙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本品的水浸液比煎劑的抑菌作用強。毒性很小,小鼠皮下注射之半數致死量為53g/kg。對癌細胞無直接作用,但能減輕患癌動物肝髒中過氧化氫酶及膽鹼酯酶活性的降低。

  雙黃連注射液是由金銀花、黃芩、連翹等藥物組成.根據現代藥理研究和動物實驗證實,這三種中藥都有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三藥結合制成雙黃連,可以清熱解毒,輕宣透邪,疏風解表,用於外感風熱所致和發熱、咳嗽、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輕型肺炎、急性腭扁桃體炎等證候。

  黃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肺炎球菌、布氏桿菌和鉤端螺旋體等,均有抑制作用。對白色念株菌和表皮癬菌也有抑制作用。黃芩煎劑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連翹中抗菌的有效成分研究不多。連翹能抑制洋地黃的催吐作用,減少嘔吐次數。連翹的果皮中含齊墩果酸(又名洋橄榄葉酸),故有強心、利尿作用。



  毒性

  注射用雙黃連以綠原酸為主要成分,綠原酸有著廣泛的藥理作用,是眾多藥材和中成藥抗菌、消炎利膽的主要有效成分,通常作為定性甚至定量的指標,但同時它又是一種可疑的致敏物質。注射用雙黃連是較易發生不良反應的藥品之一,據文獻統計,排在我國1990—1999年引起不良反應中藥的第2位。在大鼠、小鼠、豚鼠等同種動物、異種動物間試驗結果均顯示注射用雙黃連引起過敏反應的程度高於綠原酸,推測注射用雙黃連作為一個復方引起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大於綠原酸本身另外,從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看,不排除季節、貯存與過敏反應具有相關性的可能。此外雙黃連中含有的鞣質也是一個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可疑致敏物質。
 
亞砷酸注射液
藥品價格:一支215元元人民幣
處方/非處方藥:處方藥
有效成份: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as2o3)

藥理作用:本藥屬於長春鹼類抑制細胞分裂的抗腫瘤藥物,直接作用於微管蛋白/微管的動態平衡,可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並使分裂期微管崩解,僅在高濃度下影響軸突微管,對管蛋白螺旋化的作用低於長春新鹼,通過阻斷g2與m期細胞的有絲分裂,導致進入間期或分裂後期的細胞死亡。

適應症: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療效最為顯著。用於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及慢粒急變期適用於肝癌、肺癌、胰腺癌、結腸癌、乳腺癌、宮頸癌、淋巴瘤等的治療。放化療時應用有增加放療敏感性提高化療療效作用。可用於介入治療及術中動脈灌注。

禁忌症:對本品過敏者禁用,腎功能嚴重損害及孕婦禁用。

不良反應:消化道不適、皮膚干燥、色素沉著、心電異常改變等症,停藥或相應處理後可逐漸恢復正常。

注意事項:請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藥。使用過程中少數病人有白細胞增高現象,用藥2-3周時出現,不必停止治療,1周後白細胞可自行下降或口服羟基脲降低白細胞。用藥過程中有部分病人轉氨酶輕度增高,可加用保肝藥物,停藥兩周後可恢復至用藥前水平。

劑型和規格:注射劑:10ml:10mgx5支x5盒。

用法: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4-6周為一療程,亞砷酸注射液10mg加入0.9%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500ml內每日一次靜脈滴注,完全緩解後間隔兩同重復用藥以鞏固療效,維持治療間隔時間為4周8周12周。兒童患者用藥標准按0.16mg/kg計算。惡性腫瘤的治療4周為一療程間隔2周重復用藥。介入治療及術中灌注每次20mg稀釋後注入


亞砷酸的成長之路
——關於中藥國際市場的思考
衣曉峰

亞砷酸注射液系哈醫大一院專家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發明的中藥注射液,曾被稱作“713注射液”和“癌靈一號注射液”,它可用於多種白血病及腫瘤的治療,尤其是在急性早幼粒細胞型白血病(apl)的治療上具有神奇的療效,使apl從醫生最感頭痛的凶險頑症變成目前惟一能夠治愈的白血病。但作為院內制劑,它一直以“獨家絕技”的姿態出現,未能引起醫學界的重視。
上海血研所的陳竺院士、王振義院士、陳賽娟教授等人慧眼識珠,早在1996年就從分子腫瘤學的角度闡述了亞砷酸治療apl的作用機理,證明亞砷酸是通過降解pml/rara融合蛋白、下調bcl2基因表達、誘導白血病細胞凋亡而達到治療apl的目的,從而將祖國傳統醫學“以毒攻毒”的樸素認識提升到現代醫學最先進的理論高度,從基因學的角度闡明了亞砷酸誘導凋亡的作用,使亞砷酸成為世界上第一種細胞凋亡的誘導之藥物,著名雜志《science》這樣稱贊這項發明:“中國哈爾濱小組發現了一種傳統中藥,使傳統醫藥真正進入現代藥物治療研究的主流。”目前

[1] [2] 下一页

暖氣包使用才1年用防銹處理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