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油煙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正文

油煙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你好!

油煙產生的根源就是:
--是食用油和食物在高溫條件下產生的大量熱氧化分解產物。

烹調時,油脂受熱,當溫度達到食用油的發煙點170℃時,出現初期分解的藍煙霧,隨著溫度繼續升高,分解速度加快,當溫度達250℃時,出現大量油煙,並伴有刺鼻的氣味,油煙粒度在0.01微米-0.3微米。
油煙樣品進行分析,共測出22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主要有醛、酮、烴、脂肪酸、醇、芳香族化合物、酯、內酯、雜環化合物等。
在烹調油煙中還發現揮發性亞硝胺等已知突變致癌物。



所以在生活中應該盡量控制或者減少油煙。

改變“急火炒菜”的烹饪習慣。不要使油溫過熱,油溫不要超過200℃(以油鍋冒煙為極限),這樣不僅能減輕“油煙綜合征”,下鍋菜中的維生素也能得到有效保存。

最好不用反復烹炸的油。有的家庭主婦為了節省點油,炸魚、炸排骨用過的油反復使用也不棄掉,殊不知這裡面也含有很多致癌物質。反復加熱的食油,如多次用來炸食品的食油,不僅本身含有致癌物質,它所產生的油煙含致癌物也更多,危害更大。

一定要做好廚房的通風換氣。廚房要經常保持自然通風,同時還要安裝性能、效果較好的抽油煙機。在烹饪過程中,要始終打開抽油煙機,炒完菜10分鐘後再關抽油煙機。

盡量用蒸、煮、炒等烹饪手段。這樣既可減少食用油的用量,還可減少對食物營養成分的破壞。


 
我們平時炒菜散發出的油煙是食用油和食物在高溫條件下,產生的大量熱氧化分解產物。烹調時,油脂受熱,當溫度達到食用油的發煙點170℃時,出現初期分解的藍煙霧,隨著溫度繼續升高,分解速度加快,當溫度達250℃時,出現大量油煙,並伴有刺鼻的氣味,油煙粒度在0.01微米-0.3微米。
有關部門從居民家庭收集的經常煎炸食物的油煙樣品進行分析,共測出22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主要有醛、酮、烴、脂肪酸、醇、芳香族化合物、酯、內酯、雜環化合物等。在烹調油煙中還發現揮發性亞硝胺等已知突變致癌物。
屬於室內空氣污染物。

 

香襲人祛痘精油在停用後,會不會反彈?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