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龍珠(cabernetgernischt),原產法國,為法國的古老品種之一。與赤霞珠、品麗珠是姊妹品種。
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紅葡萄品種之王,在全球廣泛種植。赤霞珠果實較小,皮厚色深,富含單寧,釀出的葡萄酒骨架結實,厚實凝重,具有極強的陳放能力。
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紅葡萄品種之王,在全球廣泛種植。赤霞珠果實較小,皮厚色深,富含單寧,釀出的葡萄酒骨架結實,厚實凝重,具有極強的陳放能力。
三種混在一起,就是cabernet 張裕公司在1892年創立之初就從國外引進了120多種葡萄品種,經過多年嫁接改良,選育出一種優質的、獨具地域特點的釀酒葡萄蛇龍珠。張裕於1931年以蛇龍珠作為主要釀酒原料,釀造出一種全新口味的葡萄酒,時任張裕總經理的徐望之先生從張裕創始人張弼士倡導的“中西融合”、“攜海納百川”的經營理念得到靈感,將它命名為“解百納”。 據考證,“解百納”三個字最早出現在1936年張裕公司為“解百納”申請注冊商標的文件中。在1937年6月28日經當時的中華民國實業部商標局批准,張裕公司正式注冊了解百納商標,注冊證書號為“第33477號”,該文件現存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在這之後的70多年時間裡,張裕公司一直將“解百納”作為商標在使用。 2008年5月26日,商評委在經過反復論證與多輪評審之後,作出了關於解百納商標復審裁決:6年前核准張裕注冊的解百納商標現維持注冊,並享有一切注冊商標相關權益。同時,商評委也駁回了長城等四家企業針對“解百納”商標提出的撤銷申請。 對於“解百納”的由來,有部分學者的文章在上世紀80年代後稱其是法文“cabernet”一詞的中文譯名,並將蛇龍珠、赤霞珠、品麗珠等葡萄品種別名稱為“解百納”。 這實際上是一種誤傳。目前進口葡萄酒的名稱中含有“cabernet”的洋酒很多,但是大多沒有翻譯成“解百納”,而是翻譯成“加本力”、“加本納特”、“卡貝奈特”等。因此,“解百納”並不等同於“cabernet”的譯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2002年第81號公告所公布的《中國葡萄釀酒技術規范》附件中列明了葡萄品種中外文對照,其中並無“解百納”、“cabernet”品種,“解百納”也並非“cabernet”一詞的翻譯。 中國園藝學會葡萄與葡萄酒分會的葡萄酒專家從專業角度發表了看法:品種是農作物分類的基礎,有一個遺傳的穩定性與唯一性的問題,葡萄也是一樣的,赤霞珠就是赤霞珠,蛇龍珠就是蛇龍珠,不能以“解百納”來代替或通稱。
即使在由外文音譯過來的中文文字,也不乏具有顯著特征的商標,如goldstar(金星)音譯成高士達,welcome(歡迎)音譯成維爾康等,雖然是音譯而來,但卻因為具有獨創性和顯著性而成為注冊商標。 人家張裕的證據充分的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