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已經快七十了,沒有親人。快過年了,無處可去,武漢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收留我們這些老人的啊? 有記者在這家今年開業的武昌區第一家日間托老所看到,這裡環境舒適,休息室、閱覽室、談心室、棋牌室、健身區、洗衣房等一應俱全;收費也比較低廉,老人在此度過一天,只需交納十元人民幣的伙食費,娛樂項目都是免費。 開業不到半年,這家托老所吸引了近百位老人前來頤養天年。 剛剛開業的武昌徐家棚街溫馨家園托老所內,十多位老人正全神貫注地聆聽心理咨詢師講解如何排遣老人們因家庭生活瑣事所帶來的“苦悶”,另外一些老人則忙著利用交友平台結交志同道合朋友,相互切磋琴棋書畫藝術。獨樹一幟的服務,讓這家托老所聲名遠播。 曾榮獲中國養老機構優秀院長的負責人周秀紅告訴記者,經過不斷探索,她們發現老年人不僅有日間正常的托老服務需求,而且還需要心理咨詢、法律咨詢、交友等服務。周秀紅說,今後這家托老所將適時開行班車,接送前來日托的老人。 據武漢市民政局統計,目前武漢市老年人口已超過110萬,約占全市總人口的1/8,其中進入養老機構的不足3萬人,近98%的老人仍然選擇了“居家養老”這種傳統模式。 專家認為,隨著中國獨生子女一代開始成家立業,“四二一”的家庭結構日益凸顯,也就是說一對夫婦要承擔起贍養四位老人和一個小孩的壓力,而且年輕人自身承受的事業壓力也越來越大,照顧老人的精力十分有限。 武漢民政部門引進托老所這種養老模式,結合中國人養老習慣,開展日間托老服務,在武昌區、江漢區等中心城區展開試點,進而推廣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力爭在相應社區開展托老所,以滿足越來越強烈的社會養老需求。 新華網武漢11月25日專電(周鋼、俞儉)24日上午,武漢市江漢區萬松街電業社區200多平方米的日間托老所正式投入使用,使轄區內1000多位老年人有了自己的“新家”。上班族可以將老人白天托管在托老所,晚上再接回家共享天倫之樂。
托老所設有棋牌室、書報閱覽室、理發室、文娛室、休息室、保健室、食堂等,能同時容納60多位老人。托老所還為老人健康制定了方案,上午健身、聊天、看報,下午組織集體活動,中午准備了可口午餐,每天每位老人只需6元錢午餐費。
電業社區主任羅群介紹,日間托老所雖為集中養老,但與敬老院等福利養老機構的運作方式又不完全相同,在這裡老人們白天可享受托老所溫馨大家庭的關懷,吃上可口的中餐,參加各種文化娛樂活動;晚上則可以回家與兒孫共享天倫之樂,來去自由。既解決了部分老人子女因工作無暇照顧老人的難題,又滿足了老人日間托老的需求,得到更為周到的照顧,可謂兩全其美。
武漢市民政局副局長劉友華稱,社區托老所是社會化養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市正在打造“十分鐘養老圈”,到2015年全市將建300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托老所),總床位數將達1萬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