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如果判別真假雞蛋?正文

如果判別真假雞蛋?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如何辨別真假雞蛋?

如何識別****



1、"人造蛋"蛋殼兩端有穿孔痕跡。

2、在晃動時"人造蛋"會有響聲,這是因為水分從凝固劑中溢出的緣故。

3、"人造蛋"打開後不久蛋黃、蛋清就會融到一起,這是因為蛋黃與蛋清是同質原料制成所致;

4、打荷包蛋時,蛋黃、蛋清在鍋裡會散黃。





----



[轉帖]真假雞蛋

1、假雞蛋的殼比真雞蛋的殼粗糙;

2、假雞蛋搖晃起來內部有晃動感,而真雞蛋沒有;(當然如果真雞蛋過期散黃了也會有晃動感,但如果一個蛋有晃動感而打開來又沒有散黃就有問題了)

3、聞起來假雞蛋可能有淡淡的化學味道,而真雞蛋有淡淡的腥味(不過不明顯);

4、假雞蛋殼比真雞蛋的殼稍薄;

5、把假雞蛋打在碗裡,刺破蛋黃,放置一會兒,蛋清和蛋黃有相互溶在一起的現象,因為蛋清和蛋黃是同一種物質制造的,不同的只是蛋黃中加入了色素。據說****不僅沒有營養,而且經常食用還會使人癡呆!聽起來似乎有點聳人聽聞,但是,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平時常吃雞蛋,在買雞蛋的時候還是多留意一下比較好,如果您家裡有小寶寶的話就更要注意了。

==================================================



深圳晚報記者盧舒倩攝影報道超市裡有驗蛋器!記者在皇崗人人樂超市看到了這麼一個新鮮玩意,在雞蛋堆前商場設置了一個長條形的機器,把雞蛋放在機器上,通過強光可以仔細地看到雞蛋裡面的細紋。“是不是幫大家分辨****和真雞蛋的?”不少市民在驗蛋器旁圍了一圈,七嘴八舌地說道。市民蔡先生就表示,曾經遭遇過“人造”雞蛋,“有一天早上在流動攤販那裡購買了三個茶葉蛋做早餐,結果一剝殼,吃到嘴裡的都是面疙瘩的味道,而且雞蛋裡面竟然沒有蛋黃!”蔡先生驚詫地質問攤販怎麼雞蛋裡連蛋黃沒有,結果得到的回復竟是“有蛋殼就是雞蛋啦!”



雞蛋也有真假?一席話讓不少圍觀的市民連忙挑起雞蛋檢驗起來,“我好像也買過假雞蛋!”有市民也深受觸動,回憶起真假雞蛋的遭遇。董女士就告訴記者,在市場上買了一批雞蛋回家後發現蛋白和蛋黃全混在一起,炒出來沒有雞蛋的香味,煮熟後也很硬。“打開雞蛋,雞蛋裡卻出現一條塑料薄膜,這是不是****?”也有市民附和起來,“聽說有的超市裡都賣****呢!”



釋疑:



驗蛋器只驗新鮮與否



深圳市場是否有售****?驗蛋器是不是為了鑒別真假而設?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原來這個驗蛋器只是商家為了幫助消費者檢驗雞蛋的好壞而誕生的。黃崗人人樂總經理王安平告訴記者,銷售人員往往發現消費者在購買雞蛋的時候會使勁搖晃,容易造成損耗,於是商場就靈機一動,自己動手做出了這樣一個驗蛋器。在箱子裡裝上三盞強光,表面挖成蛋形,把雞蛋放在上面,通過燈光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雞蛋裡面的光澤度,從而可以判別雞蛋的新鮮與否。



雖然,驗蛋器並不是為了鑒別真假雞蛋,但是王安平就表示也曾聽聞“****”一說,不過他表示,大商場、超市都有嚴格的質量把關,在雞蛋的供應商方面要求謹慎,不會出現****這種假蛋,市民可以放心購買。



緣起:



“真假”雞蛋疑雲籠罩



而這段時間,本報也接到不少市民反映,說在超市裡面也買到****,他們都說這些蛋的蛋殼粗糙,煮熟後又無蛋味。有的雞蛋蛋殼上生曬瘡,上面布滿一些細小的顆粒,有些還有黃豆那麼大。再打爛它看看,蛋黃蛋清混成一片。還有的雞蛋一打出來,蛋清感覺像是一層薄膜,蛋黃也很怪,有市民就懷疑可能是化工原料做出來的。那麼這些市民說的“假蛋”到底是不是假的呢?



記者從農業部門了解到,曾經有市民拿著懷疑買到的假雞蛋來鑒定。但一驗,原來都是真的。檢驗員表示,這是與飼料加碳酸鈣有關,所以雞蛋的品質不同。工商部門也透露,從去年12月16日至今,就接到6宗關於****的投訴舉報,在某超市發現的雞蛋打開後蛋黃呈現混散,可能是假雞蛋。工商部門就要求該超市立即停售並把相關商品送樣檢測,結果發現,該雞蛋確為****。工商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雖然這些雞蛋價格比一般的雞蛋便宜,一盒才4元,但商場售賣時並沒有與別的雞蛋加以明示區別,存在欺詐。



調查:



網上公開售賣人造蛋技術



人造蛋又是怎麼弄出來的?記者在某信息網上搜索看到,****竟然被作為熱門技術重點推薦。記者立刻致電該網站咨詢熱線一位張姓負責人,表示希望購買該技術。張姓負責人透露,人造蛋是選用幾種食品原料以及某些作為輔料的化學品經加工而成。其蛋清、蛋黃分明,色香味均與真蛋接近。



據了解,該網站從2001年開始傳授這種技術,並對其作出不斷改良,每年都有來自各地的人要求上門學習和獲得教授生產技能的資料、光盤。“只需要交納380元學費,就能學到整套工藝。”他建議記者如果方便則可以坐火車專門去網站所在地學習,如果想節省成本買一套資料就可以在家搞定。



對於記者提出的初期投資多少,需要多少工人的問題,咨詢熱線的那位負責人則說,只需要普通的廚房炊具,就可以一次生產100~200個雞蛋。他表示,如果是大批量生產,雇用10~20個工人就夠了。“因為都是手工操作,不需要機械化。”該負責人說,隨同資料附送蛋殼模具,其他的比如澱粉等食用材料和化學原料外都可以在食工化品市場就可以買到。“一般來說,自己在家都可以學會了!”



據介紹,每只人造蛋的成本僅為0.1~0.15元。但目前市面上的每只真雞蛋的零售價則約0.4元。當記者表示,怕深圳已經有人捷足先登造蛋致富,該負責人就笑話記者:“學的人多呢,成本這麼低,怕什麼!”他說制造出來雞蛋就和真的一樣,外表根本看不出來,只有行家才能辨別得出真假。因為其成本極低,以簡單投入就能實現每天超過1000只的規模化生產,利潤可觀!



據了解,由於成本低,在北方一些地區均有一些地下加工點加工“假雞蛋”,然後通過長途運輸運往廣東再通過廣東銷往珠三角一帶,關於“假雞蛋”的事情,一般從事雞蛋生產、販賣的業內人士都知道。在去年,廣州就曾經查獲過一個****生產中心,而且在棠下鎮曾經還有過傳授****制作方法的公司。



提醒:



長期食用人造蛋可能變癡呆



據介紹,****與真雞蛋蛋殼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只是****中還含有少量石膏。蛋清蛋黃的成分與真雞蛋截然不同,****中主要成分是樹脂、澱粉、凝固劑、色素等化學物質,蛋黃是色素和樹脂制成。這些物質進入人體內雖然對人體影響不大,但吃多了會傷胃。不過,營養價值就比不上真蛋。據說“人造蛋”技術可加工出單黃、雙黃的雞鴨蛋以及鹌鹑蛋。



據了解,這種以各種化學品為主要成分的人造蛋早在10年前就有出售,全國各地已有不少地區發現****的蹤影,但廣東較少。雖然制造人造蛋的化學品均不含有毒成分,但目前這種****根本沒有國家標准,大多是一些地下廠家非法生產,營養價值極低,一定要慎食、少食。專家指出,人造蛋白使用了白礬,長期食用可能會患上老人癡呆症,香港等地已禁止****的生產,消費者應該提高警惕。



到底深圳市場是否有人造蛋售賣?有遭遇過假雞蛋的市民不妨同我們聯系,可發郵件到lusq@szed.com,述說您的經歷,本報將和你一起去揭開“人造蛋”的疑雲。



小貼士



如何辨別人造蛋



一是觀色。假雞蛋的蛋殼比真雞蛋的外殼亮一些,但不太明顯;



二是聽聲。晃動假雞蛋會有響聲,這是因為水分從凝固劑中溢出;



三是細聞。真雞蛋會有隱隱的腥味,而假雞蛋則可能會有一股化學藥劑味;



四是假雞蛋打開後不久蛋黃、蛋清就會融到一起。這是蛋黃與蛋清是同質原料制成所致;



五是打荷包蛋時,蛋白、蛋黃在鍋裡會散黃。



曝光台



****是怎麼造出來的



位於廣州市郊的東×副食品及蛋品批發市場就是假雞蛋集散地。一名蛋商說,三四年前這裡就有假蛋了,批發價每只0.15元。更為恐怖的是,掌握造假秘方的公司竟然開班授課。



有記者走訪了“假蛋學堂”。這家科技公司業務范圍廣,不但教授造假蛋的技術,出售生產洗衣粉及粉筆的機器,還兼賣防狼噴霧等。“‘****’就是金蛋,每只利潤4倍多!”一業務員說,他們的假蛋技術是獨家秘方,每人學費560元,另收道具費69元。



“學堂”內有多間培訓室,采取個別教授方式。培訓室不大,設備簡陋,燈光昏暗,沒有空調,櫥櫃內堆滿了大量化學用品,台上有天平、試管及一批化學儀器。第一堂是“理論課”,由20多歲的譚姓女導師負責。她首先向學員派發一本“秘籍”,書上寫有“人造蛋生產技術”、“保密技術,翻印必究”等字眼。“好多外省人不方便來廣州,就寄信來郵購,每本131元。”“上課時要把風扇關掉,以免化學品味道外漏。”女導師首先示范制造蛋白。她小心翼翼地將一瓶粉狀物體放在天平上稱重,然後倒入一盆溫水內,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約一個半小時後一盆晶瑩剔透的蛋白物體呈現眼前。她繼而用少量化學物品“明×”用水拌勻,然後添進蛋白再攪。



第二天,女導師再混入適量的“酸×脂”、“苯×酸鈉”、“×纖維素”及“白×”等,“蛋白”就制成了。接著女導師開始教造蛋黃,“蛋黃其實就是蛋白,只是加了色素的原因。”她將部分蛋白狀物體倒在容器內,加上“檸檬黃色素”,攪幾下就變成了鮮黃色。假蛋如何穿上外套?原來全靠一個塑料模具,以及含有“×鈣”的“神仙水”。塑料模具有兩個凹位,一個橢圓形,一個圓形。女導師邊做邊說:“圓形的造蛋黃,將蛋黃倒入模具,再倒入混有×鈣的水在面上,就會產生一層薄膜,包圍蛋

[1] [2] 下一页

飲水機長時間沒有清洗有什麼害處?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