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貝太廚房出了一款進口的蔬菜加工器,能夠把白蘿卜轉出很細很細的絲來。。跟在日本料理吃的一樣! 所以很好奇,日本料理的蘿卜絲都是怎麼做出來的,難道也是用這樣的加工器材轉出來的麼? 主要是這個東東有些貴~呵呵~ 請叫各位大蝦~幫忙之一下诏吧! 超市好像有賣專門的作壽司還有韓國紫菜包飯的紫菜的
日本料理做法介紹:
http://www.meishij.net/chufang/diy/guowaicaipu1/japan/
幾種簡單日本料理做法 日式炸豆腐
板豆腐或中華火鍋豆腐.醬油1杯.日本味淋半杯.清水4杯.白細沙糖半杯.v生姜(磨成汁)少許.白蘿萄(用果汁機打成泥)海苔絲少許.低筋面粉少許
1.先把醬油、清水、味淋、姜汁、沙糖煮滾備用(豆腐汁)。2.火鍋豆腐(1塊)切成8小塊沾上低筋面粉。3.油熱至140℃左右,把沾好面粉的豆腐下油鍋炸至金黃色起鍋,放在皿中。4.豆腐上放少許蘿萄泥淋上調好的豆腐汁,加少許海苔絲即可食用。
蔬果壽司
白飯適量.雪裡紅葉子2片.鹵香菇4朵(大的2朵).白蘿卜片2片.黃秋葵2支.水果適量.海苔1/2張.醋姜少許.壽司醋.米醋1/3杯.糖2大匙.鹽1大匙,調味料:醬油、綠芥末各適量
1.黃秋葵燙過漂涼。2.壽司醋先煮開待涼後,加入熱的白飯中拌勻再捏成小飯團,抹少許芥末,再鋪上各類蔬果材料,容易滑動的就用海苔卷起來固定。注意:魚蝦類膽固醇太高,變換一下材料,健康又多樣化。水果可依自己喜歡的口味來挑選。
海鳗雞骨湯
海鳗400克.牛蒡1/2根.鮮冬菇4朵.紅蘿卜1/4根.獨活5厘米.西芹1/4根.三葉芹1束.雞湯600毫升(雞骨5只份量、水5升、瓜狀昆布2片).黑胡椒適量.淡口醬油2茶匙.鹽1/2茶匙.酒1茶匙.醋.炸油
一、制作雞骨湯:把雞骨焯至發白。用水洗去多余脂肪、血污。把雞骨、昆布、水放入鍋,用旺火煮。煮沸,改用微火。撇出湯末,去除怪味。使湯保留滾的狀態,熬到二成(水熬去一半)。用法蘭絨布過濾。二、各種材料的處理:海鳗—連皮帶骨刺切成肉片,放入170-175℃油中,炸至表面變色。牛蒡—用棕刷刷淨表面,縱向切刻刀紋;放菜板上,向削鉛筆那樣,邊用手轉動牛蒡,邊削竹片(竹葉狀);用醋漂洗,去除澀味,中間換幾次水;漂洗後將水瀝干。鮮冬菇—切去硬蒂,再切成薄片。獨活—切成3厘米長段,厚削皮,旋削帶狀薄片;疊起切成細絲,用醋水漂洗。紅蘿卜—切成3厘米長段,縱向切成兩半,切口朝下,橫削薄片;疊起切成細絲。西芹—去筋,切成3厘米長段,順纖維切成細絲。三、裝碗:加熱雞湯,煮沸,放入瀝干的各種配菜,稍煮,去掉異味。用鹽、淡口醬油調味後,放入海鳗魚片,用酒調味,撒入三葉芹筋。用胡椒瓶,把黑胡椒撒入瓶內。
味噌湯
鲷骨(赤宗魚骨)300公克、紅、白蘿卜絲各1/2杯、味噌80公克、糖、味精各1/8小匙、蔥花2大匙
1.鲷魚(或其它新鮮魚骨)切塊,入開水川燙撈出,再用清水洗淨.2.鍋內入水31/3杯燒開,將紅,白蘿卜絲煮軟,續入魚骨煮滾,去除泡沬,將味噌、糖、味精置小漏杓內,以木棍(或湯匙)拌勻,立即熄火盛碗,並撒上蔥花即成.若將魚骨改用豆腐,海帶芽,水則改用魚干汁(小魚干300公克去頭及內髒,加水5杯以小火煮20分鐘即成)較理想.
天婦羅大蝦面
天婦羅是指一種日式的煎炸方法,無論是大蝦、冬菇、蘆筍還是洋蔥、南瓜都可以裹上天婦羅粉煎炸。
1.天婦羅粉,也可用少許白面加一個雞蛋、一碗水代替,煮熟的大蝦、蘆筍、洋蔥片、香茹,面條一碗。
1.將天婦羅粉和水以1:1.5的比打糊也可用白面、雞蛋和水打糊。2.把大蝦、蘆筍、洋蔥片、香菇放在天婦羅粉糊中沾裹,再依次放入滾開的油鍋中煎炸,至金黃色即可撈出。3.把面條煮熟,拌上日本醬油,再把炸好的大蝦蓋在面條上。要點:此菜的關鍵在於打糊,糊的濃稠度要用筷子挑起時能流淌才可。
日式海鮮炒面
魚肉80克、青椒30克、洋蔥20克京、蔥10克、蘑菇10克、大蒜1只、蝦仁30克、目魚30克、色拉油少許、醬油少許、鹽少許、意大利干面條120克
(l)把魚肉、青椒、洋蔥、京蔥、目魚切成細條,蘑菇切片,大蒜切末。用熱水把面條煮10分鐘,控去水分。(2)在炒鍋中加入色拉油、魚肉、蝦仁、目魚炒熟後,加入青椒、洋蔥、京蔥、蘑菇、大蒜炒熟散發香味後,加入面條炒勻後,澆入醬油、鹽炒勻即可食用。
日式涼面
日本進口綠藻面1包,山葵醬少許、海苔絲少許,水5杯,醬油1杯,沙糖少許,味素少許[page]
1.先將水,醬油,沙糖,味素少許(面汁)先煮滾放涼,冰在冰箱備用。2.清水滾後放下面干。面再滾後關小火,約煮10-12分鐘左右。面煮好時沖冰水冷卻為止。山葵醬少許、海苔絲放進冰箱要吃時再拿出來。3.吃時面汁以個人口味放適量山葵醬,海苔絲。4.面粘調好的涼面汁即可食用。
紫菜卷壽司
1.糖醋米飯:糖醋是用醋加糖熬至粘稠而成的,口味可以依據個人愛好面定,把熬好的糖醋汁均勻拌在米飯中,做成糖醋米飯。2.紫菜:最好用專門制作壽司的紫菜。3.人造蟹肉、日本黃蘿卜鹹菜、蘆筍、三文魚,切成長條狀。調味品:青芥末、日本醬油。
要點:1.蒸米飯之前要將米浸泡一二個小時,米飯要蒸得軟硬適中。2.要等到米飯溫度略低於手溫時再鋪在紫菜上。3.鋪米飯的過程,盡量快速完成,不然紫菜會因吸收過多水分而變軟,無法成型。4.包裹的時候,米飯不要外露,松緊要適中。5.制作壽司的過程中可以在身邊擺放一盆水,隨時用清水蘸蘸就不會粘手了。6.將紫菜平鋪在展開的竹簾上,把米飯握在手中捏軟,迅速將米飯均勻地平攤在紫菜上(米飯厚度大約0.5cm),壓瓷實,並空出上端2cm左右的紫菜。再將入造蟹肉、日本黃蘿鹹菜、蘆筍、三文魚條放置於米飯的中央。7.用竹簾裹住紫菜和米飯卷緊,然後撤走竹簾。8.把卷好的壽司切成段裝盤。
海鮮刺身
海鮮:新鮮的加吉魚、三文魚、金槍魚、北極貝,裙帶菜,白蘿卜,切成均勻的細絲,調味品:綠芥末、日本醬油
1.把蘿卜絲碼在盤子底下,把裙帶菜碼一些在蘿卜絲上。2.把海鮮切成長約5cm、厚約1cm左右的細條,鋪在蘿卜絲上。要點:1.蘿卜絲可用專用工具切出。2.要想蘿卜絲看上去亮一些,可將切好的蘿卜絲放在涼水中泡一會兒。3.海鮮可以上自由市場去買,這樣比在超市節省很多錢,而且比較新鮮。4.所有的用料均不需再放任何作料,吃的時候蘸綠芥末和日本醬油即可
茶壺蒸海鮮
雞肉40公克、魚肉40公克、檸檬(小)1/2個、貝芽菜(蘿卜嬰)適量、蛤蜊40公克、鮮香菇(小)4朵、煮出汁3杯、鹽2/3小匙、淡口醬油少許
1.雞肉,魚肉洗淨切片,檸檬分切4片,貝芽菜切段蛤蜊,鮮香菇洗淨備妥.2.將雞肉腌1/8小匙鹽與魚肉,蛤蜊分別以開水川燙撈出3.荼壺內放入雞肉,魚肉,蛤蜊,香菇及煮開的(1)料,蓋上蓋子移入蒸籠,大火蒸3分鐘取出,撒上貝芽菜並立即蓋好,即可趁熱食用.食時淋上檸檬汁,先倒汁品嘗,再吃壺內材料.*材料亦可選用金菇,鮑魚菇,豬肉,蝦,魚板等.*如無茶壺,可用盅或碗代替.
其實月色最喜歡吃的還是三文魚,自己去超市或者水產市場買點回來,用涼開水洗干淨,去掉魚皮和魚骨,切成薄片,蘸點芥末,再弄點小酒,那才是享受啊!
買三文魚等做刺身的食材,月色推薦去水產市場去買,價格便宜量又足,超市買的話,價格昂貴量又少。 腹脹主要是因為腸腔內產氣過多,或腸腔內氣體不容易排出而引起。 引起腸腔內氣體過多的原因有:(1)消化不良,由於吃進去的東西在腸內發酵,產生過多的氣體;(2)毒素影響,消化不良產生的毒素可影響腸內的消化而產生過多的氣體;(3)腸道內的炎症,腸子內有炎症時產氣也會增多,可以引起腹脹。 引起腸腔內氣體不容易排出的原因有:1.毒素影響,腸麻痺,腸蠕動減少,使腸內過多的氣體不容易排出;2.先天的缺陷,如巨結腸,因為有部分腸腔狹窄,所以在狹窄上部的腸子就擴大,不但氣體不容易排出,而且大便也積聚在腸腔內,幾天不大便,腹脹就非常顯著;3.腸子不通,如腸子與腸子套在一起(腸套疊)、腸子梗阻、腸子扭轉都使腸子不通,影響氣體的排出,同時積聚在腸腔內的東西還可以發酵,加重腹脹。
脹食療方
1.萊菔子粥 [原料]萊菔子2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將萊菔子(俗稱蘿卜籽)揀雜,洗淨,放入紗布袋中,扎以袋口,與淘洗干淨的粳米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30分鐘,取出萊菔子藥袋,濾盡藥汁,繼續用小火煨煮成粘稠粥。 [吃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健脾消食,順氣寬脹。 [評介]萊菔子,即俗稱的蘿卜籽,許多種植蘿卜類的菜農都有這樣的習慣,夏、秋種子成熟時割取全株,曬干,搓出種子,除去要質,再曬干,在當年或次年用以沖泡茶飲服,消食寬脹,保健強身。中醫認為,萊菔子性味辛甘,平,功專消食、降氣、化痰。中醫臨床多用於食積氣滯,症見嗳腐吞酸、甚至腹脹疼痛等。以萊菔子組方的食療藥粥有健脾消食、順氣寬脹諸功效,對中老年肝癌患者腹脹有較好的輔助治療功效。 2.青皮橘皮粉 [原料]青柑皮50克,鮮橘皮100克。 [制法]每年5~6月份收采自落青柑幼果,曬干,切絲或切片;或7~8月份收采未成熟果實,在果皮上縱剖成四瓣至基部,除盡瓤肉,切成片或絲,曬干。將青柑皮研成細粉,備用。將鮮橘皮洗淨外皮,曬干或烘干,研成細粉,與青柑皮粉充分拌和均勻,瓶裝,防潮。 [吃法]每日2次,每次10克,溫開水送服。 [功效]舒肝和胃,行氣寬脹。 [評介]近代研究資料表明,青柑皮對胃腸平滑肌有抑制效應;實驗研究還發現,青柑皮還有良好的利膽作用,可舒張膽囊平滑肌,顯著增加大鼠膽汁的流出量,從而為青柑皮疏肝利膽、行氣和胃的功效提供了實驗依據。中醫認為,鮮橘皮辛苦氣香,善理脾胃氣滯,對於濕阻或食滯而引起的脾胃氣滯尤為適宜,證情不論虛實,皆可配伍應用。上二味研末拌和,適量服食,共奏舒肝和胃、行氣寬脹的治療作用,對肝癌並發用脹者尤為適宜。最近有報道,日本從柑橘皮中提取到一種抗癌物,能延長荷瘤小鼠的生命,這為青皮橘皮粉在肝癌防治中的輔助治療作用提供了重要佐證。 3.蔥油橘皮蘿卜絲 [原料]青蔥(連蔥白)5根,新鮮橘皮50克,白蘿卜500克,香菇50克。 [制法]先將新鮮橘皮、香菇分別揀雜,橘皮洗淨後切成絲;香菇用沸水沖泡,浸漬片刻,洗淨,切成絲條狀,備用。將白蘿卜洗淨,刨去薄層外皮,剖片,切成絲,放入大碗中,加精鹽適量,抓揉浸漬片刻,擠去浸漬水,勻放在盤碗內,備用。青蔥洗淨,切成蔥花,撒布在蘿卜絲上,待用。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至八成熱,取1小勺澆在青蔥上;鍋留底油,燒熱後,下入香菇絲、橘皮絲,熘炒均勻後,倒在盤碗內,加味精、麻油,拌和均勻,即成。 [吃法]佐餐當菜,隨意服食,吃蔥油蘿卜絲,嚼食香菇絲、橘皮絲,當日吃完。 [功效]消食化痰,順氣寬脹。 [評介]橘皮的消食順氣功效已為人們所熟知,中醫認為,橘皮尚有理氣燥溫的功效,與功專消食化積、降氣寬脹的蘿卜配伍,尤為適用於肝癌並發腹脹等症,凡食積氣滯見嗳腐吞酸,甚至腹脹疼痛者尤為適宜,堅持服食,可發揮輔助治療作用。吃多了撐的,以後多吃羅卜少吃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