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獻血的血如何儲藏正文

獻血的血如何儲藏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獻血的血如何儲藏
 
1997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獻血法》中明確規定:“國家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醫療機構臨床用血應當制定用血計劃,遵循合理、科學的原則,不得浪費和濫用血液。” 

  目前,市民在無償獻血的同時,也開始關注血液的使用和流向問題。作為無償獻血者,自己的愛心是否能幫助到需要的人?當血液不合格時,有關機構究竟如何處理,是否嚴格執行國家對於過期血液制品保管與銷毀的流程?   

  獻血會染上傳染病麼?

武漢血液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只要獻血者在正規采血機構獻血,是絕不會感染疾病的。

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全國采供血機構上崗培訓考試合格者才能上崗,他們所使用的針頭和采血器材均為國家合格企業生產、且經過嚴格滅菌消毒的一次性無菌物品;采集血液完畢後針頭當場去掉,經高效消毒液浸泡後交專門的醫用垃圾處理機構銷毀,不存在重復使用和交叉感染的可能;而且獻血車和獻血屋每天都會進行嚴格消毒,采血環境絕對符合衛生標准。“這意味著獻血者捐血時,不會有液體或者傳染性物體進入捐血者體內。獻血與健康體檢時的抽血化驗本質相同,是非常安全的”。


  處理“廢血”有完備制度 

  南寧中心血站副站長陸祝選介紹,報廢血液主要有兩個來源:在後期檢測過程中查出不合格的血液和過期的血液。而對於如何將血液認定為報廢,在制度和程序上也有著嚴格的規定。血站采集血液後,將送到待檢庫,檢驗科室將會對所有血液標本做乙肝、丙肝、梅毒、轉氨酶和艾滋病等5項檢查,其中任何一項不符合標准,這袋血都將被視為不合格血液,同時會貼上“不合格”標簽。 

  合格的血液將由成分科進行分離,將一袋原始血液分離為“紅細胞”、“白細胞”、“血漿”和“血小板”,然後進行分別存放。各種成分存放的條件和使用時效各不相同,比如“紅細胞”的保質期是20至35天,血漿的保質期是1至5年,機采血小板的保質期是5天。“如果過了這個保質期,成分血也會被作為報廢血液處理。”陸祝選說。 

  記者在南寧中心血站看到,對報廢血液的處理,血站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後期檢測過程中查出不合格的血液和過期的血液都將被貼上“不合格”標簽,同時送往質量管理科進行抽檢,最後交由後勤服務部門進行處理。 

  “對於血液的去向,每個科室都有詳細的紀錄,也必須有各個科室的簽字。”陸祝選說。被貼上“不合格”標簽的血液,血站要先進行“病毒滅活”,在56至58攝氏度的水中煮10到12個小時,這個過程是為了徹底殺死血液中的病菌,等同於將血液“煮熟”。經過這樣的處理步驟之後,才能將血液交與南寧市專業處理醫療垃圾的公司進行焚毀或深埋處理。
 
血液保存的要求是:防止凝固、保證細胞新陳代謝所需的營養、延長在體外的壽命、保證輸給病人後能發揮相應的功能。因此在保存時要加入抗凝劑、細胞新陳代謝所需的營養、溫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等。由於各種血細胞的特點不同,保存的方法也不同,保存期也有所不同。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檸檬酸鈉溶液加在要保存的血液中,生物實驗都是這樣做的```
別的沒有什麼辦法了
 

酒渣鼻什麼樣?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