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沒有夏天那麼厲害,其實秋天的紫外線其威力仍然不容小視,因為秋天大氣離子層的濃度較夏天稀,紫外線被吸收的量也就較夏天少,所以紫外線仍然是相當強烈的,可以說這個時期皮膚更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而紫外線也是造成皮膚的干燥的元凶之一,所以白天在塗抹保濕乳液之後,別忘了仍要使用防曬霜來保護皮膚,使皮膚免受各種波段的紫外線和可見光的損傷。
六)為了避免室內空氣干燥而引起的皮膚水分的蒸發,應當設法提高室內濕度,通常濕度保持在50度左右會比較合適。如果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內的話,建議可以在室內使用諸如空氣加濕器等設備;或者也可以采取經濟點的辦法,比如在室內放置幾盆水,或是放幾個魚缸及水養植物也是不錯的選擇,以保持室內空氣濕潤度,幫助保持皮膚水分。每晚臨睡前還可以在床邊放上一小盆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加濕作用。
七)貼身衣服應選擇寬松的棉質品,最好是吸汗透氣的,以免產生接觸摩擦或者燥熱出汗造成皮膚發癢。同時還應避免貼身穿著毛衣,尼龍,化纖材質的衣服,以免刺激皮膚引起過敏。尤其是有人喜歡天冷的時候穿著保暖內衣,不過要當心有的保暖內衣是由復合夾層材料作成的,就是在兩層普通棉織物的中間多夾一層蓬松的化學纖維從而達到保暖的目的。而這種化纖成分穿在人體上容易發生摩擦而產生靜電,這些靜電在人體周圍可產生大量陽離子,它會刺激皮膚,使人體皮膚的水分減少,皮屑增多,也會引起皮膚瘙癢,所以皮膚容易過敏者應盡量選擇貼身穿著純棉、真絲之類不易產生靜電的內衣褲。
八)另外除了選擇正確的護膚產品外,內在的調理也很重要,要注意休息及適當的心理壓力調節。在飲食調節方面,平時更要注意多喝水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膚的水分供給。注意營養均衡,多吃新鮮蔬果及牛奶豆漿之類的水分豐富的食物。還可常吃芝麻油、黃豆、花生等食物,它們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等,而人體缺乏亞油酸,皮膚會變得干燥,鱗屑增厚。
維生素的攝取對於防治皮膚瘙癢也很重要,特別是維生素a、b2、b6等。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皮膚會變得干燥,有鱗屑出現,甚至使皮膚出現棘狀丘疹,因而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髒、胡蘿卜、油菜、芹菜、禽蛋、魚肝油等。
而維生素b對人體的新陳代謝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缺乏維生素b會使體內的新陳代謝產生障礙,影響細胞功能,容易引發皮炎、痤瘡等皮膚問題。含維生素b6的食物有:麥麸、馬鈴薯、豌豆、白菜、牛肝、腎、香蕉等;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黃豆、酵母、動物肝髒、香菇等。
同時,皮膚瘙癢患者避免辛辣、油膩、海鮮,咖啡、煙、酒等刺激類食品,因為這類食品對人體及皮膚是一種刺激,可能會使原本患有某種皮膚病的人病情加重。如化膿性皮膚病人宜少吃甜食、酒類等;而辣椒、蔥、蒜、酒、濃茶等食物會導致人睡眠欠佳、情緒不穩定等諸多反應,這些心理因素也會影響到人對刺激的敏感度,更容易產生癢感,特別是可能使患瘙癢性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的人症狀加重。
飲食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因為高脂肪食物會增加皮膚上油脂的負擔,特別是皮膚表面的毛孔易發生堵塞的現象;糖類食物也要少吃,過多的糖會增加皮膚上細菌的繁殖,刺激皮膚,造成皮膚瘙癢。而魚、蝦、蟹等海鮮類產品,是皮膚瘙癢的“過敏源”,它易使皮膚血管周圍的活性物質釋放出來,加劇皮膚的瘙癢,也應避免食用。
對於單純的季節性皮膚干癢,只要做到以上幾大保養原則,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甚至消除皮膚瘙癢的問題。
如果出現嚴重的頑固性瘙癢,應當考慮是否有其他內髒疾病的存在,例如糖尿病、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便秘者、腫瘤等也會導致發生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症狀,這時就需要馬上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了。
http://www.fx120.net/mrss/mrss-mr/hfmr/jbhl/200411050904428319.htm
對於這種天氣干燥寒冷所引起的皮膚干癢,應該如何來預防及改善呢?其實這種季節變化引起的皮膚干癢症最重要的要以預防為主,因為事前的預防往往比事後的治療要有效的多,也就是說在症狀出現之前就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皮膚問題的出現.而預防皮膚干癢症出現最關鍵的就是要維持皮膚滋潤,並減少角質層的水份及油脂散失,保護皮脂功能.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洗澡時應選用溫和的最好是偏弱酸性的沐浴乳,避免使用清潔力過強的鹼性香皂,因為即便是再中性的沐浴液相對與人體皮膚來講也是偏鹼的.還應避免使用太熱的水洗澡,最好是采用與體溫相仿的水溫(不超過40度).
並且要適量減少沐浴次數和縮短洗浴時間,以免水分及脂肪因熱而過度流失.洗澡時不要用力刷洗,因為過熱的水和用力的搓澡會洗掉皮膚的皮脂、角質等保護層,這樣就很容易傷害到皮膚,甚至引起皮膚局部發炎,使得神經更加興奮,會加重瘙癢.
2)洗澡後趁皮膚還未全干時立刻塗抹上滋潤的身體乳液,尤其是4肢等特別干燥的部位,這樣可幫助皮膚恢復水油平衡並在皮膚上形成一層薄膜,防止水分蒸發,而且因為剛洗好澡時毛孔還是微微張開的,護膚品比較容易吸收、滲透.塗好護膚乳後應盡快穿上衣服和襪子,不但保暖還可以防止表皮流失水分與皮脂,幫助加強對皮膚干燥狀況的改善效果.皮膚在得到有效的滋潤之後,可有效減少干癢現象.
如果平時感覺皮膚干燥時也應隨時使用乳液,以便及時滋潤干燥的肌膚,重點是小腿和手臂,小腿的胫前部是全身皮脂腺最少的部位,所以最容易發生瘙癢和皮屑,而手臂經常會暴露在空氣中,也最容易產生干燥現象. 皮膚瘙癢患者避免辛辣、油膩、海鮮,咖啡、煙、酒等刺激類食品,因為這類食品對人體及皮膚是一種刺激,可能會使原本患有某種皮膚病的人病情加重.如化膿性皮膚病人宜少吃甜食、酒類等;而辣椒、蔥、蒜、酒、濃茶等食物會導致人睡眠欠佳、情緒不穩定等諸多反應,這些心理因素也會影響到人對刺激的敏感度,更容易產生癢感,特別是可能使患瘙癢性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的人症狀加重.
飲食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因為高脂肪食物會增加皮膚上油脂的負擔,特別是皮膚表面的毛孔易發生堵塞的現象;糖類食物也要少吃,過多的糖會增加皮膚上細菌的繁殖,刺激皮膚,造成皮膚瘙癢.而魚、蝦、蟹等海鮮類產品,是皮膚瘙癢的“過敏源”,它易使皮膚血管周圍的活性物質釋放出來,加劇皮膚的瘙癢,也應避免食用. 冬天皮膚瘙癢怎麼辦
有的人冬季皮膚發癢,直到來年春暖才逐漸減輕、消失,這就是冬季皮膚瘙癢症。
中醫學認為,這種病是血虛不足,陰津虧損,因而生風發癢。現代醫學則認為,由於冬季氣候寒冷干燥,人體皮膚也變得干澀粗糙,甚至表皮脫落,使皮內神經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發癢。特別是老年人,由於皮膚分泌機能減退,所以一到冬季就容易發病。
一旦發病,可以試服養血滋陰的方藥;何首烏、生地黃、胡麻仁各15克,當歸、白芍、玉竹、白鮮皮、地膚子、秦艽、苦參各10克煎水,分3次服。另外分配合針刺曲池、血海、足三裡、三陰交等穴位。
在服藥的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最好穿著柔軟寬松的棉織品內衣內褲,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2、經常在皮膚上搽一些甘油、冷霜之類,以滋潤皮膚。
3、有人以為皮膚癢是身上髒的緣故,於是天天洗澡,用肥皂使勁擦洗,甚至用燙水去"止癢"。其實,洗澡太勤只會使皮脂更加減少而加劇病情;用鹼性強的肥皂和燙水擦洗,也必然刺激皮膚而更加瘙癢。
調理飲食: 在冬季,許多人經常出現皮膚瘙癢,尤以老年人為多見。症狀表現為:皮膚干燥、多屑、瘙癢,以解衣或夜間為重,部位多見於大腿內側、小腿屈側及關節周圍等處。不少人伴有頭暈、眼花、心慌、失眠等症。
造成冬季皮膚瘙癢的原因主要是皮膚受寒冷的影響而分泌的皮脂減少,導致皮膚干燥;飲食過精過細,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經常嗜食辛辣燥熱的食物如辣椒、大蒜、蔥、胡椒、芥末、腌臘制品等也會引起皮膚瘙癢。
治療皮膚瘙癢一般可以服用些抗過敏藥和鎮靜藥物,外搽一般則用止癢劑,但往往不能徹底根治。倘若能從飲食防治方面入手,配合適當運動和皮膚衛生等措施,皮膚瘙癢是可以緩解的。
皮膚瘙癢患者當中大部分體內缺乏錳。錳是人體物質代謝過程中的一種氧化促進劑,能提高蛋白質在人體內的吸收利用,有利於蛋白質代謝廢物的排洩,減少有毒物質對皮膚的侵害,激發多糖聚合酶和半乳糖轉移酶的活性,維持正常的末梢神經傳導功能,減輕和避免皮膚瘙癢的發生。含錳豐富的食物有:大豆、紅薯、菜花、大白菜、蘿卜、西紅柿、橘子、杏、瘦肉等。
防治皮膚瘙癢必須多攝取某些維生素,如維生素a、b2、b6等。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動物肝髒、蛋黃、胡蘿卜、油菜、芹菜、杏、黃花菜等;含維生素b6多的食物有:麥麸、馬鈴薯、豌豆、白菜、牛肝、腎、香蕉等;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黃豆、酵母、動物肝髒、香菇等。
皮膚瘙癢患者應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煙、酒、辣椒、胡椒、大蒜、蔥、芥末、生姜、咖啡等。飲食宜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這是因為高脂肪食物會增加皮膚上油脂的負擔,特別是皮膚表面的毛孔易發生堵塞的現象;糖類食物也要少吃,過多的糖會增加皮膚上細菌的繁殖,刺激皮膚,造成皮膚瘙癢。魚、蝦、蟹等海產品,是皮膚瘙癢的“過敏源”,它易使皮膚血管周圍的活性物質釋放出來,加劇皮膚的瘙癢,故應避免食用。□張洪軍
冬季皮膚瘙癢食療方
冬季皮膚發癢症在各個年齡段均有發生,但多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表現為冬季皮膚發癢,直到來年春暖才逐漸減輕、消失。這是由於冬季氣候寒冷干燥,使人體皮膚的汗腺和皮脂腺收縮。處於不活躍狀態,分泌的汗液和皮脂大大減少,人體皮膚變得干澀粗糙,甚至表皮脫落,使皮內神經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發癢。而老年人皮膚萎縮、變薄,所以比一般人更易受周圍環境冷熱變化的刺激,誘發瘙癢的機會就更大。
中醫學認為風、濕、熱均可引起皮膚瘙癢症。但在秋冬季節。燥邪當令,燥則生風,再加上老年人肝腎陰血逐漸虧虛,陰津虧損,陰虛火旺,易生風化燥,內燥與外燥相合,以致肌膚失養,生風發癢。中醫典籍稱之為“癢風”或“血風瘡”。如果在出現冬季皮膚瘙癢症的時候,症見皮膚干燥,抓後血痕累累,兼見面色萎黃,頭暈,心跳,失眠,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等等,那就可辯證為血虛不足所引起的。宜用中醫滋陰養血祛風之法治療,通過滋養陰血,使化生有源,精微充足,肌膚得養,營衛調和,衛外堅固,營衛得調,風癢自然除。通過食療的方法以養血滋陰是最佳的選擇:
泥鳅煲紅棗
泥鳅30~50g,紅棗20g,食鹽少許。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25分鐘,加入鹽、味精即成。服用宜每天1劑,連服10劑。泥鳅性味甘平.入脾,肝,腎三經,能補中益氣,強精補血,與紅棗共奏養血潤燥之功效,
穿山甲煲
穿山甲肉100g,生姜5片,食鹽少許。穿山甲肉切碎,放鍋內,加生姜、清水適量,慢火煎煮,至熟透加食鹽調味,服食。3~5天服1次。可適當服食,不宜多服。此藥膳中,主要取穿山甲走竄之性以開血凝,散血聚,兼有滋陰的作用,達到養血熄風的目的,對頑固性皮膚瘙癢可見功。
八寶肉皮粥
胡蘿卜100g、白芨10g、杞子20g、海參20g、肉皮100g、粳米100g,煮粥。或者可用熟地當歸粳米粥:熟地黃30g.當歸20g,粳米40g。陳皮末少許。每日服2次,中晚各1次。
雞血籐膏
雞血籐500g,冰糖500g。將雞血籐水煎3~4次,過濾取汁。微火濃縮藥汁,再加冰糖制成稠膏即可,可常服。雞血籐能養血活血、冰糖潤燥,此膏對用血虛風燥,病久不愈者非常有效。
當然,除了以上的藥膳方法,患者在飲食方面,應以清淡為主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