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缺乏哪些營養對身體有什麼危害正文

缺乏哪些營養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缺乏哪些營養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人體每天所需要的營養素有七大類,幾百種:水,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我們來看看這些物質對人體都有啥作用。
第一個:水!水是人體的第一需要,人是先被渴死的,後被餓死的。人體內各種物質的流動,交換,存在狀態都離不開水。越年輕,水份越大,越老越干。所以愛美的女人都去保濕。
第二個:糖!糖在人體內大致有三種作用:1、產生力量;2、再生功能;3、免疫功能。所以,假如一個人缺了糖,比如說得了糖尿病,他就會(1)沒勁,渾身無力;(2)一旦流血基摔傷不易恢復;(3)免疫力低下,產生各種並發症。糖尿病人很多都死於其並發症。可能有人說:“糖尿病人不是糖多不讓吃糖嗎?怎麼又說糖尿病人缺糖?”這又是一個誤區。糖尿病人其實是最缺糖的人,缺糖,是因為其細胞不易吸收糖,因而大量的糖在血管裡面流卻進不了細胞,造成血管內糖含量增高,也就是血糖高,最後從尿液裡排出,所以叫糖尿病。尿糖高也好,血糖高也好,都只是糖尿病的表面現象,而並非本質。本質是細胞得不到糖。大多數醫生治療糖尿病都是拼命去降糖,大多數患者所關心的結果也是血糖的高低。而並沒有充分注意到細胞裡面缺糖這個實質性問題。細胞缺糖是因為細胞吸收糖有問題,細胞吸收糖有問題是因為幫助細胞吸收糖的胰島素有問題,而胰島素有問題是因為胰髒有問題,而胰髒做為一個器官,就像一個機器,產品有問題,不是機器本身的問題,就是原材料有問題,器官本身的問題還需要營養來修復。機器修復好了,可以“生產”更多質量更高的胰島素,進而能幫助更多的糖被細胞吸收。也就是說,修復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增加細胞裡面的含糖量。所以想辦法讓細胞吸收糖,進而增強全身的功能,當然也包括胰髒的功能,形成良性循環,這才是解決糖尿病的根本。果糖由於比葡萄糖更容易被細胞吸收,所以在同等胰島素擁有量的情況下,食用果糖不失為一個絕佳的有效方法。同進需要理解的是,果糖雖然容易被吸收,但畢竟也是要消耗一定量的胰島素的,所以,血管裡原有的葡萄糖被吸收的會更少,也就是說會出現血糖更高的現象。這只是表象,不必為此擔心。這裡須提醒一點的是要提防副作用。有些治療方法效果也有,但副作用極大,得不償失。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可取的,比如說打胰島素等。
第三個:脂肪!它是組成人體的重要原材料,又是人體的燃料庫。同時又是各器官重要的保護“裝置”。試想假如沒有脂肪,我們的心、肝、胃、腎等各大器官全部象風鈴一樣吊在體內,人體少加晃動就會造成嚴重碰撞,恐怕世界上就不會有足球名星了。所以這個包裝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們買台電視機還需要一層塑料包裝呢,更何況人體呢。
第四個:蛋白質!蛋白質號稱生命之源,是組成人體的最基本的原材料。另外,需要的時候,脂肪和蛋白質都能轉化為糧。糖尿病人後期之所以變瘦就是這種轉化的結果。以上四種營養素的需求量比較大。
第五個:維生素!維護生命的元素。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它的重要性,雖然它的需求量很小,但是它的作用卻是巨大的。
第六個:礦物質!礦物質雖然和維生素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物質,但它們倆卻有著相似的特性,那就是它們都是微量營養素,人體的需求量極小,但是作用極大!人體的約大多數功能都與這兩類物質有關。換句話說,人體的絕大多數疾病,都是因缺乏這兩種物質所導致的。象偏頭痛缺鎂;精神不集中缺鋅;糖尿病缺鉻;貧血缺鐵;大脖子病缺碘;易感冒缺維生素c,白內障同時缺維生素和幾種礦物質等。
第七個:纖維素!纖維素是唯一不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素。它的主要作用是清腸排毒。
這七大營養素除水是單一的以外,糖有單糖、多糖。光單糖就有兩、三種,雙糖,多糖不計其數。脂肪酸有幾十種,氨基酸有二十二種,維生素有a、b、c、d、e、f等,光維生素b就有b1,b2,b3,b4,b5,b6......b12等。礦物質也有幾十種;纖維素也是。合起來,人體每天所必需的營養素足有幾百種之多。它們分散地存在於地球上各種動植物身上。我們要想全部均衡地攝取到它們,每頓飯至少要吃幾十種食物。還得是按菜譜配出來的。今天大家明白了這個道理,懂得了這個知識,明天開始每頓都按均衡的營養去調配我們的飲食,行不行?不行!為什麼?做不到,對了。不能說所有的人都做不到,有的人他可以有一個專門的高級保健醫生,專為他做這個工作。但是我們呢?可說絕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
那做不到礙事不礙事。礙事!若不礙事,這些營養素都可有可無,那它們就不叫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了。那麼怎樣個礙事,會有什麼結果呢?
人體缺乏營養會有什麼結果呢?一般會有兩個結果:一是減壽;二是生病。你喜歡哪一個?哪一個也不喜歡!人的正常壽命是要活一百五十歲的。但是由於長期不注重保健的結果,突破一百歲高齡的人竟然鳳毛麟角,整整少活一輩子啊!再一個是生病。人體其實是由無數個小“機器”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個最復雜,最完善的一個大“機器”,每一種機器,它都需要一個能源。電腦需要電源;發動機需要汽油;人呢需要營養,不斷地給人體供應能源,供應原材料。有了這些營養,這些能源,人體的各個小“機器”開動起來,人體這個大“機器”才能正常運轉。若營養不均衡,不全面,缺少了一些營養素,也就是缺少了某些小“機器”的能源和原材料,那麼,一些小“機器”就將起動不起來了,人體的某些功能也就將降低,甚至消失了,這些小“機器”功能的喪失,一方面會直接帶來一些問題,另一方面最可怕的是帶來一系列的更大的問題。因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所有小“機器”都是相關聯的,一個小“機器”出問題,它相關的上下左右的“機器”都會受到影響和破壞。這就是所謂病的開始。繼續擴展下去,問題越來越大,越來越嚴重,直到有一天人體明顯地感覺到有某些功能性障礙基痛苦的症狀時,人們才察覺“有病”了。其實病早就有了,只是症狀不明顯時,人們不重視罷了,當病嚴重到一定程度,症狀明顯了,人們才確認是有病了,而這時又往往把病和症混為一談,不管病有沒有消除,只要把症給消除了,人們就會認為病好了。比如說氣管炎,只要把炎症給消除了,就會認為氣管炎好了,而事實上由於藥物的副作用,使得氣管壁受損,氣管壁分泌的免疫物質會更少,這樣一旦再次發作會更加嚴重。就這樣,人們在症狀出現後注重治症,只要這一會兒沒症狀出現,人們就會認為病好了,至於以後又出現症狀,人們還會不加思考地去治症,而不去治病。從根本上說這是無知的悲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醫學的悲哀!現代營養學已明確地認識到了這一點,長期缺乏營養,會導致各種疾病。我國有些地區,大家都缺乏一種營養成份,所以大家最後都得了同一種病,這就是所謂的“地主病”。慢性病得病的過程就是營養失衡的過程。每缺乏一種營養都會導致多種疾病,若缺乏多種營養,那就更會導致多種疾病。現在已被人們發現的慢性疾病已有一萬八千多種。反過來講,均衡地補充營養就能防止許許多多種疾病的誕生,已經得了的疾病絕大部分也是可以恢復健康的,即便不能恢復到和病前完全一樣的程度,也能達到遠遠超出我們所期望的程度。
 
缺維生素a:指甲出現深刻明顯的白線,頭發枯干,皮膚粗糙,記憶力減退心情煩躁及失眠。
缺維生素b1:對音響有過敏性反應,小腿有間歇性的酸痛。

缺維生素b2:嘴角破裂潰爛,出現各種皮膚性疾病,手腳有灼熱感。對光有過度敏感的反應。

缺維生素b3:舌頭紅腫,口臭,口腔潰瘍,情緒低落。

缺維生素b6:舌苔厚重,嘴唇浮腫,頭皮特多,口腔黏膜干燥。

缺少維生素b12:行動易失平衡,身體時有間歇性不定位置痛楚,手指及腳趾酸痛。

缺少維生素c:傷口不易愈合,虛弱,牙齒出血,舌苔厚重。

開家庭藥箱,除了必備的感冒藥和創可貼,是不是各種各樣的維生素藥最多?真的很感謝它們,一旦有些小毛病,不用上醫院,服上幾片自己就能“搞定”。直到有一天,醫生卻告訴我們那些維生素並非百分百“善意”……那還等什麼,趕快整理你的小藥箱,如果有病還是去看看醫生吧。 
現在有很多人不去咨詢醫生,
不管自身營養狀況,直接吞下復合維生素藥片或者膠囊,以求達到服用維生素所能產生的“理想效果”。但是,營養專家指出,維生素要悠著吃,因為服用維生素過量或不正確都會導致不良反應,使身體健康受到危害。

過量服用危害多

營養專家們以前總是強調要保證體內營養物質的最小需求量,現在卻變成了對營養物質補充過量的擔憂——過多的熱量、過多的蛋白質、過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都給人們的健康帶來隱患。當下,維生素服用過量就成為一些醫學專家擔心的問題。

“把維生素當成補品大劑量濫用或不正確服用,對身體有害無益”,協和醫院營養科於康主任這樣告訴記者。於主任指出,維生素是人體必不可缺的營養物質,但並不是越多越好,過量服用維生素對身體同樣會造成危害,誘發或導致很多疾病的產生。維生素按理化性質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等在體內排洩較慢,服用後容易在體內蓄積,所以過量服用後引起中毒的可能性大。而水溶性維生素一般容易排洩,不易蓄積,因此相對較為安全。

有很多人認為,維生素是營養物質,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其實維生素也同樣具有副作用:

大量的維生素a會損害手臂和腿部的關節,會減少健康人大腦中的血流量,引起頭痛腦漲甚至死亡。

維生素d服用過多則可能引起維生素d過多症,表現為口渴、眼睛發炎、皮膚瘙癢、嘔吐、腹瀉、尿頻等症狀。

維生素e過量使用會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

過量服用b族維生素,也會引起許多問題,如過多的維生素b可以使人體神經中毒。

太多的維生素c可以引起胃痛和腸功能失調,還可影響紅血球的產生,使人身體虛弱、疲勞。

另外,大量服用維生素還會影響服用其他藥物的效果,也會產生成瘾性,一旦上瘾,突然停止服用,會引起身體不適。

飲食獲取最安全

維生素是人體健康必須的營養要素之一,一般不能在人體內自身合成,主要從膳食中獲得。營養學家認為,如果能夠從食物中攝取到足夠的營養,就完全不必服用任何維生素藥物了。

據於康主任介紹,維生素按用途可分為治療用維生素和營養補充用維生素兩大類。治療用維生素按缺乏症進行選擇,按需治療,缺什麼補什麼,如治療夜盲症可補充維生素a;腳氣病可補充維生素b1等。而營養補充用維生素主要應用於飲食不平衡的人群,現在市場上的維生素類藥品、保健品、食品更多的是此類維生素。一些商家把眼光投向營養補充用維生素產品,通過廣告宣傳把消費者領入一個補充維生素的誤區,認為這些維生素片、膠囊可以補充人體所需,而專家指出:想通過維生素片來達到人體所需維生素的“黃金量”是很難的。

於主任提醒人們,注意日常生活的飲食營養均衡,糾正偏食、挑食習慣,每日保證足夠量的蔬菜、水果、肉、蛋等營養物質,這樣全面均衡飲食可以不必額外補充維生素。確實需要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到對症、安全。

你缺哪種維生素

缺維生素a:指甲出現深刻明顯的白線,頭發枯干,皮膚粗糙,記憶力減退,心情煩躁及失眠;

缺維生素b1: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小腿有間歇性的酸痛;

缺維生素b2:嘴角破裂潰爛,出現各種皮膚性疾病,手腳有灼熱感覺。對光有過度敏感的反應;

缺維生素b3:舌頭紅腫,口臭,口腔潰瘍,情緒低落;

缺維生素b6:舌苔厚重,嘴唇浮腫,頭皮特多,口腔黏膜干燥;

缺少維生素b12:行動易失平
 

家庭影院 硬盤播放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