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是什麼 三焦是中醫學范疇中六腑之一,又名“決渎之官”,為上焦、中焦、下焦三者的統稱。“焦”古字作“膲”,為皮下、肌間紋理之意。 上焦 位於橫膈膜以上的部份,包括心、肺。所謂“上焦如霧”,指的是上焦的宣發功能,令血氣及津液如霧氣般散發全身。 中焦 位於橫膈膜以下,肚臍以上的位置,包括脾、胃。當脾胃運化及腐熟食物時,水谷會被分解消化,如化為泡沫的過程,故稱“中焦如漚”,其中“漚”是指中焦的消化功能。 下焦 位於肚臍對下,包括肝腎、小腸、大腸及膀胱。“下焦如渎”,指的是下焦排洩濁物的功能。 三焦”是中醫學一個特有之腑的名稱,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焦”為焦點,有火、熱的能量,有蒸發、傳導、通調、運化等作用。“三焦”分屬在胸腹部位,是水谷出入的道路,其經脈布膻中,散絡心包,總司人身的氣化活動,具有疏通水道的功能。在維持水液代謝平衡方面,它是一個很重要的器官,為六腑之一。由於“三焦”所轄部位過大,涉及到各個髒腑功能,因此有上、中、下的劃分。中焦,相當於中脘部位,中脘以上為上焦,中脘以下為下焦。從整體看,三焦可以“主持諸氣”,所謂“主持諸氣”,也就是三焦在人體上下內外發揮氣化作用,而三焦所以能夠發揮氣化作用,那是因為有命門真火的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