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七個月的寶寶反復發燒怎麼辦?正文

七個月的寶寶反復發燒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七個月的寶寶反復發燒怎麼辦?
 

第1,造成發燒的因素

非疾病因素
嬰兒體溫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
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
劇烈運動前後、某些特殊藥物作用,
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若體溫呈現不穩定狀態,
則應考慮疾病的可能性。
疾病因素
·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
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
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症。
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帶給醫生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大於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
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
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
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
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此外,當小朋友有原因不明顯的發燒時,驗尿檢查也是很重要的。
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頻尿、小便痛,甚至於有小便失禁、
腰痛的現象。小嬰兒則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象,
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狀,所以非常容易誤診。
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為泌尿器官先天發育畸型,
例如腎髒的形狀不對、輸尿管進入膀胱的角度不對等等,
需要以手術治療。

第2,幾度算發燒?

兒童的體溫在36.2℃~38℃為正常。一般定義:
肛溫高於37.8℃,口溫高於37.3℃,腋溫高於36.8℃
為發燒。現在用耳溫槍的機會較多,耳溫槍所量的溫度與肛溫相近,
均稱為“核心溫度”(coretemperature)。

第3,如何正確量體溫?

1.測量腋溫比肛溫好:因肛溫必須插入肛門內,
對寶寶較具刺激性,腋溫則較溫和。
2.三歲以下寶寶適用水銀溫度計或耳溫槍:
耳溫槍的准確性及安全性已被醫界肯定;
水銀溫度計則較電子溫度計准確。
3.使用前將水銀柱甩至36℃以下:如此測量到的體溫才准確。
4.需測量足夠時間:若測量腋溫需夾5分鐘以上,
肛溫則僅需1分鐘即可。
5.肛表要先潤滑:測量肛溫前,需先在肛表上塗上潤滑膏,
然後插入肛門內2公分即可。
6.洗澡、飲食、運動後不可立即量體溫:
洗澡後要半個小時才能測量體溫;吃熱的食物、
大熱天剛從外面進來或運動後,其體溫在38~38.5℃之間,
應先休息半小時後再量,不宜遽然診斷為發燒。

第4,一發燒就要馬上退燒嗎?
發燒是一個警訊,它在通知你身體有某部位生病了;
然而發燒本身不至於傷害孩子,所以退燒是否必要,
長久以來一直有爭議。主張不必退燒的學者診斷,
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
分析發燒的形態可以幫助診斷病因,一味退燒反而誤導。此外,
發燒本身還有幫助殺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
所以不太高的發燒是不必急著退燒的。
不過,多數醫生贊成適度的退燒。因為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
造成內在的消耗,病人頭痛、倦怠、心跳加速。嬰幼兒容易脫水,
發燒造成水分蒸發,更是惡性循環,嬰幼兒熱性痙攣的比例較高,
放任發燒引起傷害是不必要的。

第5,如何自行幫寶寶退燒?
當寶寶體溫達上述的發燒溫度時,使用以下溫和(物理性)
的退燒方法可讓寶寶舒服一些:
1.冷敷法:這個方法簡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額,
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
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較用冷毛巾敷前額要好。
2.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將寶寶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
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
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約4~6小時一次。
3.溫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或75%
酒精兌水1/2,亦可用二鍋頭酒兌水1/4,放在一個小碗中。
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
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
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若直接用酒精擦拭,會讓小朋友覺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後可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10分鐘,
酒精蒸發得差不多的時候,體內的血液循環到了身體表面,
又使皮膚變熱時,就可以再重復第二次,如此重復三次左右,
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由於退燒速度較快,
此方法適合1歲以上之幼童,且超過40℃以上不易退之高燒使用。
4.以涼毛巾擦拭:用稍涼的毛巾(約25度)在額頭、臉上擦拭。
5.多喝水:有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
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份。
6.使用冷水枕:肛溫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
乃利用較低的溫度作局部散熱。現在市面上的軟冷水枕甚為方便,
冷度也不會太冷,較大幼兒及兒童可用。
但是不建議用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嬰兒不易轉動身體,
會造成局部過冷而凍傷或導致體溫過低。
7.適當增減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畏寒),
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
可以少穿點衣物。

第6,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退燒藥的種類很多,一般都在體溫達攝氏38.5℃
以上時才開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間隔4~6小時。
退燒藥包含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
1.水劑:較溫和而安全,最普遍使用的是普拿疼糖漿(
acetaminophen)及ibuprofen糖漿。
2.錠劑:阿司匹林錠劑退燒效果也很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
例如:水痘或流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
因此目前幾乎不再使用。普拿疼這類退燒藥錠劑,
多吃也可能引起肝功能問題,
一般安全劑量是每公斤體重每日不可超過150毫克。
3.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
當小孩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使用次數要少,
因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使體溫降太快,或是反復刺激肛門,
造成腹瀉,過度使用栓劑也有引發胃潰瘍的案例。
4.針劑: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方法,有的孩子甚至會過敏休克。
然而目前並沒有針對退燒針所作的過敏試驗,
因此除非無法使用口服退燒藥(如嚴重嘔吐或禁食中)
且無法使用肛門塞劑(如嚴重腹瀉),用盡方法仍無法退燒,
最後一步才會考慮打退燒針。

第7,發燒會燒壞腦袋嗎?
寶寶一發燒,父母之所以急,不外乎是存在一個傳統觀念,
認為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其實,發高燒本身是不會使“腦筋變壞,
智能變差”的,以往有這樣的誤解,
是因為人們對發高燒背後的原因沒有區分清楚。
其實,只有腦炎、
腦膜炎等疾病腦質本身受病毒破壞才會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
而非發燒把人燒笨,燒聾了。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
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40℃,父母不必過於驚慌。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
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罹患細菌性腦膜炎或敗血症的可能比較高,
應特別警惕。至於腦細胞所能耐受的高溫極限是41.6℃,
超過這一極限,腦細胞蛋白質才會因高溫變質,
造成不可回復的損傷,但這種極端的高溫很少伴隨疾病發生。
發燒本身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尋找病因,對症治療。
一般感冒常會發燒2~4天,如果活動力佳、
進食正常則不必太擔心。
但需注意感染有無惡化或發生並發症的情形,
如嬰幼兒出現哭鬧不停、活動力差、高燒不退、不肯進食、抽搐等,
應盡速就診。
通常一般濾過性病毒感染不需使用抗生素就會痊愈,
不應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因為反而易造成抗藥菌種之衍生。
一旦醫師建議使用,應仔細討論使用適應症及使用時間。



 
孩子感冒了發燒是會反復的,看你打的是退燒的針還是消炎的,
如果是退燒針,那還得用消炎的,因為退燒只是對症,沒有治本,
不行的話,可以打點滴,那樣會好的快點,飲食就吃容易消化的,
和平時不要有太大的變化,一般感冒了也有個過程,
大概都會有一個星期,不要太心急了,就這樣吧.
祝你的孩子早日恢復...
 
多多增強他的抵抗力,
 
嬰兒與大人不同,他們的身體更加嬌嫩,遇到這樣的情況需要分析具體情況,一般來說,體溫在38吧以下時,不需要特別處理,可以將孩子衣服打開,讓皮膚處於室溫下,通過皮膚散熱降溫.對38.5度以上高熱的嬰兒,可以口服退熱劑,如美林滴劑,泰諾林糖漿.
嬰兒發燒用藥需要特別的注意,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則:
1.新生兒發熱時,千萬不能給他吃小兒退熱片,阿司匹林和apc等退熱藥品o
2.一旦體溫下降至正常就應該停止降溫措施,防止矯枉過正.
3.在炎熱的夏天,常因喝水太少引起發熱,除以上處理外,每隔2小時給孩子喂5—10毫升白開水或白糖水,一般24小時內就可退熱.
4.對新生兒高熱,除了采用物理降溫外,還必須找出高熱的原因,然後根據原因進行治療.如果觀察不出原因,最好去看醫生,做一下診斷.
5.高燒後的新生兒易發生便秘,可用肥皂條沾水塞人肛門即可,千萬不要給孩子服瀉藥.
只要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好好地照顧,孩子一定會好起來的.
如何給孩子退燒
當然,沒有必要每次孩子的體溫上升一兩度就抱起他往急診部跑.絕大多數的發燒在家就可以治好.下面是一些在此方面你需要了解的知識:
治療嬰兒發燒(當然,這裡假設的是孩子確實需要治療)的最好方法就是給他服用乙氨基酚或者布洛芬——有助於退燒的藥物,同時又會減輕他的~些不適感.乙氨基酚不管多大的兒童都可以服用,而布洛芬只適用於6個月以上的兒童,而且——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絕對不可以給經常脫水或者嘔吐的兒童服用(注意如果你家裡有孩子的話,手頭應該常備一些藥物,).如果孩子還不到3個月大,那你在每次給他服用乙氨基酚之前最好先讓醫生檢查一下.這個年齡段的嬰兒最重要的是首先診斷出發燒的原因,然後再去想辦法治療.
嬰兒資源
絕對不要給孩子服用阿司匹林,除非兒科醫生特別建議你這樣做.阿司匹林可能會引起reye綜合症(reye綜合症是流感病毒感染時的一種嚴重並發症,常見於2~16歲的兒童.患病開始時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繼而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嗜睡,昏迷或谵妄,並出現肝髒腫大,但無黃袒.丙氪酸基轉移酶(al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乳酸氫酶(ldh)和血氨均增高.)一種當嚴重時可以致命的肝髒功能紊亂疾病.
嬰兒知識
研究表明,給孩子在數天內服用兩倍劑量的乙氨基酚可能引起中毒.如果你的孩子出現惡心,嘔吐,肚子疼痛,你應該判斷是否是服用了過多的乙氪基酚所致.
超過醫生推薦使用的乙氨基酚劑量非常危險,所以一定要確保在使用的注射器上帶有刻度或者使用滴瓶來測量孩子服用的劑量,而且服藥的時間也要嚴格遵守規定(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意見,24小時內不得超過5次).注意.乙氧基酚嬰兒滴劑的濃度要高於液態形式,所以一定要遵循劑量表的規定.另外,你還應該檢查孩子服用的其他治咳嗽或感冒的藥物是否含有乙氨基酚.
如果孩子服用乙氨基酚後幾分鐘就反吐,那就要問問醫生是否應該再次給他服用一次藥劑.腸胃吸收藥物的時間一般為30~45分鐘.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冬季防止靜電的方法 有哪些?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