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為什麼要有四季?四季具體怎麼分?正文

為什麼要有四季?四季具體怎麼分?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四季的成因---

1.地球上最亮的地區是陽光直射的地方,例如: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和赤道;斜射的地區較暗,尤其是斜射角越大的地方,光線越弱,例如:南、北極。

2.受到地球的公轉和地軸的傾斜的影響,地球受陽光直射的區域會不同,溫度也隨之變化,因而形成四季。

3.陽光直射赤道時,赤道附近最熱,離赤道越遠的地方,陽光斜射的角度越大,氣溫越低。此時北半球離赤道有一點距離,是春天

4.陽光直射赤道後會日漸北移,當6越21、22日時,陽光會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回歸線附近最熱,北半球受到陽光強烈的照射,是夏天。

5.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後,逐日往南移,又回到直射赤道時,北半球是秋天。

6.陽光繼續南移到南回歸線時,北半球的陽光斜射角最大,陽光威力弱,是冬天。

7.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後,日漸北移,又會再直射赤道,如此周而復始,春夏秋冬輪替不斷。

8.四季的氣溫有明顯的不同。因陽光直射的關系,南、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當北半球是夏天時,南半球正是冬天;當北半球是冬天時,南半球正是夏天。

---四季晝夜長短的變化---
※地球的公轉和地軸的傾斜,形成了四季晝夜長短的變化。

1.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是夏天,晝長夜短。

2.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是冬天,晝短夜長。

3.南半球的晝夜情形和北半球正好相反。當北半球晝長夜短時,南半球是晝短夜長。當北半球晝短夜長時,南半球是晝長夜

4.陽光直射赤道時,北半球是春天或秋天,晝夜一樣長,大約是在春分點(3月21日前後)及秋分點(9月21日前後);晝最長的是夏至點(6月21日前後);晝最短的是冬至點(12月21日前後)。
 
得墨忒耳之女,蠻是宙斯的女兒。被冥王哈得斯擄走,並嫁他為妻。

得墨忒耳因痛恨宙斯不經她的同意就將女兒嫁給哈得斯而使大地上的萬物停止了生長。

宙斯不願人類因此滅亡,最終答應得黑忒耳讓女兒在一年中的三分之二的時間與她在一起,另處的三分之一待在冥王哈得斯的身邊,並派赫耳墨斯去冥府傳達他的旨意。

哈得斯答應讓佩耳塞福涅回到母親身邊,但事先給佩耳塞福涅吃了一顆象征婚姻的石榴。

從此,當佩耳塞福涅在得墨忒耳身邊時,大地便恢復了肥力,一切都充滿生機。而當佩耳塞福涅回到冥府時,得墨忒耳又陷入悲傷,世上萬物便停止生長。

這就是四季的由來。




在早期的農業社會裡,耕作的進度往往依天時為准,歷法自然就成了農民作息的依據。我國自古以農立國,歷法的准確與否,直接影響國計民生,所以歷代天子,都十分重視修訂歷法一事。在戰國時期之前,黃帝、颛顼、夏、殷、周、魯等朝代,所使用的歷法,皆為「四分歷」,其中黃帝、周、魯三種歷法以子建月,即以仲冬月(陰歷十一月)為一歲之首。殷朝歷法以丑建月,即以季冬月(陰歷十二月)為一歲之首。夏朝歷法以寅建月,即以孟春月(陰歷正月)為一歲之首。颛顼時歷法以亥建月,即以孟冬月(陰歷十月)為一歲之首。到了漢武帝時,已出現了歷法與天象不符的偏差。《漢書》「律歷志」形容此時為:「朔晦月見,弦滿望高」。武帝下令司馬遷、落下闳、鄧平等人改秦「颛顼歷」,另訂「太初歷」,仍以夏歷的孟春之月為歲首,並將廿四節氣列入歷法。這套歷法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民國以後,才改用陽歷。
 

頭皮屑怎麼去除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