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是希臘的國樹 希臘的國樹——油橄榄 油橄榄是希臘的國樹。這與希臘人民心目中神聖女神雅典娜是分不開的。 油橄榄oleaeuropaeal. 油橄榄又名齊墩果,為木犀科、齊墩果屬常綠喬木。栽培品種有較高食用價值,含豐富優質食用植物油--油橄榄油,為著名亞熱帶果樹和重要經濟林木。本世紀70年代中期,世界油橄榄達到8億株,點地700余萬ha,純林占1/3。1974年產果780萬t,有56萬t用於加工果實制品,724萬t用於搾油,產油147萬t,居各食用植物油產量的第6位。 我國栽培油橄榄歷史較晚,是1964年3月3日開始,一直發展到現在,全國現有油橄榄超過1600萬株。其中受國家質監總局公告2005年第176號《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保護的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是目前全國最大油橄榄基地,有各種品種,包括;(佛奧、萊星、皮削利、九峰6號、戈達爾、皮瓜爾、阿斯、鄂植8號、配多靈、科拉蒂那、格羅莎、中山24號、城固32號)等各種品種920萬株左右,種植面積超多29萬畝,幼林占65%左右。目前,進入結果的植株約32%,僅武都油橄榄種植面積已達到14.86萬畝,2008年低前該地區油橄榄產量逾50萬公斤。其余部分分布在嘉陵江流域的四川、重慶、陝西等地區。 從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獲悉:經過近十年的規模發展,目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已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油橄榄基地。 不包含隴南文縣、宕昌地區、單獨武都區油橄榄保存面積達15萬畝,配套建設油橄榄加工廠6座,自產的橄榄油分別榮獲全國多屆林業博覽會銀獎、金獎,產品遠銷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天津、西安、蘭州等10多個大中城市。 今後武都油橄榄產業開發將繼續堅持立足資源優勢,早日建成30萬畝油橄榄基地,全部達產後年產鮮果15萬噸,搾油3.4萬噸,可實現產值18億元。 油橄榄是世界名貴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樹種,橄榄油是油橄榄鮮果直接冷搾而成的天然食用植物油,營養豐富、抗氧化性較強,產品用途廣泛,是世界上公認的植物油皇後、液體黃金。 【栽培歷史】 我國大規模引種栽培油橄榄,是從本世紀開始的。1950年前,有極少油橄榄傳人,在福建、台灣、雲南的蒙自和甘肅,四川、重慶栽植。1956-1962年被列入國家引種計劃,先後由蘇聯、阿爾巴尼亞引進12個品種苗木1800株和部分種子。1964年,在****總理親自關懷下,引種油橄榄10000株,進行大規模栽培試驗。自1973年起,在初步引種成功的區域,逐步發展生產栽培。 【引種栽培分布區】 根據全國最適合種植地區甘肅隴南和四川廣元地區的自然條件,油橄榄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引種栽培現狀與生產潛力,油橄榄引種栽培區域可分為:適宜區、次適宜區、邊緣區、和不宜種植區4類。 (1)適宜區:其主要氣候條件對栽培油橄榄有利,有比較適宜的土壤,在常規的或中等集約程度的栽培管理條件下,能達到或接近世界油橄榄主產區平均植株產量及產品質量。隴南地區比較典型的是白龍江沿岸、苟壩河、福津河流域的角弓、石門、兩水、漢王、桔柑、外納、三河、玉皇、郭河等 廣元地區比較典型的是以西昌河谷為中心的川西南亞熱帶山麓河谷區;盆地東北部區次之。 (2)次適宜區:主要氣候條件能基本滿足油橄榄部分品種生長發育的要求,在品種、立地選擇恰當和較好的栽培條件下,能接近或達到世界油橄榄的平均植株產量與產品質量。隴南地區如:安化、柏林、馬街、漢林等 廣元地區如:盆地中部區、米易、攀枝花谷區,甘洛、漢源河谷等。 (3)邊緣區:主要氣候條件能初步或基本滿足某種或幾種生長和開花結果的要求。這類地區包括盆地西部區,盆地東南區。 (4)不宜種植區:主要氣候條件不能達到油橄榄生長和開花結實的基本要求,或存在難於克服的災害性因素,即使在集約管理條件下,也難於達到基本的產量或產品質量指標。一是低熱、寒害區;二是低日照中心區,如青衣江中上游地區,沐川-馬邊-屏山及北川-安縣-綿竹低日照區。 【栽培與經營方式】 甘肅隴南地區主要以集體或個體經營公司+基地+農戶、以橄榄油為主,另外結合政府政策優勢與國家機構聯合研發衍生產品,比如:橄榄酒、橄榄美容產品、橄榄茶、橄榄保健品等為模式生產,區域內總共有各種規模產銷企業9家,互相結合自身產品優勢,在全國以“隴南油橄榄”為窗口用“全國總代理+區域總代+省級代理+地區經銷商+普通經銷商+最終用戶”的產業鏈模式向全國乃至海外推廣。 以油用原料為主的油橄榄園,是四川栽培與經營油橄榄的主要形式。現有規模一般小於100ha,分別由國家、集體或個體經營。這類橄榄園在經濟產量形成前,實行以油橄榄為主,油橄榄與糧食、經濟作物間作,多種經營;經濟產量形成後逐步轉為專一的油橄榄經營。 中國西北地區嘉陵江流域油橄榄栽培工作存在著艱苦的土壤改造任務。首先是整地,形成和加深土層以滿足油橄榄根系發展的需要。要實踐中,有3種整地方式:一是塊狀整地,定植前進行范圍為1m×1m×1m至2m×2m×1m的植穴式整地,定植後隨油橄榄植株的生長逐年擴穴;二是帶狀整地,整地深度0.8-1m,帶寬3-5m;三是深度為0.8-1m的全墾。 【油橄榄生長習性】 油橄榄的栽培品種有500種之多,廣泛種植的約140種。它們大致可分為油用、果用、油果兼用、授粉、砧木等五大類。通常情況下,二年苗齡的小樹定植後三年試花試果,六年開始進入盛果期。正常管理下,橄榄樹的盛果期可持續百年以上。 有些品種的橄榄樹抗寒性較強,如-8~-10℃的短時低溫也不致對樹體構成傷害,但不能持久。一旦受凍,它的解凍速度很慢,不能很快進入生長期,形成凍害。在接近零度的溫度下至少持續幾十個小時,有利於它的花芽分化,從而為豐收打下基礎。 油橄榄對其生長的土壤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ph值在6.5-8.0之間,土壤疏松透氣,無論是在硅質土裡還是在鈣質土裡都能生長。但研究表明:最好的橄榄油來自鈣質豐富、土壤肥沃的橄榄樹的果實中。花期和座果期的大風和暴雨,會對橄榄樹造成損害,直接影響當年的產量。油橄榄的病蟲害不難防治。只要堅持預防為主,及早治理,就不會造成大的危害。 一般情況下,橄榄樹的種植密度是每公頃300株左右。種植時的定千高度以0.3~0.8米為宜。橄榄樹無落葉期,葉子正面綠色,背面呈銀綠色。葉片的平均壽命應在二年以上。十月至次年一月是油橄榄的采收期。入秋,橄榄果的顏色從青綠色逐漸變成黃綠色、紫紅色,最後變成黑色。成熟時果肉飽滿,油脂豐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