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適合什麼季節 冬天吃 鹿茸的食用方法 鹿茸性溫而不燥,作為醫療保健品,具有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之功效,對全身虛弱、久病之後患者,有較好的強身和提高機體功能作用。 食法1:取茸片5g(上、中、下段搭配)、紅棗1枚、生姜1片、米酒少許裝入有蓋的杯中,加半杯水,蓋嚴蓋後置鍋內隔水炖蒸。鍋水沸騰後改用文火炖2~3小時,便可用之(初食者有口干、眼紅、心跳加速等反應時,應停止食用,這是虛不受補。無症狀者,每隔一日食一次,用量逐漸加至10g)。 食法2:取鮮茸片50~60g,與雞(鴨、鵝、鴿、豬瘦肉)、棗或其它佐料置在電煲或沙鍋內炖3—5小時,之後食用,用不完保存好分次用之。 食法3:把鮮茸50g洗淨切片(或干茸片25g),泡入50度以上的500ml白酒中,浸泡二周後,每日服10—25m1,1次/日飲酒服用。 食法4:將鮮鹿茸30g、人參10g、枸杞15g、五味子10g等中草藥配伍泡入50度以上的500ml白酒中,服用;或粉碎成末狀食用;或粉成末與其它中草藥配伍裝成膠囊後服用;或切片含化嚼食服用(如年輕而無陽虛者服用本品,可能引起全身燥熱、鼻出血、口干唇裂等副作用,年輕朋友需根據自身情況慎用)。 食法5:將鹿茸和當歸、人參、黃芪、構杞子、杜仲、肉苁蓉、山榮英、五味子、茯苓、巴戟、桂皮、白術、甘草、蒼術等50余味中草藥放在一起,煎熬4~6小時,凝成凍狀後,每早空腹食用。消費的主要季節是9月~下年5月。 食法6:用茸片加水炖後食用,或將鮮茸片10g加入枸杞子15g、肉苁蓉10g和用水炖服。 食法7:鮮鹿茸30克,山藥60克,白酒1000克。將鹿茸、山藥與白酒共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7天以上便可服用。每日3次,每次飲服15~20毫升。 鹿產品作用簡介 鹿茸及鹿茸片:補元陽,補氣血,益精益髓,強筋骨,為良好的全身強壯劑,能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和提高機體工作能力,有改善睡眠和食欲,降低肌肉疲勞,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和血液循環及傷口愈合等作用。 鹿茸血:補虛,和血,壯陽,治虛損腰痛及心悸,失眠,崩漏帶下。有促進新陳代射的功能,增強體質和促進機體機能的作用,對治療神經衰弱及各種虛損症療效甚佳。 鹿鞭:補腎壯陽益精。治勞損,腰酸痛,腎虛,耳聾,耳鳴及陽痿,宮冷不孕等。 鹿尾:滋補強壯劑,暖腰滕,益腎精,及腎虛,遺精,頭昏耳鳴等。 鹿胎粉及鹿胎膏:婦科良藥,對於久婚不孕、虛寒崩漏、白帶多下、月經不調等療效顯著。 鹿筋:壯筋骨,治勞損,風濕性關節炎,轉筋。 鹿骨膠:補血損,強筋骨,治勞損,轉筋,腰膝疼痛酸軟。 鹿角、鹿脫盤:行血,消腫,益腎,虛勞內傷,淤血做痛,腰脊疼痛等。 鹿骨膏:由鹿骨加鹿皮或中藥蒸制而成,能益氣補血,強筋壯骨,活血祛風,對老年體弱者有較好的強健作用。 鹿脂:溫中散寒通肌理,治臃腫,四肢不遂,面瘡等。 鹿腎:補腎氣,安五髒,治腎炎,腎虛,耳聾等。 鹿心:養氣補血,安神氣血兩虧,心慌心悸,風濕性心髒病。 鹿肝:對維生素a缺乏症有明顯療效,對甲肝、乙肝及各類肝病、眼病的治療也有其特效。 鹿肉:鹿肉肉質細嫩,味鮮營養價值高(即高蛋白,低脂肪)。中藥典籍記載其具有補五髒,調血脈,益氣力,強筋骨之功能。
鹿茸的食用方法
據我國藥典記載,梅花鹿和馬鹿茸均可入藥。鹿茸作為醫療保健品,具有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之功效。
鹿茸的主要消費市場有中國(港、澳、台灣)、韓國、泰國及日本等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
人們對鹿茸的用法了解的不多,現介紹幾個國家的鹿茸食用方法。
1、中國原支鹿茸簡易泡制。先將鹿茸的茸毛用刀或玻璃刮掉,再用火慢慢燒燎,邊燎邊刮,最後用清水刷洗茸皮至干淨,除去鋸口處封口時的結痂,然後把50度(v/v)以上的白酒灌入其中,用毛巾或濕布把整個茸裹嚴放置一夜,次日鹿茸變軟後,用刀具橫切,茸片切的越薄越好,擺放在紙上,晾干後防潮濕,保管備用。
食法1、在長江以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取茸片5g(上、中、下段搭配)、紅棗1枚、生姜1片、米酒少許裝入有蓋的杯中,加半杯水,蓋嚴蓋後置鍋內隔水炖蒸。鍋水沸騰後改用文火炖2-3小時,便可用之(初食者有口干、眼紅、心跳加速等反應時,應停止食用,這是虛不受補。無症狀者,每隔一日食一次,用量逐漸加至10g;高血壓、心髒病患者,食用時應遵醫囑)。
食法2、在長江以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取茸片25-30g,與雞(鴨、鵝、鴿、豬瘦肉)、棗或其它佐料置在電煲或沙鍋內炖3-5小時,之後食用,用不完保存好分次用之。
食法3、在台灣,把鮮茸洗淨切片,泡入50度(v/v)以上的500ml白酒中,浸泡二周後,每日服10-25m1,3次/日飲酒服用。
食法4、在東北,人們喜歡將鹿茸log、人參10g、枸杞15g、五味子10g等中草藥配伍泡入50。(v/v)以上的500ml白酒中,服用;或粉成末狀食用;或粉成末與其它中草藥配伍裝成膠囊後服用;或切片含化嚼食服用(如年輕而無陽虛者服用本品,可能引起全身燥熱、鼻出血、口干唇裂等副作用,年輕朋友需根據自身情況慎用)。
2、韓國韓國人主要用帶血的馬鹿茸和梅花鹿三杈茸及二槓茸,韓國人把鹿茸看成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男女老幼皆食鹿茸。食法:將鹿茸和當歸、人參、黃芪、構杞子、杜仲、肉苁蓉、山榮英、五味子、茯苓、巴戟、桂皮、白術、甘草、蒼術等50余味中草藥放在一起,煎熬4-6小時,凝成凍狀後,每早空腹食用。消費的主要季節是9月一下年5月。
3、泰國在泰國的華僑及華裔習慣用排血梅花鹿三杈茸、二槓和砍茸。食法:用茸片加水炖後食用,或將茸片5g加入枸杞子15g、肉苁蓉10g和水後炖服。泰國食茸的季節一般是10月下旬、12月下旬。
4、日本把鹿茸的有效成分通過化學方法提取出來後,制成各種保健品和飲料,供應到市場。
5、其它用鹿茸片泡制藥茶飲用,最後嚼食服下,每次0.3一o.5g為宜,可隔日飲用,堅持數月必有助益,此藥茶具有溫補腎陽的功能;用鹿茸片(粉)與粳米(或小米)熬制成粥食用,每次0.3g為宜;用梗米(或小米)煮粥,食粥時調入參茸粉(白參50g,黨參100g,鹿茸3g,共研細末)5g及紅糖少許,和勻服用每日1次,通治諸虛、體弱,延年抗老,未老先衰及一切氣血精液不足者用鹿茸做成各種藥膳,例如:湯羹、糕飯、菜肴等,不僅營養豐富,且可以防病治病,增進健康;亦可用鹿茸做成各種鹿茸果脯、鹿茸糖、鹿茸飲料、鹿茸營養液等食用。
鹿茸
釋名 鹿是篆文象形字,又稱斑龍,因為古書記載:鹿與游龍相戲,必生 異角,故鹿得稱龍。鹿茸又稱斑龍頂上珠,有斑龍丸的處方治療虛 損證。 藥用部分 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等各種雄鹿尚未骨化的幼角。 鹿茸片應去除茸毛,避免引起咳嗽。其形狀為橫切的片狀,外皮紅 棕或是棕色,中央潔白或是米黃色,有細蜂窩眼,氣微腥。 性味與歸經 甘、鹹,溫。入肝.腎經。 功效 補督脈,助腎陽,生精髓,強筋骨。 臨床應用 1:用於腎陽不足、陽痿、肢冷、腰瘦、小便清長、精衰、血少、 消瘦乏力及小兒發育不良、骨軟行遲等症。鹿茸是一味補督脈的要 藥,又能助腎陽、補精髓、強筋骨,適用於腎陽不足、精衰血少及 骨軟行遲等症。本品可單味服用,也可配合熟地、山萸肉、菟絲子 、肉從蓉、巴戟天等同用。 2:用於沖任虛損,帶脈不固,崩漏帶下等症。鹿茸髓補益肝腎, 調理沖任,固攝帶脈,故可止漏束帶,用治崩漏帶下屬於虛寒症狀 者,可與阿膠、當歸、熟地、山萸肉、淮山藥、白芍、烏賊骨等配 伍同用。 3:本品亦可用於慢性潰瘍經久不斂及陰性瘡腫內陷不起等症,有 補養氣血、內托升陷的功效。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作用 大劑量抑制,中劑量則加強,對衰弱心髒的強心作用力強。 2:強壯作用 良好強壯劑,可提高機體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可降低肌肉 疲勞。 3:性激素作用 可改善血漿睾丸酮偏低的小鼠,但對正常者無效。 4:對創傷作用 對長期不易愈合和一時新生不良的潰瘍,創口,增強再生的過程,能 促進骨折愈合。
秋冬季節服鹿茸談禁忌 秋冬季節,人們習慣買鹿茸進補,但不少人又弄不清什麼時候用鹿茸進補效果最好,以及鹿茸的服用方法和禁忌等。
服用季節霜降之後,為服用鹿茸最佳節令,因為這段時間氣候轉涼,人體氣血開始收斂,生長速度也隨之減慢。這個季節服用鹿茸最好。
適用范圍由於鹿茸具大補元氣、生精長髓,強筋壯骨、內養五髒六腑、外榮皮毛肌膚之功,適用於陽痿、滑精、腰酸軟弱、小便頻數、頭暈、耳鳴、女子虛寒崩漏帶下及虛損羸瘦等症,均有補養氣血之功。
服法禁忌鹿茸可單服,但與人參配服效果更為顯著。每次服量:0.3至0.5克為宜,過量易引起鼻出血。體弱者1年內可間隔服1至3次,一般在睡前服用。
以上幾種服鹿茸方法,可供選擇:1.用酒或鹽開水吞服茸粉;2.用人參等量,內服;3.用人參煮水吞服等。體實、病重者遵醫囑用。凡發熱、風寒外感未除者、陽盛身體壯實者、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服鹿茸1周內禁食豬血、生蘿卜及生冷食物。
鹿茸這麼滋補,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受補。有五種情況不宜服用鹿茸:
一、有“五心煩熱”症狀,陰虛的人;
二、小便黃赤,咽喉干燥或干痛,不時感到煩渴而具有內熱症狀的人;
三、經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經量多,血色鮮紅,舌紅脈細,表現是血熱的人;
四、正逢傷風感冒,出現頭痛鼻塞、發熱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
五、有高血壓症,頭暈、走路不穩,脈眩易動怒而肝火旺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