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煲粥需要耐心,就是喝粥也要費神呀。粥剛端來,燙,聞著香,下不得嘴。如果放一會兒,冷熱合適了,可上面也起了一層皮,米和米都糯在一起,用勺攪和一下,整個一碗糊塗。喝冷粥不好,容易冷了腸胃,喝就要趁熱,喝熱粥就要全神貫注,邊用勺攪和邊往嘴裡送。所以說喝粥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但也只有認真的喝,才對的起認真煮粥的人。 肉丸的制作是一門挺講究的工夫。豬肉餡加澱粉和少許水攪打成糊狀,加鹽及胡椒調味,用個小碗裝了。先用小勺來回的撥成丸子形狀,再彈落到煮得白浪翻滾的水裡。肉丸一浮到水面上來,就是煮好了,撈出來,還能得一鍋鮮湯,下面條或直接喝都可以.雪菜末用水泡去除多余鹽份。香菇泡軟切丁,胡羅卜切丁. 姜絲要多准備一點。光是看姜絲的樣子都能猜出為什麼姜字要寫成美女姜。且黃且嫩,用妙手切成細細的長絲,看起來嬌嫩新鮮,讓人想起妩媚可愛的婉約佳人。捨得吃掉麼? 將米准備好之後就可以正式開始煲粥。首先要選用稍大型的瓦煲,裝水之後可以預留1/4到1/3的空間,防止粥滾的時候溢出。將水煲滾之後,要一邊攪拌一邊煲——大米的溫度較低,會沉底,粘鍋。直至大米會在水中自動翻滾為止。等到這個時候能把材料全放進去:放入肉丸、姜絲、雪菜末、香菇、胡羅卜和其它所有物事,煮十分鐘,最後撒上少許的香菜末即可。 認真嘗一口,粥料鮮味爽滑,粥底香綿無比。 小貼士 用牛肉餡做成牛肉丸,煮在這款粥裡也很好喝。如果願意,再試試將魚肉刮成茸,和上澱粉打成魚丸。或者干脆不嫌麻煩“三丸齊下”,乖乖哝地咚,怎麼一個鮮字了得。
17》五彩肉丸湯 材料 豬肉一磅絞碎、蛋白一個、鹽少許、紅蘿卜絲三大匙、香菇絲三大匙、蛋絲三大匙、鹽少許、麻油少許、料酒一小匙、芹菜末一大匙。 作法 1、將豬肉、蛋白、鹽拌勻攪拌後擠成丸子。丸子外裹以紅蘿卜絲、香菇絲、蛋絲各色彩絲。然後放在抹油的盤子,覆膠膜,以“高”電力煮三分鐘取出。 2、取一大鍋,加入所要之清水或高湯,以“高”電力煮十分鐘後,放入丸子,再煮三分鐘,最後加入鹽、麻油、料酒、芹菜末調味。
18》清茶肉丸 原料: 豬肉末250克,綠茶20克,精鹽2.5克,味精1克,清湯適量。 制法: 1、先把肉末放入大碗內,加入精鹽、味精,用筷子攪拌上勁,邊攪邊加水,待攪成肉泥狀時,用小勺做成20個肉丸子,下入開水鍋中氽熟,撈入湯盤內。 2、綠茶放入茶杯,沖入90°開水泡開待用。 3、鍋坐火上,添入清湯,燒沸後加入泡好的綠茶湯燒開,盛在湯盤中,同時再加入幾片綠茶嫩葉,即成。 特點:此菜清香鮮美爽口,湯清碧綠,為家常茶馔菜肴烹制法之一。
19》香芹肉丸 材料: 五花肉末300克,芹菜1棵,精鹽少讦,味精半匙,白糖1匙,醬油、芝麻油、酒各1大匙,胡椒粉半匙,香菜適量,蔥6根 操作: 1、將芹菜、蔥切末。 2、將芹菜末、蔥末加入肉末內,加上精鹽少讦,味精半匙,白糖1匙,醬油、芝麻油、酒各1大匙,充分攪拌,做成橢圓形的丸子,約可做30只,排於器皿中,覆微波薄膜,高火4分30秒,趁熱與香菜同食即可。
20》金珠肉丸 材料: 豬肉400克;蔥末1湯匙;蒜末半茶匙;雞蛋l只;酒l湯匙;鹽半茶匙;醬油1湯匙;麻油1湯匙;生粉2湯匙;面粉2湯匙;珍珠肉丸(11個):糯米半杯;水100毫升;金肉丸子(11個):雞蛋1只;鹽少許;蛋黃1只;水3湯匙 裝飾料: 油炸豌豆120克;五香辣油少許;食鹽及胡椒粉適量 做法: 將各材料拌勻,用茶匙做成均勻的肉九; (一)珍珠肉丸11個: 1.用清水浸糯米3小時,撈出瀝干; 2.用肉丸滾粘糯米後,放入裝有半杯水的容器中,加蓋用微波""高""檔加熱3分半-4分半鐘,觀查其色味生熟成度調整時間; (二)金肉丸子11個: 1.將雞蛋,蛋黃和鹽攪勻; 2.用熱鍋將蛋液烙成薄蛋皮,切成細絲; 3.肉丸滾蛋絲後,用裝少許水的容器加蓋以微波""高""檔加熱3分半-4分半鐘,注意觀查; 將(一)和(二)擺好於同一盤中,並做裝飾,即可。
21》豬肝丸子 材料:豬肝適量,五花肉末、姜末和生粉少許.(加入五花肉末是制成丸子後口感更滋潤一些,事實證明這個猜想是正確的) 一.制豬肝糜的時候加入鹽調味。 二.加入生粉、豬肝糜、五花肉末、姜末後拌勻,用手擠出同樣大小的丸子,入溫油中炸至金黃色。 三.可以直接吃,可以做湯.菠菜中含有豐富的鐵,和豬肝丸子一起煮,促進鐵質吸收.是一道很適合老人小孩吃的湯菜。
22》珍珠丸子 1.糯米洗淨,提前半小時用水泡一下,不要多,剛把米浸著就行了。 2.把肉剁碎了,一般最好是自己用刀剁肉的,不買那種加工好的,不香,沒有嚼勁。 3.放調料之前,放入切碎,切細的姜,蔥。(按個人喜好) 4.放入適量的料酒,醬油,鹽,味精。. 5.放入少量的粉。(面粉或生粉) 把肉末和配料放入容器中之後拌勻。 先用手擠出同樣大小的肉丸子圓球,然後放到經過浸泡的糯米碗裡滾一下,肉丸子就占了一圈的糯米了,這時候就是“珍珠”了。 然後把珍珠丸子放在洗淨的,表面刷上油的白菜葉上。 做這些的時候,可以一邊燒水,等水開了,放上去蒸30分鐘,這時就飄出香味了,還有白菜的淡淡的香味,美味的珍珠丸子就可以出鍋了。 " 1.把豬瘦肉,肥膘用絞碎,加入1斤水絞拌打水. 2.把所有配料和3斤水絞拌均勻,同一方向和餡 3.腌制5—12小時 一、選料
為了保證丸子菜肴的質量,選料是很重要的。魚要選擇新鮮、出肉率高、吸水性較強的品種,如烏魚、巴魚、牙片魚、巖鯉等;蝦要選擇潔白的蝦仁,或是新鮮的對蝦肉;畜類瘦肉要選無筋膜的精肉,肥肉要選厚實無血污的肥膘肉;雞蛋、蔬菜等一些原料則必須新鮮。
二、初加工
1、魚肉的初加工:是將魚治淨後,由魚脊背處進刀,從頭至尾取下兩片完整的淨魚肉,然後帶皮平放在菜墩上,先用刀背在魚肉上排斬,再用刀尖順著魚肉的紋路輕輕刮下魚肉。注意:刮到顯血筋時為止,然後再仔細斬剁。斬剁時下刀要輕,且剁得越細越好,剁至魚肉轉白起粘性時為止。
2、淨瘦豬肉、淨雞脯肉、淨蝦仁及羊肉的初加工:在加工這些肉類時,要采取粗切細斬的方法。當這類肉的肌肉纖維被破壞以後,所含蛋白質就會釋出,從而形成一種粘性較強的溶膠,這種溶膠最易吸收水分。但有些丸子菜肴的初加工就不需要太細膩,如制作炸丸子、四喜丸子、揚州獅子頭等,過細反而口感欠佳。
3、對一些肌肉纖維較粗且肉質較老的原料,如牛肉,通過仔細斬剁後制成丸子菜肴,不但入口細嫩,而且由於在制作時斬剁斷了肌肉纖維,擴大了受熱面,還會縮短烹調時間。
4、青菜及素菜丸子的斬剁,就不需那麼復雜,只需根據菜肴的成菜特點,將其斬剁均勻就可以了。
5、還有一些制作丸子菜肴的原料,卻不需要進行斬剁,如山藥、土豆、豆腐等,只需先制熟再用刀壓成泥即可。
三、丸子的半成品——泥子
泥子:即茸泥,是制作丸子菜肴的半成品。它可分為軟泥子、硬泥子和粗泥子三種。下面分別談談三種泥子的調制技術。
1、軟泥子的調制
軟泥子的上漿技術要求較高。漿前與漿後的泥子是截然不同的。上漿後的泥子呈乳白色,粘稠性強且質地細膩,而且上過漿的泥子比未上漿的泥子膨脹許多。如200克魚泥,就可擠出比乒乓球小一點的丸子40多個。這裡的奧妙就在攪拌上漿之中。在攪拌上漿時,應使泥子順一個方向進行機械運動,這是強迫泥子吃水。由於水分子的排列是有方向的,故攪拌時也要朝一個方向,切不可來回攪拌或攪攪停停,一定要一氣呵成。
科學地加水、鹽、油和雞蛋清,是保證軟泥子質量的關鍵。你必須根據泥子的質量和菜肴的標准來決定用水量的多少。以500克魚泥子為例,一般吃水在400克左右。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還要視魚的品種和氣溫及魚肉斬剁的情況而定。而鹽的加入需要與水配合。我的經驗是,水鹽混合上漿是比較科學的攪拌上漿法。鹽與水混合上漿,能由表及裡地循序漸進,並伴隨泥子的吃水量定漿成形。一般每500克泥子的用鹽量可在3~4克之間。當泥子充分攪打上勁後,再放入打好的蛋泡糊和白油攪勻即可。
加入蛋泡糊主要是利用蛋清受熱即變性成固體的性質,去有意識地增加泥子的粘度,並使泥子變得潔白、松軟。此外,最後加入白油能使丸子入口軟嫩,並且具有增香的作用。
2、硬泥子的調制
硬泥子,即通常用來煎、炸、燒、燴的丸子菜肴的初加工原料,它的初加工方法不同於軟泥子。因為硬泥子制作出的丸子菜肴具有干香酥脆、外焦裡嫩等特點,所以在調制硬泥子時,不要調入過多的水。如果調水過多,炸制時就會膨松脹大,但離油晾涼後又會收縮回軟。硬泥子中肥瘦肉的比例要適度,切不可不放肥肉。因為肥肉在炸制過程中可以使丸子松軟並有著增香的作用。
以上方法同樣適用於牛肉、雞肉等硬泥子制作,但對以魚蝦為原料的硬泥子,其制作方法則略有區別。
首先,為了避免丸子吃口發死,魚蝦硬泥子中可加入適量的雞蛋清和面包渣,因這樣能對丸子起到膨化定形的作用。其次,由於魚蝦硬泥子不需要過多地吃水,因此澱粉的用量一定要掌握准確。因澱粉的吸水力較強,如澱粉加入過多,丸子在加熱後外部會形成堅硬的殼,而內部則會變得粘糊糊的,這樣會影響到丸子的口感。當然澱粉加少了也不行,那樣會使丸子松散走形,失去應有的風味。
3、粗泥子的調制
粗泥子在丸子菜肴中用得較為普遍,也是比較好調制的一種。粗泥子一般是由時令青菜斬剁成餡,再加入面粉、豆腐、粉條以及調味品調制而成的。用粗泥子炸制的丸子既可單獨成菜,又可搭配成菜,如:炸白菜丸子、蘿卜丸子、粉條豆腐丸子等。它們均可與其它原料搭配成菜,或燴、或燒、或炸,適用面很廣。這裡要強調的是,粗泥子斬剁時不必斬得太細,用水也不能太多。
四、丸子的成形
制丸子無論是采用那種烹調方法,都應該先用手去成形。有的人不會用手擠丸子,而采用湯勺舀,或是用手揪,這樣制作出來的丸子大小不一、形狀不美觀不說,而且表面也不光滑。其實,用手制作丸子也沒有什麼太難的。簡單的方法是:用左手抓一把攪好的泥子,將泥子從食指與拇指之間擠出來。擠時手勁不要用死,要既有虛勁又有實勁。而且食指彎曲,拇指前後滑動,以使丸子光滑,當然另外三個手指也要配合,以讓泥子擠出,並趁勢用手勺將擠出的泥子舀入微沸水鍋或油鍋內。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丸子都是用手擠出來的,如揚州獅子頭,便是用團的手法制成。也就是用左右手將泥子團來團去,使其變圓變光滑而成形。此外,丸子還可以擠成橢圓形、桔瓣形、玉墜形等。
五、烹制丸子的火候及色澤把握
烹制丸子時,采用的加熱方法很多,但經常采用的只是氽和炸兩種。應當知道,任何一種烹調方法都有最佳火候,當然這也要隨著原料的變化而變化。以氽制魚丸為例,我覺得用響邊水來氽魚丸為最佳火候。如果用冷水鍋氽制魚丸,丸子入鍋後內部與外部的溫度平衡,加熱後,魚丸內部的水分及營養成分會向外運動,由於水是逐漸加熱,外部受熱的壓力會將魚丸內部的鮮味換出並溶於水中使魚丸失去鮮味。但用沸水鍋下入魚丸也不行,由於魚丸細嫩,經不起沸水的沖擊,會影響魚丸的成形。從營養的角度看,加熱的目的是使魚丸成熟,營養變性分解,而有利於人體的吸收。而魚丸下鍋時遇熱會立即收縮,內部的營養成分就不易流失到湯汁中。氽制魚丸時,湯鍋如有沸騰現象,應及時加入一點冷水,使水不能沸騰,待魚丸全部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