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方丹參片有什麼作用? 對,是高血壓高血脂的常備藥品,對改善血液粘稠有很好的效果,對心絞痛和心肌梗塞有一定的療效!!不貴,一瓶只要3塊多,副作用小!! 這完全是可以的,放心。 能為您提供健康服務,我們感到非常榮幸。但這些內容僅供參考,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就診醫生的指導,謝謝合作,歡迎您再次提問。 復方丹參片是由中藥丹參、三七及冰片所組成。丹參系主要成分,本藥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安神寧心。研究表明,本藥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提高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等作用。
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也用於腦血栓後遺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視網膜中央動脈栓塞等。復方丹參片每次3片,每日3次。其不良反應輕微,少數可出現胃腸道症狀或皮疹,偶有月經過多現象。 【功能與主治】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中憋悶,症見胸悶、心前刺痛;心絞痛。 復方丹參片加野木瓜片可治療腰肌勞損 復方丹參片:
【處方】丹參450g三七141g冰片8g
【性狀】本品為褐色的片或糖衣片,除去糖衣後,顯褐色;氣芳香,味微苦。
【功能與主治】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用於胸中憋悶,心絞痛。丹參系主要成分,本藥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安神寧心。研究表明,本藥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提高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等作用.主要用於心絞痛(冠心病)、高血壓、頸椎病以及胸中憋悶等病症。因其藥效可靠、副作用小,加之價格低廉,復方丹參片已成為使用頻率較高的中成藥之一。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臨床應用
1.該藥治療支氣管哮喘作用與西藥酮替芬比較療效相當,並且可使血清ige含量顯著下降,體液免疫功能得以改善,並能改善患者的微循環障礙,無明顯副作用。動物實驗發現,丹參具有良好的防治哮喘作用,機理在於抗過敏及穩定肥大細胞膜。
2.三叉神經痛:對舌質紫暗、疼痛久治不愈者,復方丹參片,3~4片/次,每天2次口服,6天為一療程。
3.痛經:復方丹參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連服20天為一療程,隔10天再進行第二個療程的治療。間隔時間最好是行經期,以免影響行經。筆者治療14例患者均未婚,病程1~10年不等,治療後痛經均緩解,但需注意經期勿受涼。
4.消化性潰瘍:胃脘隱痛、久病不愈、舌質紫暗者,用復方丹參片,3片/次、每天一次口服,7天為一療程。
5.風濕熱伴風濕性心髒病:病人出現心慌、氣短、胸痛、乏力、低熱等症狀時,可用復方丹參片,4片/次,每天2次,7天為一個療程。
6.結節性多發性動脈炎:當出現氣滯血瘀、脈絡閉塞證,如肌肉關節酸痛及皮下結節時,在用潑尼松的基礎上加復方丹參片,4片/次,每天2次口服,10天為一個療程。在服用復方丹參片期間應多吃含鉀高的水果,以防發生低鉀血症。
7.病毒性心肌炎:表現氣血兩虛時,復方丹參片加生脈飲同服,復方丹參片,4片/次,每天2次口服,7天為一個療程。
8.淺層鞏膜炎:復方丹參片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筆者治療3例患者,服藥2天,眼部澀痛羞明就已大減,鞏膜周圍赤脈纏繞也消失,視物已清。連續治療5天,病變局部瘀塊消失,病告愈。
9.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復方丹參片口服,每次3~5片,每日早晚各1次,溫開水送服,八珍益母丸,每次2丸,與復方丹參片同服。連接服用1個月為一療程。筆者治療該病患者35例,其病程最短10天,最長9年,多數患者以往曾用過維生素c、維生素k,以及抗組織胺藥,鈣劑和皮質類甲醇激素藥膏等治療。應用本法治療期間,患者一般於服藥10天左右出現效果,未發現有不良反應。
10.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也用於腦血栓後遺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視網膜中央動脈栓塞等。
11.延緩腦衰老、改善記憶和認知功能,因而可以用來預防和治療老年性癡呆症.
12.研究發現該方劑不但對實驗動物肝纖維化有良好的預防與逆轉作用,而且對其肝癌的發生有一定阻遏與預防作用。在該方作用於黃曲霉素的始動階段,通過γ-谷氨酰轉肽酶組化染色陽性之癌前變異肝細胞灶和結節之定量測定。他們發現丹參、黃芪組合的固定方劑可有效使其“瘀症”消除而阻斷腫瘤“氣滯血瘀”的成因達到抗癌目的。研究表明:從紫丹參中提取的脂溶性成分——紫丹參甲素可直接抑制體內外腫瘤生長;抗氧化及消除活性氧;提高細胞內代謝解毒功能;調節免疫功能;防止化學致癌物活性前體對細胞連續的阻斷作用恢復細胞間物質交換,促進損傷dna的修復;阻遏有關癌基因的激活,促進變異細胞的凋亡,有抗致畸、致突變的作用。
13.復方丹參片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並發症。復方丹參片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滯度、擴血管作用,可以改善血管彈性、降低血脂,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態和眼底、周圍神經的微循環,對於各種控制並發症十分有益。
14.因具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功效,故對體力勞動者常見的腰肌勞損有效。
注意事項
長期服用復方丹參片可能引起低血鉀症。經研究發現,有的冠心病患者按常規量連續服用復方丹參片1個月,血鉀水平較治療前降低,病人可出現腹脹、乏力等缺鉀表現。研究者認為,復方丹參片會引起低血鉀,可能與主藥丹參對腎功能的影響有關。藥理研究證明,丹參能明顯改善腎功能,使腎小球濾過率(gfr)、腎血漿流量(rdf)、腎血流量(rbf)顯著增加,流速加快。據研究,當遠端腎小管液流量增加、流速加快時,能有效刺激腎小管皮質分泌鉀離子,而尿中排出的鉀大部分是遠端腎小管及集合管所分泌的,即尿鉀排洩量主要取決於遠端腎單位分泌鉀的速率。因此,長期服用丹參有可能引起尿鉀增多,使得血鉀降低。雖然丹參降鉀作用緩慢,但長期用藥有可能誘發此症,況且服藥者絕大多數為老年患者,一旦發生低血鉀,對心髒、肌肉、中樞神經、消化及酸鹼平衡的影響將更為明顯,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因此,在老年人服此藥過程中應注意適當補鉀,一般可經常吃些富鉀食物,如香蕉、桔子汁、黃豆、花生、蘑菇、土豆、白薯等。當出現腹脹、乏力等缺鉀表現時,可加服鉀鹽。門冬氨酸鉀鎂片(或口服液)是老年低鉀患者的補鉀良藥,此藥既抗高血壓,又具有保護心髒功能及抗心律失常作用。一般劑量:每次服2粒(0.285g×2),1日2次。
長期服用復方丹參片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和豆奶(豆漿以及其他豆制品)同時服用。當復方丹參片和豆奶同服的時候,丹參酮和豆奶容易形成不溶物,降低了丹參的生物利用度,不能有效地發揮復方丹參片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的作用。
2.不和抗血凝集藥物同時服用。否則,服用不當會引起嚴重出血,造成生命危險。例如,有些心髒病患者。如冠心病、人工心髒瓣膜置換術後的,需要長期服用抗血凝集藥物如華法林、阿司匹林等,預防血栓栓塞。其中有的患者知道丹參片對心髒病有好處,於是除了服用抗凝血藥物之外,還同時服用丹參,結果引起出血,後果嚴重,這是需要十分警惕的。
3.接受醫生指導,防止不良反應。雖然復方丹參片是一種純中藥制劑,但服用丹參並不是完全沒有不良反應,服用時也應定時去看醫生。因為復方丹參片需長期服用,有少數患者可出現低血鉀症,會有精神倦怠、反應遲鈍、嗜睡,嚴重的還會出現昏迷等多種症狀。出現這種情況有可能與患者自身體質、用藥方法以及藥品本身質量有密切的關系,需要及時發現,以免延誤治療。復方丹參片雖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但是一些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如血小板減少、咳血、鼻出血的患者不宜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後果。復方丹參片不宜與某些抗酸藥,如三硅酸鎂、氧化鎂合劑、復方氧化鎂合劑、胃舒平、胃得樂片等共同服用。因為與上述藥物同用會產生絡合效應,進而會降低丹參的藥效,影響其治療的效果。
4.復方丹參片中的冰片含量偏大,對胃腸道的刺激性強,因而對許多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尤其是屬於虛寒體質的患者最好不要選用。必須服用者,一定要先咨詢醫生、相互作用:丹參及含丹參的中成藥不宜與抗酸藥,如三硅酸鎂、氧化鎂合劑、復方氧化鎂合劑、鎂乳、胃舒平、胃得樂片、胃铋鎂等合用,兩者可產生絡合效應而形成螯合物,降低丹參的生物利用度,影響療效。丹參及含丹參的中成藥不能與士的寧、麻黃鹼、維生素b1、維生素b6等合用,丹參的活性成分具有鞣質的特性,與士的寧等藥物合用可產生沉澱,降低藥物的療效。丹參及含丹參的中成藥不宜與阿托品合用,阿托品為抗膽鹼藥,具有解除迷走神經對心髒的抑制而使心率加速的作用。兩者合用時,丹參所具有的降低血壓的效應,能被阿托品所阻斷,從而降低丹參的藥效。丹參及含丹參的中成藥不宜與雄激素類藥物,如甲基睾丸素、丙酸睾丸酮等合用,丹參的活性成分有拮抗雄激素的作用,兩者合用可降低雄激素的活性,從而影響雄激素的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