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如何制作黃酒?正文

如何制作黃酒?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器時期,簡單的勞動工具足以使祖先們衣可暖身,食可果腹,而且還有了剩余。但粗陋的生存條件難以實現糧食的完備儲存,剩余的糧食只能堆積在潮濕的山洞裡或地窖中,時日一久,糧食發霉發芽。霉變的糧食浸在水裡,經過天然發酵成酒,這便是天然糧食酒。飲之,芬芳甘冽。又經歷上千年的摸索,人們逐漸掌握了釀酒的一些技術。
晉代江統在《酒诰》中說:“有飯不盡,委於空桑,郁結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說的就是糧食釀造黃酒的起源。
曲藥釀酒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曲藥釀酒的國家。曲藥的發現、人工制作、運用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這1800年的時間。
根據考古發掘,我們的祖先早在殷商武丁時期就掌握了微生物“霉菌”生物繁殖的規律,已能使用谷物制成曲藥,發酵釀造黃酒。
到了西周,農業的發展為釀造黃酒提供了完備的原始資料,人們的釀造工藝,在總結前人“秫稻必齊,曲藥必時”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秦漢時期,曲藥釀造黃酒技術又有所提高,《漢書?食貨志》載:“一釀用粗米二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用稻米曲藥釀造黃酒的配方。《水經注》又載:“酃縣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居民,彼人資以給,釀酒甚美,謂之酃酒。”那個時代,在人們心中已有了品牌意識——喝黃酒必首推酃酒,酃酒譽滿天下,是曲藥釀黃酒的代表。
中國人獨特的制曲方式、釀造技術被廣泛的流傳到日本、朝鮮、及東南亞一帶。曲藥的發明及應用,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偉大成就,被譽為古代四大發明之外的“第五大發明”。
黃酒的發展
經過漫長的歷史歲月,趟過悠久的歷史長河,華夏民族在不斷的生產實踐中,逐步積累糧食釀酒經驗,使黃酒釀造工藝技術爐火純清。
傳統釀酒
公元前200年的漢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歷時1200年,是我國傳統黃酒的成熟期。《齊民要術》、《酒诰》等科技著作相繼問世,酃酒、新豐酒、蘭陵酒等名優酒開始誕生。張載、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酒文化名人輩出,中國傳統黃酒的發展進入了燦爛的黃金時期。
黃酒的傳統釀造工藝,是一門綜合性技術,根據現代學科分類,它涉及到食品學、營養學、化學、和微生物學等多種學科知識。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漫長的實踐中逐步積累經驗,不斷完善,不斷提高,使之形成極為純熟的工藝技術。
中國傳統釀造黃酒的主要工藝流程為:
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煎酒——包裝
今天,我國大部分黃酒的生產工藝與傳統的黃酒釀造工藝一脈相承,有異曲同工之妙。
科學釀酒
黃酒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背景的酒種,也是未來最有希望走向世界並占有一席之地的酒品。近年來,黃酒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原料、新菌種、新技術和新設備的融入為傳統工藝的改革、新產品的開發創造了機遇,產品不斷創新,酒質不斷提高。
原料多樣化。除糯米黃酒外,開發了粳米黃酒、籼米黃酒、黑米黃酒、高粱黃酒、荞麥黃酒、薯干黃酒、青稞黃酒等等。
酒曲純種化。運用高科技手段,從傳統酒藥中分離出優良純菌種,達到用曲少,出酒率高的效果。
工藝科學化。采用自流供水,蒸汽供熱、紅外線消毒,流水線作業等科學工藝生產,酒質好,效率高。
生產機械化。蒸飯、拌曲、壓搾、過液、煎酒、罐裝均采用機械完成,機械代替了傳統的手工作業,減少勞動強度,提高了產量和效益。
我們要不斷地繼承和創新,更好地傳承黃酒釀造技術,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黃酒的傳說
黃酒是我國最古老的酒種,是酒中之祖,酒中之王。黃酒釀造技術堪稱天下一絕,是祖國寶貴的科學文化遺產。
這一古老的釀造工藝究竟始於何時?自古以來眾說不一。在近現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制品中,有很多專門的酒器,這給了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和研究線索,但翻閱一下現有的典籍史冊,居然沒有關於酒的發明的詳盡記載,只是在字裡行間偶爾有一句半句提及黃酒,而其余的就是遍及在民間鄉裡的傳說。這些傳說雖不能以一而論,但總能從中窺得一斑。
1酒星造酒
中國民間流傳黃酒是天上的酒星釀造的,人們把酒星當作釀酒的天神。宋代窦革在《酒譜》中就有這樣的說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與天地並矣。”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也不乏詠酒的篇章。《後漢書?孔融傳》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之說;李賀《秦王飲酒》詩中有“龍頭瀉酒邀酒星”之慨;皮日休《酒中十詠並序?酒星》有“誰遣酒旗耀,天文列其位”之詠;陸龜蒙《奉和襲美酒中十詠並序?酒星》有“不獨祭天廟,亦應邀客星”之誠等等。這也許僅僅是詩人的形象思維而已。
天上“酒旗星”確實存在,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現代天文學家通過宇宙光譜分析發現,宇宙外層空間存在著酒精分子。這些酒精分子是從地球上揮發上去的還是其他星球上形成的?至今仍是一個不解之謎。
2房縣黃酒
“房陵黃酒”歷史悠久,古代曾稱為“封疆御酒”、“帝封皇酒”。有史料記載,紹興黃酒最早產於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踐時期,而“房陵黃酒”早在公元前827年西周時期已成為“封疆御酒”。聞名天下的《詩經》作者尹吉甫是房陵人,楚王派太師尹吉甫作為使者向周宣王進貢,尹吉甫帶了一罈房陵人自產的“白茅”(黃酒)獻給周宣王,寶物呈上殿開罈滿殿香,周宣王嘗了一口,大贊其美,遂封為“封疆御酒”。並派人把房陵每年供送的“白茅”用大小不等的罈子分裝,依“白茅”封疆土,獎諸侯。房縣黃酒興盛於唐代,武則天廢中宗李顯,貶為廬陵王,流放於房陵。在房陵居住十四年,隨行720名宮廷匠人對房縣民間釀方進行改進而成。李顯登基後,封房縣黃酒為“黃帝御酒”,故又稱“皇酒”。房縣黃酒屬北方半甜型,色玉白或微黃,酸甜可口。黃酒在當地人一年四季常備不缺,婚、喪、嫁、娶必不可少。
 

上一页  [1] [2] 

你好!我在超市裡買了干玫瑰花骨朵,想用來泡水喝,不加其他的,請問,放多少玫瑰泡適宜!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