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挑食偏食,該喝惠氏膳兒加還是雅培的小安素好? 寶寶挑食偏食很容易營養不足,從而導致抵抗力下降,並且對寶寶的身高體重都有很大的影響的。這不但需要平時食物上的引導,還需要給孩子選擇適合的配方粉,以補充缺失的營養,很多人都推薦喝雅培的小安素,你不妨試試看; 挑食是壞習慣,一定要想辦法改掉的好 挑食(偏食或拒食)是幼兒常見的壞毛病,如果不及時矯正,不僅會導致孩子攝取營養不足,嚴重影響他們的身體發育,還會養成他們任性違拗的壞習慣。 孩子挑食,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因: 1.因身體不適,消化力弱,食欲不振而挑食(這屬於正常現象,家長無須過慮,只要注意在孩子病好後及時恢復正常的飲食習慣即可); 2.家長忽視了對孩子正常飲食習慣的培養,或對孩子過於遷就與放任,助長了孩子挑食的壞習慣; 3.家長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某種食物的偏好,孩子受了偏食意識的影響而自然地加以模仿; 4.家長對孩子的身體過於關注,經常強迫孩子進食某些營養食品,從而引起孩子對這些食物的反感。 以下給出幾個防止或糾正孩子挑食的方法,供家長參考: 避免進食前的劇烈運動 孩子剛剛做完劇烈運動後是沒有食欲的,如果此時就餐,孩子必然會挑挑揀揀,長此以往,易養成挑食的壞習慣。 鼓勵孩子做餐前服務 孩子天生就對餐前的准備工作感興趣,家長可以利用他們好奇、好動的天性,讓他們幫忙擺桌椅、端菜碟、分碗筷,甚至在做菜時讓他們幫忙洗菜、拿佐料。面對自己參與勞動所得的成果,孩子自然會很開胃。 給予孩子獨立進食的機會 二三歲的幼兒會產生獨立進食的要求,家長不可因擔心孩子吃得不夠,或弄髒衣服、地板而忽視了孩子這一心理需求,進而使孩子失去對食物的興趣。 當然,家長在訓練幼兒獨立進食的過程中,要注意幼兒各個年齡段的能力。對於較年幼的孩子,練習進食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來說,二三歲的幼兒,自己拿起湯匙吃5分鐘後就可能因累了而不願再吃。如果家長認為他吃的分量不夠,可以再喂他,讓他吃飽吃好;最好不要勉強他繼續練習,否則同樣可能導致挑食、拒食。 制造進餐時的和諧氛圍 不管是什麼原因,家長切忌在孩子進餐時恐嚇、責罵或以其他方式懲罰孩子,因為恐懼、擔憂、憤怒等負面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食欲。家長應善於營造就餐時的快樂氣氛,使孩子心情愉快,樂於進食。 避免讓孩子挑食的行為得逞 小明不吃牛肉,媽媽怕他餓壞了,立刻為他預備別的食物,小明的挑食行為得逞,壞習慣就會由此養成。相反,假如媽媽告訴小明牛肉很好吃,全家都愛吃,吃了以後身體會強壯,而且這個時候只有牛肉吃,不吃就要餓肚子。這種積極、堅定的態度就會有效地阻止孩子的挑食行為。 避免給孩子挑食的機會 不少家長習慣於每次吃東西時問孩子:“你喜歡吃這個嗎?”“你喜歡吃什麼呀?”這些問題容易給孩子挑食的機會,是不必要的。 給孩子積極的暗示 吃飯時,家長要表現出對食物極大的興趣,可以邊吃邊贊:“真好吃!”“我們都喜歡吃。”孩子得到積極的暗示後會主動地模仿。 為孩子樹立效仿的榜樣 幼兒最喜歡得到別人的稱贊,可以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稱贊不挑食的孩子,從而使孩子因羨慕而積極地效仿。 當然,在樹立榜樣時避免幼兒間的妒忌是很重要的。例如,小華不吃魚,但大偉最愛吃魚,成人可在大偉吃魚的時候說:“大偉真是好孩子,大偉愛吃魚,又健康又聰明,我知道小華也會像大偉一樣,喜歡吃魚的。”這樣說即使小華有了效仿的榜樣,又避免了對他的打擊。 對孩子進行巧妙誘導 小珍不愛吃魚,但最愛吃火腿蛋。媽媽就把魚放進火腿蛋裡,請小珍吃。最初放一點點,漸漸把魚的分量加多,結果小珍愛吃的“火腿蛋”,其實已經變成了“火腿蛋和魚”。這時媽媽不妨告訴她真相,然後說:“小珍原來是喜歡吃魚的!” [編輯本段]怎樣才能讓孩子不挑食 您是不是還在為孩子只愛吃炸雞塊、薯條這樣的垃圾食品而不知如何是好呢?不用煩惱,澳大利亞《星期日電訊報》請來專家,幫您解憂。 有些孩子愛挑食,不願意嘗試任何新的食物,某些初學走路的孩子甚至會對新的食物產生近乎病態的恐懼。但其實,你的鼓勵完全可以讓孩子喜歡上任何食物,而這種正確、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必須要從小培養,尤其是在5歲之前。 父母要以身作則 營養學專家凱茜·麥克唐納指出,在糾正孩子的壞習慣之前,家長要首先糾正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以身作則。 其中,爸爸的作用尤為重要。 韋斯米德兒童醫院兒科營養師蘇茜·布雷爾就認為,如果父親是個挑食的人,那麼孩子多數也會挑食,因為“孩子們通常愛學習爸爸的行為舉止”。 提供多種食物選擇 “共同進餐也很重要”,麥克唐納說,“有研究顯示,晚餐能與家人一塊吃的孩子,營養吸收要比那些單獨進餐的孩子好。”在共同進餐的時候,應努力把用餐時間變得輕松有趣,並提供品種豐富的食物,但要記住,孩子的胃不大,所以提供的每樣健康食物都只要一點就夠了。 “對於挑食的孩子也不要過分擔憂,因為孩子是不會讓自己餓肚子的。”布雷爾認為,與其關注小孩子不吃哪些東西,不如將注意力轉移到他們喜歡吃哪些東西上。因此,你可以在提供新食物的同時,也提供一些他“摯愛”的食物。這樣,多次建議後,孩子就可能會選擇接受這種食物了。 讓孩子參與意見 蘇茜·卡梅隆曾與別人合寫過一本叫《為小孩做飯的靈感》的書。她說,之所以要寫這本書,是因為“很多家長做飯時,只考慮大孩子的意見,而忽略更小的孩子。”其實,歲數小的孩子同樣希望能參與其中。 對於這樣的觀點,麥克唐納表示了贊同,她認為,鼓勵孩子接受各色食物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讓其參與其中。“比如,在超市買東西時,可以讓孩子為晚餐挑選一些蔬菜,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還可以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因為,孩子們通常更樂意吃自己參與制作的飯菜。” 同一種原料要更換做法 孩子們不願意吃某樣食物是很正常的。這時,就要發揮家長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了。 不愛吃水果。家長可以嘗試將許多種新鮮水果放在一個淺盤中,同時附上一杯酸奶,端給孩子;為了讓孩子們有新奇感,也可以嘗試用兩三種不同顏色的水果做成水果串,或把水果切成塊後與酸奶混合後放到模具裡凍成冰。 不愛吃蔬菜。為了增加蔬菜的攝入量,可以弄點新鮮蔬菜讓孩子蘸上醬吃;一種蔬菜換些花樣做,比如胡蘿卜可以切片、切絲、切丁,可以蒸,可以煮,也可以做成沙拉,這都會讓孩子更喜歡。 對發育中的孩子來說,健康的零食也是必要的,家長只需要安排好吃零食的時間,不要太接近用餐時間就可以了。而零食則可以選擇一些水果和蔬菜,偶爾喝些果汁也沒問題。 對孩子有益的食物 菠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把它和蒜放在一起蒸著吃。 花椰菜:富含b族維生素。 燕麥:麥片粥是很好的早餐。 西紅柿:富含番茄紅素。 瘦肉: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對發育中的孩子很重要。 酸奶:可以滿足孩子們對鈣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