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發現寶寶反復咳嗽,可多食健脾、養肺的食物,如銀耳、黑木耳、 白蘿卜、白果、百合等。
從咳嗽看寶寶的病情
寶寶咳嗽初期時往往表現為刺激性干咳,以後隨著病變的發展, 支氣管內分泌物增多轉為帶有痰咯聲的咳嗽。 年齡大些的寶寶會咯出黃色膿性痰,但小寶寶不會把痰咯出來, 常常咽下,因而不易被媽媽觀察到。
如果寶寶表現為忽然出現較多較深的咳嗽,或伴有呼吸急促、 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症狀時, 一定要及時送往醫院。
如果寶寶在發燒咳嗽後出現哮喘性呼吸困難,即呼吸增快、 有哮喘聲、鼻翼隨呼吸而扇動、吸氣時肋窩加深, 那麼可能得了哮喘性支氣管炎。
小貼士
寶寶在咳嗽期間不要多吃甜食,如別給寶寶喝飲料, 也不要用冰糖或川貝炖梨給孩子吃,因為甜食會加重咳嗽。
寶寶咳嗽6忌
忌冷、酸、辣食物:這些食物會刺激咽喉部,使咳嗽加重, 使痰不易咳出,以致加重病情,使咳嗽難愈。
忌花生、瓜子、巧克力等:這些食品含油脂較多,食後易滋生痰液, 使咳嗽加重。
忌魚腥蝦蟹:這些食品後會咳嗽加重, 這與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對魚蝦食品的蛋白過敏有關。 過敏體質的孩子咳嗽時更應忌食上述食物。
忌補品:咳嗽未愈時應停服補品,以免補品留邪,使咳嗽難愈。
忌多鹽多糖:重鹽和重糖食物會引發咳嗽和生痰,需少食。
忌油煎炸食物:油炸食品可助濕助熱,滋生痰液,使咳嗽難以痊愈。
慶慶的咳嗽源於過敏
慶慶媽媽開始以為寶寶咳嗽是因為感冒。可是, 慶慶動不動就打噴嚏,兩條清水鼻涕淌下來,然後就是咳嗽和氣喘, 有時還感覺到他有點呼吸急促。寶寶是不是體質太弱了, 怎麼這麼愛打噴嚏和咳嗽?帶著疑問, 媽媽帶著慶慶去醫院咨詢專家。經過一系列檢查, 發現慶慶是過敏體質,他經常出現流涕、 噴嚏和咳嗽源於對空氣中的塵螨過敏。
點評:
塵螨、蟑螂、毛發、某些細菌、花粉等是常見的過敏原。 一旦被寶寶吸入,刺激到鼻黏膜,就會造成鼻涕流不停、鼻塞、 咳嗽和明顯的支氣管哮喘。 過敏性咳嗽的特點是在夜間睡眠時或清晨時咳嗽會加劇, 有些會出現哮鳴聲或出現喘的現象,常常有特定的引發因子, 例如冷空氣、冰冷的飲料,另外有些和環境的刺激有關, 醫學上稱之為過敏原。如果媽媽發現寶寶一遇到冷空氣會打噴嚏、 鼻塞、淌鼻子,或者覺得鼻子癢經常揉,感覺眼睛也經常發癢。 這時,你應考慮寶寶會不會是過敏體質? 如果寶寶在睡眠時伴有明顯的咳嗽、喘氣、呼吸急促等情形時, 應立即送往醫院。
建議:
如果寶寶已經出現過敏性咳嗽甚至氣喘的現象,可以先讓寶寶坐直, 先給予1~3次的支氣管擴張噴霧劑,看氣喘的情況是否改善, 如果仍未改善則需送醫治療。其他在生活中應注意的事項有:
經常給房間通風,哪怕是寒冬也要每天及時給房間換氣。
保持干淨:要丟棄的食物必須密封,以免引來蟑螂, 因為蟑螂的排洩物會引起過敏。
避免接觸塵螨:可使用防塵螨寢具,勤換洗寶寶的被單、被套、 枕套等用品。勤用濕布擦拭房間地板和家具。家中避免使用地毯。
注意室內濕度:最好保持在50攝氏度下,必要時可使用除濕機。
不要養貓、狗等寵物:貓的毛皮屑比狗還容易引起過敏, 而且此類過敏原會在家中停留長達3個月。
別讓寶寶近距離接觸花朵,因為花粉可能引起過敏。
冷天外出盡可能戴口罩,因為冷空氣會引起鼻部及氣管過敏發作。 當氣溫低於15℃時,要特別小心流行性感冒的侵襲, 避免帶寶寶出入公共場所。 有過敏史的寶寶尤其不要選擇在風大的天氣裡出游。
不要給寶寶穿毛衣、絨衣類衣服,也不要使用毛毯, 衣物以棉質為佳。別給寶寶穿得過於厚重,避免寶寶出汗, 因為汗水會加重過敏反應。
多讓寶寶運動,稍大一點的寶寶可適當增加戶外運動量。 增強寶寶的體質,會使寶寶的免疫系統逐漸成熟, 過敏症狀自然會得到改善。
睡覺時讓孩子的頭部稍微抬高, 鼻部充血和鼻塞的情形會有所減輕。
減少咳嗽的誘因
經常清掃居家環境,盡量不要鋪地毯、掛窗簾, 或放置絨毛玩具及養殖貓狗,定期清洗臥室床罩、床單, 常清洗空調過濾網,都能有效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進一步確保寶寶呼吸道的健康。
當寶寶有咳嗽症狀時,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 減少和呼吸道感染症病人的接觸,或戴上口罩以隔離飛沫傳染。
簡簡的咳嗽源於異物
簡簡已經咳了很久,前後看了好幾次醫生,止咳藥也吃了不少, 可就是不見好轉。最近一次就診時,醫生要求給簡簡拍一個x光片, 結果發現有肺塌陷。經仔細詢問,簡簡曾經有嚴重嗆咳史。
點評:
有些寶寶久咳不愈,服藥治療似乎沒有成效。 仔細聽診可聽到有局部喘鳴聲,有時兩側呼吸聲也不均勻, 這時要懷疑是否有異物吸入的可能性。例如拍呼氣及吸氣的x光片, 有助臨床醫生判斷吸入的異物,是不是造成肺塌陷、 局部肺氣腫或是縱膈腔移位。 不過從x光片上直接看到異物的機會並不高, 除非是金屬物品或x光不能透視的物體,如硬幣。 在治療上以氣管鏡將異物取出,並給予抗生素預防繼發性的感染。
建議:
家長要特別注意,不要給寶寶玩耍可以放入口中的玩具或物品, 如紐扣、硬幣等,也不要在寶寶大笑或大哭時喂東西, 更不能給小寶寶吃花生、瓜子等硬果類食物
服用藥物是治療小兒感冒的一個重要措施。由於小兒的肝髒解毒功能和腎髒排洩功能不足,因此小兒用藥量要小,應根據體重或年齡計算用藥劑量或按說明服用。小兒對藥物的耐受性、反應性也和大人有所不同,一般嬰幼兒不用鎮咳藥及止瀉藥。給藥方法應根據年齡、疾病及病情選擇,如嬰兒口服藥只能用糖漿、沖劑、水劑等,年長兒可用片劑、藥丸,服藥時應避免嗆咳及誤吸入氣道,病情嚴重時常不能口服給藥而需要靜脈給藥。
退燒
小兒感冒時常有發熱,要不要使用退熱藥及如何使用退熱藥?有的家長一看到小孩有發熱就特別緊張,其實不然,發熱代表小兒機體正在與細菌或病毒作斗爭,發熱的高低不代表病情嚴重程度,因此,對於低熱不必用退熱藥,當高熱(體溫≥39℃)則要使用退熱藥物,以防小兒“抽筋”即驚厥。一般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泰諾)和布洛芬(美林),不用阿司匹林,避免發生瑞氏綜合征,一般的退熱藥每服一次能維持6~8小時,一天用量最好不超過4次,總的用量不超過3~5天,如仍然發熱,要及時到醫院看病。當然,如果你的小孩曾經出現過高熱驚厥,這時使用退熱藥物的指征要適當放寬。
治鼻塞
由於小寶寶鼻腔比大人短,沒有鼻毛,後鼻道狹窄,黏膜柔嫩,血管豐富,容易感染,感冒時鼻塞、噴嚏、流涕等症狀較為突出,可以因後鼻道堵塞而發生呼吸困難和吸吮困難,寶寶表現出哭吵煩躁,晚上睡眠質量也相當不好,嚴重者可以發生窒息,這時可以使用緩解感冒症狀的藥如艾暢等。
抗病毒
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使用一些抗病毒藥物有利於感冒的恢復。常用的有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具有廣譜的抗病毒作用,還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藥如板藍根、雙黃連、清開靈等,使用時間為5天左右。
抗菌
抗生素濫用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引起很多藥物耐藥和小兒腸道菌群失調的重要因素,危害極大,因此要嚴格掌握抗生素的用藥指征,重視其毒副作用,證實為細菌感染,才使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前一定要明確小兒有無對某種藥物的過敏史,避免使用該種藥物。對於一般細菌感染尤其是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感染首選青霉素類藥物,因為這一類藥物的副作用相對小些,而且療效好,一般療程為5~7天。如果證實為支原體感染,則青霉素和頭孢菌素類藥物效果不好,應該選擇大環內酯類包括紅霉素、羅紅霉素、阿奇霉素藥物,而且療程也應長一些,約2~3周。
有些藥物的毒副作用特別大,小兒是不能應用的,如氨基糖甙類(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對小兒的聽力和腎髒有損害,氯霉素可抑制造血功能,對小嬰兒可致“灰嬰綜合征”;喹諾酮類藥物(氟派酸、環丙沙星)可損害幼年動物軟骨發育,四環素可引起牙釉質發育不良。衛生部規定6歲以下兒童禁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12歲以下兒童慎用喹諾酮類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時間過長時要注意腸道菌群的失調問題,可以加用微生態調節劑如媽咪愛或金雙歧等藥物來防治這類副作用。
排痰
因為咳嗽有利於寶寶痰液的排出,故家長應鼓勵寶寶咳嗽,一般不用鎮咳藥。如咳喘較劇,影響睡眠,可給予止咳糖漿等藥。由於小寶寶自己不會咳痰或咳不出來,我們可以給予一些口服祛痰藥物如沐舒坦糖漿或蜜煉川貝糖漿來化痰,也可到醫院采用霧化吸入藥物的方法促使痰液排出。
止瀉
小兒感冒時可以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我們又稱為胃腸型感冒,輕症不要做特殊處理。但當大便次數較多時,要注意觀察小兒有無脫水症,如尿量減少、口干等,如有脫水,可在小兒喝的開水中加少許鹽或給予口服補液鹽,同時可以使用胃腸黏膜保護劑如思密達,但不能使用止瀉藥。 參考資料: http://www.baobaoji.com/yuer/bbjb/ganmao_1.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