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5歲,以前是爺爺奶奶帶的,現在我自己帶過來念書,可是他普通話不會說,怎麼辦呢 五歲了,正好給他挑一個普通話較好的幼兒園,經過大班和學前班,兩年一定能扭轉過來。但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們兩口子平常也要經常與孩子用普通話交流,可以從給孩子讀故事書開始,這樣就不別扭了。 小孩15歲前在哪住就會說哪的方言,你每天和他說,不用半年就會了。 給他看動畫片啊,你們夫妻不說方言說普通話,幾天他就會改過來了。 平常你們夫妻和他說話時多注意點。這也急不了。。 如果會普通話只是不說一星期就會有改叫 如果是完全不會,就要話點時候慢慢來。 我覺得樓主的問題問得很好,延伸一下就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到底是什麼? 其實幾歲上學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對他上學後的期望。我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什麼時候上學最好就是期望他能成績優異,將來出類拔萃?還是你不介意他將來怎麼發展,只是期望他在這麼漫長的學習過程中能快樂,有個健康的成長過程?搞清楚出發點是很關鍵的。現在的趨勢是賞識教育,順從孩子的天性的發展又要給他方向的指引。我很有幸認識幾位優秀的老師,他們說最應該學習的是現在的家長,家長應該學習如何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請不要誤會,我沒有教育你的意思,我只是告訴你一個事實,作為家長我們如果不知道怎麼去培養一個孩子的高自尊,培養孩子自律,培養他的好習慣,不順從孩子的天性,這個孩子很難快樂,一個不快樂的孩子將來很難成功,他最大的成績就是可能會有錢,但機率不大。而且人際關系,家庭關系,社會關系會很緊張。作為這樣的孩子的媽媽,沒有人覺得幸福。還有一些事實就是,4,5歲是培養孩子高自尊的最佳時期,一個高自尊的孩子才會有自信有夢想。另外一個事實是16歲以前的素養(主要是心理素養)決定一個人將來能不能成功。另外,我們說的成功指家庭事業人際關系心靈自由全方位的成功。我很理解您的心情,如果覺得有道理這些供你參考。
好白癡的問題,為什麼有些小孩不但能說普通話,還能說流利的英語?還不就是靠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