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反而大便都是軟軟的,也不出血,寶寶拉得很輕松。而過後一段時間就又開始拉一粒粒硬屎了。我想來想去,原來因為感冒發燒,那一陣我拼命的喂他水,一空下來就喂,一定是了,而其他的飲食包括奶粉都沒有變過。
所以你聽我的,多喂他水喝,一定有效果的。
嬰兒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約為每頓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個月後50~60毫升;3個月時60~75毫升;4個月時70~80毫升;6個月時80~100毫升;8~12個月時100~120毫升。夏天應適當增加水量。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更應頻繁飲水。
記住,白開水就是白開水,水果和果汁不能代替水。 其實任何品牌的奶粉相對母乳來說都是易上火的,解決上火的最安全有效,也是最必須的辦法就是多喝水,白開水是嬰兒最好的"潤腸劑"。
我的寶寶原先大便很不好,兩三天才拉一次,每次都哭得很凶,第一根拉了十幾分鐘才出來,又粗又黑,每次都有血絲。我都心疼死了。我帶寶寶去醫院看了外科,醫生說肛裂了。
記住一定一定一定要多喝水。為什麼我那麼強調要喝水呢。因為有一陣我寶寶感冒發燒了半個月左右,那一段時間反而大便都是軟軟的,也不出血,寶寶拉得很輕松。而過後一段時間就又開始拉一粒粒硬屎了。我想來想去,原來因為感冒發燒,那一陣我拼命的喂他水,一空下來就喂,一定是了,而其他的飲食包括奶粉都沒有變過。
所以你聽我的,多喂他水喝,一定有效果的。
嬰兒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約為每頓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個月後50~60毫升;3個月時60~75毫升;4個月時70~80毫升;6個月時80~100毫升;8~12個月時100~120毫升。夏天應適當增加水量。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更應頻繁飲水。
記住,白開水就是白開水,水果和果汁不能代替水。
http://cache.baidu.com/c?word=%a5%ae%a4i%3b%abk%af%b5&url=http%3a//www%2evghtpe%2egov%2etw/%7epeds/ped/constip%2ehtm&p=ce61c64ad3872dff57efdb627f&user=baidu
幼兒便秘
作者:宋文舉主任
何謂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次數不正常的減少,也可以說是排便作用的延遲。食物從口到大腸的時間有一定,每天的食量也相差不多,所以糞便堆積的速度也一定,所以每天能在固定的時間激發排便作用。假如食物到大腸的速度減慢,或食量減少,則糞便堆積速度遲緩,排便作用自然延後。同時由於大腸中的糞便停留時間長,水份被吸乾,糞便就堅硬如石,便會引起排便的困難與痛苦了。 由於每個人的飲食生活習慣及體質不同,有的人,一天要解二、三次大便,但也有些人要二、三天才解一次,怎樣才是正常的排便次數呢?據調查正常人中有61%每天解一次,30%為一天解多次,有9%為數天才解一次。事實上,一般人的感覺是,如果每天通便一次,會覺得很舒服,身體的機能也比較好。如果糞便久留在大腸,則其中種種有害的物質會被腸壁吸收,而對身體有害。
當食物殘渣進入大腸的速度加快,或數量急劇增加,則在短時間內就有足夠的糞便引發排便作用。所以一天要解好幾次。也因為糞便在大腸內停留的時間較短,大腸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吸收糞便中的水份,所以大便也較稀軟而不成形,患有慢性腸胃炎或消化不良的人,就是因食物中的養份不能充分吸收,而增加了糞便的量,同時在腸胃炎時,不但腸的蠕動速度加快,而且分泌物也增加,更造成了「輕度腹瀉」的原因。
兒童便秘的原因有那些? 1.食物中所含的纖維或渣滓太少: 現代兒的飲食多為奶粉及偏愛精制與可口的食物,所含的纖維太少,以致糞便的量不足以激發排便反射作用,而當量夠時,糞便已經因貯積過久而堅硬如石了。 2.水份不足: 飲水不夠,導致糞便乾燥,不易排出,有些父母,為了避免小兒尿多的不方便,故盡量少與喝水,而連帶而來的就是大便的硬結。 3.排便反射作用鈍化: 這是便秘最常見的原因,正常當直腸有足量的糞便存在時,便可引發排便反射,產生排便意識,但如果此時忙碌或不便,將排便意識刻意加以抑制,久而久之,排便反射作用也隨之鈍化了,以後,即使直腸堆滿了糞便,它也不再輕易發出排便的信號了。 4.痙攣性便秘: 常見於慢性焦慮症的病患,因精神緊張,情緒不安,使得結腸呈痙攣狀況,腔徑變小,糞便無法向下移動,此種患者,有時會有交替性腹瀉,其大便常呈小丸狀且帶有過量的黏液。 5.藥物作用: 有些止咳藥水、治潰瘍用的制酸劑、麻醉止痛劑、抗高血壓藥、及鎮定劑等,容易抑制大腸的蠕動,或使大便質地變硬而引起排便的困難。
經常使用瀉劑有那些壞處? 1.常用瀉劑來維持腸道之暢通,最大的壞處是會破壞自然的排便反射作用,使便秘更趨惡化。不用瀉劑就不排便,造成所謂的「瀉藥依賴性」。 2.瀉藥的數量是愈用愈大,結果是愈來愈無效。此時,治療起來就更困難了。 3.瀉藥所造成的人為腹瀉,會引起某些電解質的喪失,及蛋白流失的小腸病變。 4.有些礦油類的瀉劑,還會影響維他命a的吸收。
總而言之,偶而用瀉劑來解除便秘之苦是無大礙的,如在旅行之時,由於飲食起居不正常而引起便秘,就有賴於其的幫助使大便暢通,但若長期天天使用,則將會造成得不償失的後果。
如何克服便秘? 1.飲食定時: 尤其應有豐盛的早餐,在吃過飯後,因為「胃—大腸反射作用」,大腸的蠕動力最強。因此,若在餐後再稍微散步走動一下,則可產生便意,所以在餐後半小時左右大便是最順乎自然的方式。 2.最重要的是,不管在什麼時間,寶寶一有便意,就得讓其方便為先。 3.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和水果: 植物中的纖維不但可以增加糞便的份量,也可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排便。 4.多喝開水: 每天至少喝充足的水份,有助糞便軟化及腸壁潤滑。 5.多做運動: 適量的運動,不但可增進心肺的機能,也可增加腸胃蠕動強化腹部肌肉,而有利於正常的排便。仰臥起坐及騎腳踏車是兩種鍛鍊腹部肌肉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6.取蹲姿解便: 蹲姿是最自然的排便姿勢,此種姿勢比坐姿更易在腹部施力。目前一般使用的坐式抽水馬桶太高,無法采用蹲姿,除建議廠商針對國人體型,制造較合適的馬桶外,暫時之補救方法,可置矮凳於馬桶兩側,雙足踏於其上,如此則較近似自然的排便姿勢。 7.避免容易引起便秘之食物或藥物: 避免濃茶、巧克力、乾酪、馬鈴薯等容易引起便秘之食物,常用的止咳藥、制酸劑等亦易致便秘,如必須服用,則需加補助藥以平衡之。 --------------------------------------------------------------------------------------------------------------
http://www.92study.com/youeredu/jtjy/xlxw/bianmi/200609/youeredu_20060912145645.html
幼兒便秘
通常有排便上的困難,醫師會建議先由飲食上來改善:多吃蔬菜水果,促進大腸的蠕動,加速排便。其次使用軟便劑:一般短期使用沒有問題,但是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可能會傷害到腸粘膜及腸神經,或造成電解質異常,或反而造成腹瀉情形。自幼養成正常排便的習慣,例如每日定時讓寶寶坐馬桶,即使沒有大便也要讓他坐個十來分鐘。涼水或鮮奶對某些寶寶是有促進腸蠕動及排便的作用。 腸神經的問題: 如巨腸症,其特性為自幼即有排便困難,腹脹現象。確切的診斷需要藉助於特殊的消化道攝影、腸粘膜切片及腸動力學方面的檢查。如果確定為巨結腸症,就必須以手術切除有問題的一段腸子。 肛門異常: 肛門的開口位置異常,使得大便出路拐彎抹角的很不順而排便困難,此問題需要看醫生來發現,必要時也是要以手術矯正。 肛門裂口:因大便過粗硬,將原本肛門口的黏膜撐裂了,就如同傷口般的反反覆覆,每次排便時會疼痛,久之,寶寶就不願意解大便了。因此最好能找醫師做詳細的檢查,以確定根本原因所在,對症治療才為上策。 另有少見的便秘原因是甲狀腺功能不全。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全,又稱克汀病或呆小症。患兒除便秘外,還表現為皮膚粗糙,體溫低下,少吃懶動;很少啼哭,哭則聲如“老鴨叫”;腹脹,面與下肢似腫非腫,面容呆板,舌常外伸。有經驗的兒科醫生,只要仔細檢查多會考慮此病。若上述兩病症狀尚不明顯時,則非做進一步檢查不可。此兩種病雖說不可不防,但畢竟少見,若經醫生排除後,便不必耿耿於懷。但長期便秘者就不能單靠開塞露或食物調節,需要就診排除可引起便秘的疾病。 上一篇幼兒教育:兒童便秘防重於治
下一篇幼兒教育:嬰兒便秘 --------------------------------------------------------------------------------------------------------------
http://www.zc999.net/bm/20060511665.htm
幼兒便秘
小兒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之小兒常見症狀,俗稱大便不通。 民間治愈本病不乏奇方妙藥。 1:敷臍療法 處方:蔥白、淡豆豉、生姜各10克,食鹽3克 用法:諸藥混合搗爛,調成稠膏狀,貼敷臍部,覆蓋紗布,膠布固定,日換1次 療效:敷藥1-2天,有效率達100% 2:足部敷藥療法 處方:黃連5克 用法:藥研細末,加溫開水適量調成糊狀,睡前貼敷右足湧泉穴,膠布固定,次晨取下。 療效:用藥一次,通便有效率達100% 你好!首先祝你朋友早日恢復健康!為了徹底解決她的“便秘”的問題,我來給你介紹一則“六字經”,供你參考: 1)“水” 用當天燒開後自然冷卻的溫開水,每天至少要喝8--10杯,或決明子茶、綠茶,並堅持每晚睡前、夜半醒時和晨起後各飲一杯白開水。既起到了“內洗滌”、“稀血液”的作用,又刺激了胃腸道,利於軟化糞便通大便。 2)“軟” 人到中年以後,胃腸道功能隨之降低,需飲食熟軟的食物,這樣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及腸道排洩。 3)“粗” 常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谷(粗糧)食品、薯類、青菜、白蘿卜、芹菜、絲瓜、菠菜、海帶、西紅柿、蘋果、香蕉、梨等,每天可適當選擇其中幾種食物搭配食用,以刺激腸道蠕動,加快糞便排出。 4)“排” 定時(早晨)排便,不拖延時間,使腸中常清。大便後用溫水清洗肛門及會陰部,以保持清潔。 5)“動” 適度運動,每天早晚慢跑、散步,促進胃腸道蠕動。另外,早晚各做一次腹式呼吸,時間為15分鐘,使小腹、腰背部有發熱感覺。隨著腹肌的起伏運動,胃和腸的活動量增大,消化功能也得到了增強,對糟粕的排斥更加徹底。 6)“揉” 每天早晚及午睡後以兩手相疊揉腹,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揉100次。可促進腹腔血液循環,助消化、通腸胃,從而促使大便順暢排洩。 建議用黃金雙歧因子改善腸道環境,增殖腸道雙歧桿菌數量,調理一下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