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缺鐵怎麼補正文

缺鐵怎麼補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女兒一歲半,缺鐵不知怎麼補,每次喝硫酸亞鐵都吐,
還有其他辦法補嗎?
 
以前我家寶寶



,醫生給開的十維亞

散,效果好象還行.
可以問問醫生開點藥給她吃,但是



的藥要吃完飯後再吃,
多給寶寶吃動物內髒和蔬菜.
 
,吃動物的肝髒還有動物血做的血豆腐是可以補鐵。
 
還可以吃菠菜
 
很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常見的威脅孩子健康的營養缺乏症。
俗話說“十女九貧”,女性特殊的生理特點決定了易患貧血,
膳食中鐵的吸收率較低也是女性易發生貧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女性本來對鐵的需求就多,
如果再有挑食和偏食等不良習慣,則更易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貧血一般表現為面色萎黃、口唇粘膜和眼結膜蒼白、發枯、膚澀、
頭暈、無力、心悸、氣急、疲倦等血虛症狀。嚴重貧血者,
由於各器官組織機能減弱衰退,還易過早出現顏面皺紋、白發脫牙、
多病、步履蹒跚等早衰現象。
由此看來,女性的飲食調養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中,
要多吃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髒、瘦肉、
豆類等以及一些富含水溶性維生素的綠葉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
蘿卜、芹菜、柑桔、桃等。
 
首先要注意飲食,要均衡攝取肝髒、蛋黃、谷類等富含鐵質的食物。如果飲食中攝取的鐵質不足或是缺鐵嚴重,就要馬上補充鐵劑。維他命c可以幫助鐵質的吸收,也能幫助制造血紅素,所以維他命c的攝取量也要充足。其次多吃各種新鮮的蔬菜。許多蔬菜含鐵質很豐富。如黑木耳、紫菜、發菜、荠菜、黑芝麻、蓮藕粉等。

推薦幾樣家常的補血食物:

黑豆:我國古時向來認為吃豆有益,多數書上會介紹黑豆可以讓人頭發變黑,其實黑豆也可以生血。黑豆的吃法隨各人喜好,如果是在產後,建議用黑豆煮烏骨雞。
發菜:發菜的顏色很黑,不好看,但發菜內所含的鐵質較高,用發菜煮湯做菜,可以補血。
胡蘿卜:胡蘿卜含有很高的維生素b、c,同時又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對補血極有益,用胡蘿卜煮湯,是很好的補血湯飲。不過許多人不愛吃胡蘿卜,我個人的做法是把胡蘿卜搾汁,加入蜂蜜當飲料喝。
面筋:這是種民間食品。一般的素食館、鹵味攤都有供應,面筋的鐵質含量相當豐富。而補血必須先補鐵。
菠菜:這是最常見的蔬菜。也是有名的補血食物,菠菜內含有豐富的鐵質胡蘿卜素,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補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如果不愛吃胡蘿卜,那就多吃點菠菜吧。
金針菜:金針菜含鐵數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鐵質含量豐富,同時金針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c、蛋白質、脂肪及秋水仙醉鹼等營養素。
龍眼肉:龍眼肉就是桂圓肉,任何一家超市都有售。龍眼肉除了含豐富的鐵質外還含有維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補血的同時還能治療健忘、心悸、神經衰弱和失眠症。龍眼湯、龍眼膠、龍眼酒之類也是很好的補血食物。
蘿卜干:蘿卜干本來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維生素b極為豐富,鐵質含量很高。所以它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卻是最好的養生食物,它的鐵質含量除了金針菜之外超過一切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貧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多喝茶只會使貧血症狀加重。因為食物中的鐵,是以3價膠狀氫氧化鐵形式進入消化道的。經胃液的作用,高價鐵轉變為低價鐵,才能被吸收。可是茶中含有鞣酸,飲後易形成不溶性鞣酸鐵,從而阻礙了鐵的吸收。其次,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藥物會阻礙鐵質的吸收,所以盡量不要和含鐵的食物一起食用。
 
疾病概述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由於從食物中獲取的鐵不能滿足小兒的生理需要而使體內貯存鐵減少,血紅蛋白形成減少的一種貧血。臨床上常有面色蒼白、食欲減退、精神不振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嚴重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
本病是一種普及全世界的營養缺乏性疾病,而發展中國家發病率高達30-90%,我國屬發病率高的國家之一,其中我國農村發病高於城市,南方高於北方。7歲以下的小兒均可發病,特別多見於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本症是一種可以預防及治愈率高的疾病。只要注意小兒的飲食搭配,增加膳食鐵含量即可預防此病,但一旦發病,必須及時治療,以免危害兒童的健康。
[編輯本段]貧血人群
我國有1億多人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其中孕婦占40%,兒童占50%。因此,孕產婦、嬰幼兒、兒童及一些貧血的人,應多吃些能促進造血功能的食物,以防止貧血。
[編輯本段]臨床表現
1.一般表現:皮膚粘膜逐漸蒼白,以口唇、口腔粘膜、甲床較為明顯。
2.消化系統:常有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嚴重時出現吸收不良綜合征。
3.神經精神改變:煩躁不安或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或智力減退。
4.免疫功能低下常易合並感染。
5.常見體征:口唇、眼結膜、甲床蒼白,肝、脾和淋巴結輕度腫大。
[編輯本段]治療原則
1.查明和去除病因;
2.防治感染;
3.補充鐵劑;阿膠是我國傳統的補血配方,乳酸亞鐵是很好的二價補鐵制劑,市場上很多補血產品將它們單獨作為配方來用。而鐵之緣片是將乳酸亞鐵、阿膠和蛋白鋅都作為功效成分,補鐵、生血加營養三效合一,能更好的預防和改善貧血,增強人體免疫力。
4.糾正偏食習慣,根據消化能力,增加富於鐵質的食品。
[編輯本段]症狀體征
貧血。
[編輯本段]診斷檢查
貧血為小細胞低色素性
(1)紅細胞形態有明顯低色素小細胞的表現,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31%,紅細胞平均容積(mcv)<80fl,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27pg。
(2)貧血的診斷標准(以海平面計)
①生後10d內新生兒血紅蛋白<145g/l;10d~3個月因生理性貧血等因素影響,貧血的標准很難確定,建議暫以血紅蛋白<100g/l為貧血。3個月~不足6歲<110g/l,6~14歲<120g/l。海拔每增高1000m,血紅蛋白升高約4%。
②有明確的缺鐵病因,如鐵供給不足、吸收障礙、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③血清(漿)鐵<10.7μmol/l(60/μg/dl)。
④總鐵結合力>62.7/μmol/l(350/μg/dl)。運鐵蛋白飽和度<15%有參考意義,<10%有確切意義。
⑤骨髓細胞外鐵消失或基本消失(0-±),鐵粒幼細胞<15%。
⑥紅細胞游離原卟啉>0.89nmol/l(500/μg/l)。⑦血清鐵蛋白<16/μg/l。⑧鐵劑治療有效,用鐵劑治療4周後,血紅蛋白上升10g/l以上。
符合第①條和②~⑧條中至少兩條者,可診斷為缺鐵性貧血。
注:影響缺鐵指標檢測結果的因素很多,除炎症等病理因素和技術操作影響外,年齡、標本采取時間(晝夜、上下午)等生理因素也有影響,故應對各項檢測結果作綜合分析。
[編輯本段]治療方案
1.大力宣傳和提倡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
2.盡力查明和祛除病因:飲食不當者應合理安排飲食,控制和治療感染性疾病和慢性失血,手術矯治消化道畸形等。
3.開始補鐵時間:足月兒4個月左右,未成熟兒2個月左右,根據膳食含鐵情況持續1~3年。
4.以含鐵豐富的食品或鐵強化食品補鐵,每天總攝入量以元素鐵1mg/kg為宜,最多不超過15~18mg/d,並注意食品的合理搭配,以利於鐵吸收。注意補充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
5.根據缺鐵程度用鐵劑治療,每天口服元素鐵2~6mg/kg,口服制劑有枸橼酸鐵铵(含鐵20%)10%溶液1ml/(kg.d);硫酸亞鐵(含鐵20%)0.3~0.6g;富馬酸鐵(含鐵30%)150~600mg/d;服用後反應強烈的小兒可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酸亞鐵(含鐵11%~12%)或琥珀酸亞鐵。貧血糾正後繼服2~4周,以後半量服用2~3月,以補足鐵的貯存量。注意副作用,控制劑量與療程,以免毒性反應。同時服用維生素c50~100mg,3/d,以利鐵的吸收。腹瀉、惡心、嘔吐或其他原因不能口服時,可用右旋糖酐鐵(含鐵50mg/ml),深部肌注,每次0.5~2mg/kg,總劑量1歲以內4ml,1~2歲6ml,2歲以上8ml;亦可用山梨醇枸橼酸鐵復合物(含鐵50mg/ml)肌注,1~3d一次,2~3周內完畢。含糖氧化鐵靜脈注射(含鐵20mg/ml),應謹防靜脈炎。
6.重症貧血並發心功能不全,或明顯感染者,以及血紅蛋白低於60g/l時,宜少量多次輸新鮮血,每次5~10ml/kg,或濃縮紅細胞每次2~3ml/kg,緩慢靜滴以防心衰。血紅蛋白低於30g/l者,為防猝死,應立即輸新鮮血5~7ml/kg。
[編輯本段]護理
1.按兒科一般護理常規。
2.按醫囑給予飲食,提倡嬰兒母乳喂養,糾正不良飲食習慣,鼓勵患兒進食。
3.鐵劑宜在兩餐之間服用,不宜與牛奶、鈣劑、茶、咖啡同服,以免影響吸收。
4.出院標准及隨訪:血象及症狀顯著好轉,周身情況改善可出院。出院後半個月~1個月門診復查血常規。
[編輯本段]飲食原則
1.宜食含鐵豐富的食物。鐵的吸收利用率較高的食物有瘦肉、魚禽、血、內髒,含血紅素鐵。在食用補鐵飲食時不要飲茶,以免影響鐵的吸收。烹調用具宜用鐵制的鍋。
2.宜食高蛋白飲食,促進鐵的吸收和合成血紅蛋白。蛋白質的攝入量要高,每日每公斤體重1.5克,用以合成血紅蛋白。
3.宜食含維生素c高的食物,使三價鐵還原為易吸收的二價鐵。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蔬菜有西紅柿、柿椒、苦瓜、油菜、小白菜等。
4.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克服長期偏食素食等不良習慣。合理安排餐次和內容,食欲差、胃納少的患者可少量多餐進食。
【食譜舉例】
早餐:紅糖小米粥(或牛奶),鹹面包、五香茶蛋、水果1個;
午餐:紅燒魚、香菇炒油菜、雞血豆腐湯、米飯、桔子1個;
加餐:紅棗銀耳羹;
晚餐:水餃(豬肉小白菜餡)、鹵豬肝、嗆莴筍胡蘿卜、水果1個。
[編輯本段]貧血自測
貧血的慢性症狀較多,很難直接感覺,但如果經常出現如下現象,就應警惕:
1.容易感覺疲勞、憋氣、心跳。
2.頭重、頭暈,早晨很難起床。
3.臉色不好,眼皮裡變白。
4.指甲變薄易折,或翹成匙狀。
5.食欲不振、惡心、便秘。
6.食物難以下咽。
注意:如果有以上症狀,一定不要隨便讓外行診斷,而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讓醫生告訴你確切的結果。
鐵的主要食物來源
豐富來源:動物血、肝髒、雞胗、牛腎、大豆、黑木耳、芝麻醬、牛肉、羊肉、蛤蜊和牡蛎。
良好來源:瘦肉、紅糖、蛋黃、豬腎、羊腎、干果(杏干、葡萄干),啤酒酵母菌、海草、赤糖糊及麥。
一般來源:魚、谷物、菠菜、扁豆、豌豆、芥菜葉、蠶豆、瓜子(南瓜、西葫蘆等種子)
微量來源:奶制品、蔬菜各水果
首先要注意飲食,要均衡攝取肝髒、蛋黃、谷類等富含鐵質的食物。如果飲食中攝取的鐵質不足或是缺鐵嚴重,就要馬上補充鐵劑。維他命c可以幫助鐵質的吸收,也能幫助制造血紅素,所以維他命c的攝取量也要充足。其次多吃各種新鮮的蔬菜。許多蔬菜含鐵質很豐富。如黑木耳、紫菜、發菜、荠菜、黑芝麻、蓮藕粉等。

推薦幾樣家常的補血食物:

黑豆:我國古時向來認為吃豆有益,多數書上會介紹黑豆可以讓人頭發變黑,其實黑豆也可以生血。黑豆的吃法隨各人喜好,如果是在產後,建議用黑豆煮烏骨雞。
發菜:發菜的顏色很黑,不好看,但發菜內所含的鐵質較高,用發菜煮湯做菜,可

[1] [2] [3] 下一页

求80後母親育兒漫畫!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