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二十二歲,屬於早婚,現在已有一個兒子兩歲了,我非常愛我的老公,可是我總覺得他的家庭我不是很適應,不習慣他們家人的生活方式,現在我又懷上了,我們兩都不想生,可是他的家長非要我們生不可,為了這事還鬧得不愉快,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我是應該完成他家長的心願,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呢》 既然您不想從生理學上分析,那我就從心理學和其他方面上來分析吧。
首先,人類都有保護弱小的傾向(當然也有欺負弱小的傾向。。。),這是人在潛意識裡想要表現出自我強大的體現。與其他動物保護幼崽是為了繁衍不同,人類在保護自己孩子的同時還體現出了自己的母性或父性。
您所說的生孩子為了養老其實只是在東方社會裡的一種觀點(我就不說是正確還是錯誤了,畢竟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在古代的東方社會,老年人沒有生活的保障,很多人養了孩子就是為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靠(加上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和社會的輿論,生孩子在古代是必然的吧)。而在現在,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但東方人古老的傳統還在延續。由於現代社會的壓力,很多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的遺憾的時候,很多人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彌補自己的遺憾,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繼承自己的夢想。當然也有很多人是希望孩子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和技能、家業。
而在西方社會,每個個體都是平等的。所以他們一般不會對於自己的孩子提出什麼特別的要求。他們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做人、如何適應社會,一旦孩子成年,孩子一般都會自己出門闖蕩社會。當然,也有不少西方家庭的孩子繼承家族的事業(甚至有些自己並不情願),但那畢竟占少數,就不加以討論了。我個人認為,在西方社會,人們生孩子是為了增加家庭的和諧,是家庭更有家庭的氣氛。但也正由於西方人一般沒有社會的壓力,所以很多西方國家的年輕人會選擇不生孩子。對於這一點,有些中國人會認為他們不負責任,我倒覺得這樣的認為不免有些偏見。
我個人認為,如果僅僅因為別人都有了孩子自己就也想要一個孩子,這是很不負責任的想法。一個生命的誕生不是兒戲,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當您把生命帶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您給予了他生的權力,您給了他這一生將會擁有的快樂與幸福,但您也帶給了他這一生將會擁有的痛苦與不幸。
作為一個東方人,我自然也被東方的傳統所影響,所以我個人認為生孩子確實是為了繁衍,這個“繁衍”並不是生物意義上的繁衍,而是有社會意義的。繁衍的不只是作為母體(父親和母親)的基因,而更是思想、是為了將您的意志延續下去,使您的精神得以延續。
夜深了,說了那末多也該總結一下了。 僅僅為了完成任務或社會壓力(包括家庭壓力)或一時沖動而生孩子的行為是極不負責任的,是對於生命的敷衍和不尊重。(不考慮意外懷孕的情況--)在決定要生孩子的時候,您必須考慮的是孩子的未來。在孩子長大以後,我覺得應該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讓他而不是您來決定他自己的未來,您所要做的只是引導以及教會他生存的准則。 總之,無論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或是為了自己的意志得以繼承亦或是其他什麼原因生孩子,對於生命的尊重是神聖而至高無上的。
花了好久終於寫完,本人不一定會生孩子,因為覺得給予孩子生命的同時也將給予他一生的痛苦,當他幸福的時候我確實會感到欣慰,但當他痛苦的時候我又能給他怎樣的幫助以作為彌補呢?沒有人是以自己的意志來到這個世界的,但卻擁有可以賦予令一生命的權力,我又有什麼必要將痛苦給予一個生命呢?而一旦我擁有了孩子(這個可能也不是沒有),我將非常小心地保護他,使他不至收到傷害,他幸福高興的時候,我會很欣慰,他痛苦的時候我會守護他,同時深深地感到自責。我不會向許多無知的家長那樣說什麼類似“沒有我哪來的你”這樣的蠢話,而會時時反省自己是不是給予了自己所帶來的生命以幸福和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