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時需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調動寶寶用餐的積極性。在飲食均衡的條件下,父母可以多種類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單純的米飯、面條。例如:有時以馬鈴薯當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擁有一頓既營養又豐盛的餐點。還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形態、色彩可愛的小餐具,讓孩子喜歡使用這些餐具進餐。另外,還可以讓孩子參與做飯菜的過程,例如:上市場買菜、幫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詢問孩子的意見,請孩子協助您一起做飯,孩子不但有參與感,同時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樣步驟,進而更喜愛吃飯這件事。讓孩子對進食大家一起做的食物有一定的心理期待,增加進餐的快樂。
4.就餐情緒愉快,就餐專心致志。不要在用餐時訓斥孩子,應讓孩子心情愉快的用餐。父母如果以利誘的方式叫孩子吃飯,久而久之,便會讓孩子以“吃飯”這件事當作交換條件,造成孩子錯誤的價值觀。
5.不挑食不偏食。寶寶對一些剛剛食用的食品不習慣,家長應帶頭吃同樣的食物,給孩子做個榜樣。“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大人們本身的飲食習慣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習慣。所以,家長一定不能在飯桌上一會說這個菜鹹了,一會說那個有魚腥味,自己從來不吃等等。
6.另外,平時要增加孩子的活動量,多鍛煉多運動,這樣身體能量消耗了,孩子才會有進食的需求。還要養成孩子定時入睡起床的習慣,生活規律了才會有正常食欲的。 1、不要過分擔心孩子不吃東西,只要他身體健康,沒有生病便沒什麽大不了的問題。餓了自然會吃。胃口不會每頓都一樣,不要強求孩子一定要吃多少。
2、除考慮營養以外,孩子的食物還要注意色、香、味俱全。另外,給孩子的菜應切得細些,米飯不要煮得太干。
3、飯前半小時不宜給孩子吃東西,即使一塊糖也不能吃,以免抑制正餐食欲。
4、不要借助冷飲、可樂等來引誘孩子吃飯,這樣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糕。
5、在吃飯前,應將孩子的玩具全部收起來,不能讓孩子邊吃邊玩,或邊吃邊看電視。
6、讓孩子來幫助准備飯菜。帶孩子一起去買菜,讓他挑選喜歡吃的食物。如果可能的話,甚至可以讓孩子幫著做菜。參與烹調會讓孩子對食物產生興趣。
7、吃飯時,父母千萬不要采取哀求、恐嚇或哄騙的方式逼孩子吃,這只會使孩子更執拗。我們可以用既堅決又和藹的語氣告訴孩子,這些就是今天吃的食物,不愛吃就沒有了。
8、尊重孩子的愛好,如果孩子真的很不喜歡某種事物,就不要強迫他硬吃下去。如果孩子喜歡把菜湯拌到飯裡一起吃,大人也不要多加干涉,不然會使孩子產生不愉快的情緒而抑制食欲。
9、不要議論孩子的飯量,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什麽好吃,什麽不好吃,更不要許吃一口飯講一個故事這類的願。
10、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進食環境,因為情緒會影響消化功能一邊吃飯一邊教訓孩子,或在飯桌上發生爭吵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胃口和食欲。
11、不要讓孩子以為只要他肯吃,父母就高興,這會對孩子產生壓力,易導致偏食或過胖。
12、平時吃反應定時定量,並保證讓孩子吃到一定數量的蔬菜和水果. 孩子厭食最常見的為一些心理因素: 1.兒童的中樞神經系統受到不良心理刺激如驚嚇、恐懼、緊張、悲哭等,均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亂,食欲減退; 2.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限制孩子的活動,如禁止與其他兒童玩耍,在進餐前和餐桌上訓斥孩子,都會影響兒童情緒和食欲,導致孩子厭食; 3.當孩子食欲不振時,采用強制手段或威嚇辦法逼迫孩子進食,往往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而拒絕進食; 4.過分溺愛,無限制遷就孩子,使孩子養成任性,動不動就以不吃飯來威脅大人以達到目的的習慣; 5.生活無規律,孩子睡得過遲,以致睡眠不足,過度疲乏,引起厭食; 6.一次吃得太多,“吃傷了”,或進餐時缺乏同年齡的伙伴,或食物烹調不佳,或進餐環境混亂,均可使孩子食欲低下,導致厭食。 消除孩子厭食的心理因素 父母應注意孩子的進餐心理,創造一個良好的就餐環境。 1、就餐環境要舒適、清潔優美、空氣新鮮,餐室、餐桌要潔淨,餐具要衛生。有人做試驗,紅色的餐具可促進幼兒消化液的分泌。就餐時可以聽點輕音樂,但不可邊吃邊看電視。 2、餐前氣氛應輕松、愉快、積極,准備飯菜時,可與孩子一起去市場買菜,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勞動,如剝豆子、摘菜等。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擺放小碗、小湯匙,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家務,使孩子覺得自己做的飯菜更有味道,提高進餐的積極性。 3、父母情緒平靜、和氣,進餐時對孩子不要過分遷就,否則會加重其消極心理,對偏食、挑食起助長作用。平時,遇到不順心的事,不可采取訓斥、恐嚇、懲罰等強制性手段,否則會使孩子產生畏懼逆反心理,甚至拒絕吃飯。 4、提高烹調水平,變換花色品種,輔以恰當的評價。幼兒對色、香、味俱佳的新品種飯菜十分敏感,初次接觸某種食物時,成人的正確評價可起到“向導”作用。如成人說“這種菜吃了能長高”,“這種菜吃了有勁”,孩子會樂於接受的。 5、當幼兒不願吃某種食物或不願進餐時,不要消極打罵,可以讓其暫時離開餐桌,飯後再慢慢講道理。這樣可滿足幼兒希望成人尊重的心理,從而使孩子能順利進餐。 6、順其自然,不強迫孩子。在孩子食欲不振時少吃一頓並無多大妨礙,反而可借此讓已疲勞的消化腺有一個休整機會。對兒童消化功能恢復有益。多數孩子餓了自然會產生食欲,自然會吃。有些父母擔心孩子營養不良,強迫孩子多吃,並嚴厲訓斥、非吃不可,這對孩子的機體和個性都是一種可怕的壓制,使孩子認為進食是極不愉快的事,逐漸形成頑固性厭食。 此外,每個家庭都應有就餐的固定房間、餐桌,每人有固定的坐位,養成好的習慣,可以增加食欲,切忌捧著飯碗邊走邊吃邊玩。 孩子厭食的家庭推拿療法 孩子的“厭食”,除了依靠一些藥物來幫助消化開胃外,家庭中可用推拿手法來增加孩子的食欲。首先准備好推拿所需的物品,取一張小桌子或茶幾,上面鋪上毯子,准備一點滑石粉或痱子粉(為的是推拿時不損傷小兒的皮膚)。讓孩子排去小便,推拿一般在飯前進行,因為飯後推拿會引起小兒嘔吐。每日1次,每7天為1療程。具體方法如下: ·讓小兒仰臥,成人的右手食指、中指並攏,沾上滑石粉,兩手指按在小兒肚臍上順時針方向按摩100下。 ·成人用手掌心沾上滑石粉,沿著小兒的腹部,滿腹順時針方向按摩100下。 ·讓小兒反過來,趴在桌上,在小兒的屁股溝頂端(此為針灸的穴位“下七節”),成人用大拇指沾上粉,往屁股下方推50下。(注意:如果是腹瀉的小兒,穴位要往上推,也就是往脊背的方向推,穴位叫“上七節”。) 這種按摩的方法效果較好,簡便易行,父母可以在家中進行,不要因為孩子哭鬧而隨意中斷。如果厭食嚴重的小兒,可連續推拿兩個療程。手法要適當,過輕或過重都不適宜。 另外補鋅可以使口腔唾液中味覺素含鋅量增高,恢復味蕾的敏感度,從而增進食欲。研究表明新稀寶片在改善兒童、青少年厭食、偏食方面療效顯著。 寶寶不吃飯就容易缺失營養,如果寶寶長期不好好吃飯、挑食偏食,很容易會造成寶寶吸收營養不全面均衡,從而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和抵抗力。這個媽媽們都要重視,建議通過行為矯正+補充兒童全營養配方粉來改善孩子的挑食偏食,並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好好吃飯的習慣。 雅培小安素專業配制的金字塔配方集中了配方奶和兒童維生素片的精華,高於普通配方粉,能夠給寶寶全方位的營養照顧,100%滿足美國dris對寶寶每日推薦攝取量的需求,提供寶寶每日所需的全面均衡營養。小安素還特別添加了獨特的合生原系統,幫助全面均衡營養的吸收。簡單直觀的可以理解為“配方奶粉+維生素片+合生元”。對於使用小安素的寶寶,可以不再使用配方奶粉作為營養的補充。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作為寶寶的唯一營養來源。寶寶每天早晚各一杯小安素,補充寶寶不好好吃飯缺失的日常營養,促進寶寶健康成長,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正確引導,寶寶不好好吃飯的習慣一定能夠矯正。 針對寶寶進餐,媽媽們也要注意小技巧,寶寶平時的進餐時間最好控制在30分鐘內,如果30分沒吃完就應該將食物移走,不要再強迫喂他啦。然後兩正餐之間要有3.5-4小時的間隔,讓孩子體會饑餓和飽感。另外進餐時避免寶寶受干擾,父母也應樹立專心進食的好榜樣,孩子如有進步,就要及時表揚鼓勵。 你不要著急
現在有很多寶寶也是這樣的情況
寶寶可能是因為你們強給他吃飯而產生了恐懼,他看到爺爺很凶的給他吃飯,他就很害怕。就像我們給寶寶洗臉,熱毛巾要擦他的臉,他感到很難受,大人卻還要拼命給他擦,一次次的下來他看到要洗臉就會嚇得哭。其實說來都是我們大人的不好,我們沒有小心翼翼,溫柔的對待寶寶,寶寶才會產生了恐懼。你的寶寶以前很喜歡吃飯,而你們很高興的給他吃。寶寶看到你們開心的臉他當然也開心,所以他就很高興吃飯。寶寶經常會被大人的情緒影響的,這點你要注意。 你說後來寶寶不愛吃飯了,可能還是你們的情緒影響了他。你說寶寶後來生病,輸了兩天的水,那個時候寶寶身體難受,並不能跟平時一樣多吃飯,而且他也不開心。你們看到寶寶不吃飯,很著急,偏要硬給他吃,寶寶看到這個情況就更不想吃飯了。導致後來寶寶像怕洗臉一樣,怕吃飯了。你們又一味的表現的緊張著急,他不吃就硬灌,他害怕了。
所以你們的態度要先改。不要因為寶寶不吃飯怪他。你們可以拿寶寶喜歡吃的食物給他,試著讓他自己吃。你們在旁邊不要干著急,要鼓勵,並且微笑的看著寶寶。適當的時候協助他把食物送到嘴裡。總之,以句話,家長對待寶寶要耐心,細心,溫柔。你看幼兒園那些老師哪個凶巴巴的,孩子之所以喜歡幼兒園的老師是因為她們的確有哄寶寶的一套。最後我想給你個意見,寶寶最好自己帶。雖然老人們認為年輕人帶不好孩子,但只有孩子爸爸媽媽才會給孩子最好的,才是最心疼孩子的。現在的年輕父母帶出來的孩子遠遠比老人帶出來的健康有活力更可愛。
最後祝你的寶寶健健康康,快快長大! da
上一页 [1] [2] [3]
|
|